• 美国援助别国打的什么算盘?

  • 朝阳少侠

        美国自诩全球最大外援国,长期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的人设忽悠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掀开“美式援助”的华丽外衣,看看美国向别国施以援手时,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民主援助”
    还是“颜色革命”?
        自建国以来,美国长期打着“支持各国民主进程”的旗号,以所谓经济援助、文化交流为幌子,在多国扶植反对派政客、亲美非政府组织与媒体机构等,挑动反政府、反现状民意,策动“街头革命”。法国《大晚报》刊文称,“民主”在美国手中早已成为对异见国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亚洲基金会、国际共和研究所等非政府组织是其推行“民主援助”的具体执行机构,可谓美国政府推行干涉外交的“马前卒” “白手套”。它们主要以人权团体、职业协会、劳工组织、独立智库等名义勾结各国政治团体,资助培植亲美势力,赤裸裸介入别国内政,颠覆渗透合法政权。
        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玫瑰革命”,亲美的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上台。2004年,乌克兰上演“橙色革命”,亲西方的尤先科被推上总统宝座。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郁金香革命”,时任总统阿卡耶夫被迫辞职。美国国务院承认在这些政权更迭中发挥了“中心作用”。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也曾公开表示,他曾协助策划在别国发动政变,“为了美国的最大利益,这就是该做的”。
        近日,拜登在第二届“领导人民主峰会”上宣布,美国将提供6.9亿美元用于推动各国打击腐败、支持公正选举和全球独立媒体,并承诺未来3年拨款约95亿美元,用于支持全球民主、人权和善治——又是“民主援助”的旧剧本。《华盛顿邮报》坦言,“民主峰会”的邀请名单充满地缘政治算计。且不说美国是否会真的拿出这笔钱,即便拿出来,恐怕多半会流进其在全球培植的各类傀儡势力的腰包里。
    军事援助
    还是“人血慈善”?
        二战以来,美国在对外军事援助上一向“慷慨解囊”。从北非、西亚到中亚,凡是地缘冲突的热点地区,无处不见美国军援的影子。但美国才不会干赔本的买卖。所谓“援助”其实是捞金牟利的生意,换句话说,是沾着人血的慈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美国来说,动荡不安意味着财源不断。美国军方、政府、国会、军火制造商等早已组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
        由于军工复合体已深度嵌入美国政治决策链条,即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美国政府依然连年增加军费开支。白宫近日公布2024财年预算案,计划为国防部拨款84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据路透社报道,这是首个明确提出与美国军火商签订长期合同、用于导弹和其他弹药采购的预算案。以往,这类长期合同只用于飞机和轮船采购。
        新的预算案将使雷神、洛克希德-马丁等美国主要军火商获益颇丰。美国独立智库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10月至2021年8月,美国五大军工巨头获取的国会拨款总额高达2.02万亿美元。为确保军火生意长盛不衰,美国军工复合体在世界各地想方设法挑动对抗冲突,升级军备竞赛,制造战火动乱,大发战争横财。在每一次地区冲突或危机中,它们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受援国”则陷入纷飞战火与人道灾难。
        以乌克兰危机为例,美国持续向乌克兰输送重型武器和攻击性武器,事实上导致冲突延宕、烈度加剧。尤其在当前国际社会呼吁停火止战、努力劝和促谈之时,美国还在拼命向乌克兰递刀拱火。近日,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涉密情报文件遭泄露,显示2023年初以来,美国加紧策动所谓“春季攻势”,对乌克兰新兵训练和装备交付明显提速。在乌克兰新组建的12个作战旅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负责9个旅的训练和补给,并提供6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
        据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对乌克兰军援的40%被用来强制购买美国装备和训练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捆绑援助”。美国还忽悠北约各国以自身现役装备援助乌克兰,待这些国家武器库存出现缺口后,美国军火商再跳出来大赚一笔。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格林直言,美国援助乌克兰无异于变相“洗钱”。一边是乌克兰难民流离失所,一边是美国军工商数钱数到手抽筋,何其讽刺!
        此外,由于缺乏监督机制,美国援助的大量武器弹药流入黑市,不少落入“伊斯兰国”(IS)、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恐怖和极端组织手里,“救命钱”就这么变成了“送命钱”。美国调查记者丹尼尔·拉扎尔报道称,叙利亚和阿富汗都曾出现美国武器流入恐怖组织的情况。俄罗斯媒体调查发现,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竟然在“暗网”上以低价出售,会落入谁的手里根本不得而知。
    援助大国
    还是“嘴炮大国”?
        多年来,美国把各国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家务事,时而吆喝“帮助阿富汗国家重建”,时而承诺“支持中美洲恢复经济”,还给非洲、南亚、拉美多国画大饼,言之凿凿 “帮助朋友渡过难关”。但事实上,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少有真金白银,甚至为满足本国私利,包藏政治祸心。
        美国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多边经济倡议,比如“蓝点网络计划” “重建更美好世界”“电力非洲” “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等等,调门是一浪高过一浪,却鲜有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
        G7峰会上,美国2021年承诺“6年内投入2000亿美元”,2022年又宣布“5年内投入2000亿美元”支持低收入国家发展基建。同一笔钱,只需把年份改一改,又可以吹一年。
        美国还经常委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食计划署、世卫组织等多边机构实施有关援助项目,但约三分之一资金会以各种方式“回流”至美国自己手中。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长期拖欠对发展中国家的出资应尽份额,且存在“掺水”“凑数”等问题。国际智库报告显示,美国仅完成应承担份额的不足20%。
        美国对外经援还往往附加霸王条款。比如“千年挑战计划”以提供大额免费援助为饵,诱使别国按照美国政治标准进行“自我改革”,只有“达标”才能获得援助资格。一些协议的条款甚至违背受援国国内法,美国相关从业人员普遍享有“治外法权”。又如“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计划”以所谓“价值观驱动”为名在金融、环保、企业责任等方面强加各类限制,个别援助项目甚至掺杂“毒丸条款”,要求受援国不得接受别国类似援助。
        美国援助算盘打得叮当响,全世界都听得清清楚楚。奉劝美国,赠人玫瑰方能余香袅袅,巧取豪夺只会遗臭万年。披着“援助”外衣搞霸权霸道霸凌,终将反噬己身,遭到天下人唾弃。(据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