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将日本重新纳入出口白名单

  • 安峥

        时隔三年多,韩日在贸易领域“互删好友”的大戏即将落幕。根据3月两国首脑会晤达成的共识,韩国4月24日重新将日本列入贸易优惠“白名单”。日本方面也在推进对等举措,预计不久后将把韩国拉回“白名单”。
        从“拉黑”到“复白”,是什么推动两国化解贸易争端?双方未来的经贸合作走势如何?这对两国关系以及地区局势又意味着什么?
    一个回合结束
        当天,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战略货品进出口告示》修正案,将日本重新列入出口“白名单”。韩国官员预计,日本也将恢复韩国的贸易优惠伙伴地位。这意味着两国始于2018年的贸易争端正在了结。
        “韩日最新互动表面上是双方经贸关系的缓和,但其实它是日韩从历史问题延续到经贸领域争斗的一个回合,以韩国单方面让步、日本丝毫不让步的结局结束了。”国际问题专家杨希雨指出,当时的相互“拉黑”,就是为了报复。如今,韩国以自己赔偿自己的方式解决劳工问题,“白名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究其背后,杨希雨和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都提到,韩日靠近,始终没有离开美国因素、美国影响。
        韩国这波操作,意味着其对外战略,特别是安保政策,进一步向美国靠拢,顺应美国加强美日韩三边合作、压制美国的地区战略目标(包括朝鲜、俄罗斯、中国)的需要。韩国以在历史上作出单边让步的姿态,向美国交“投名状”,进一步把韩国的利益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认为,互回“白名单”,是日韩对3月两国首脑会谈成果的落实,完成法律上的程序。从韩国政府主动对日本让步的角度看,体现出几方面诉求。其一,对美示好。尹锡悦政府将韩美同盟放在国政课题的核心地位,视为“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主轴。拜登政府的外交特点就是从同盟层面来看待双边关系,希望加强美日韩三边同盟,并把韩国如何改善韩日关系视为加强美韩同盟的重要方面。韩国对此看得很清楚。其二,促进经济。韩国属于外向型经济,受到乌克兰危机、中美关系等因素影响,外部投资预期下滑,整体经济不景气。日本是韩国重要的经济伙伴,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方面掌握很多核心技术。其三,实现抱负。韩国想要发挥“全球枢纽国家”作用,韩美、韩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韩国希望与日本在对朝、对华问题上表现出战略一致性,以防止中朝利用韩日矛盾实施各个击破。
    并非彻底“翻篇”
        “一个回合的斗争结束,日韩经贸关系恢复正常,并不意味着日韩在历史问题上彻底‘翻篇’。”杨希雨指出,韩国的单方面让步,并没有解决日韩在历史问题,特别是劳工问题上的矛盾。因此,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双方围绕历史问题的矛盾仍会再起。
        陈子雷指出,日本国内虽认同日韩合作这一方向,但对韩国仍抱有一定戒心,没有完全信任。日韩的合作能否深化,仍受到双边关系不确定性的影响,仍未摆脱历史和领土问题的阴影。日韩只不过在美国的引导下暂时搭建一种共同框架,但这个框架能否稳固,仍很难说。它取决于日韩是否真能完全放弃中国市场。这与它们的利益并不相符。
        詹德斌认为,韩日关系发展面临的障碍要从政府和社会层面分开看。
        政府层面,按照尹锡悦的思路,历史问题属于应该搁置的常态性问题,不具有优先地位,不足以影响两国关系的改善;韩日应该加强各领域合作,来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实际利益。
        社会层面,韩国民众和在野党不以为然。但问题在于,眼下,韩国处于选举空白期。民众和在野党并无对政策施加影响的话语权。尹锡悦支持率并不理想,但仍能保证30%左右的基本盘。至少在下次重要的选举(比如明年国会选举)前,韩国政府毫无疑问会继续推动现行政策,纠正前任政府的外交政策。
    动向值得警惕
        分析人士认为,放在美日韩三边合作的视野下,韩日牵手别具意义。
        陈子雷指出,美国不仅仅将日韩纳入三边军事同盟框架,同时也在经济上进一步拉拢日韩,希望借着打压中国,来提高韩日对美国的依赖。一方面,三国在产业链、技术出口管制等领域一同围堵中国;另一方面,吸收日韩的技术、资金、企业向美国转移,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合作“轮辐”效应。
        从日韩角度看,它们也希望通过和美国的联合,更多地获得美国的市场和份额。但它们也担心,随着美日韩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更趋紧密,日韩的经济自主性、产业自主性出现下降,技术、资金、人才会被美国控制。因此,日韩未来可能是“两面通吃”的投机心理,先迎合美国,再找机会拉拢、利用中国。
        詹德斌从韩国、美国的角度观察三边合作前景。
        对韩国来说,它对美国的需求明确,一是安全保障,二是技术分享,三是市场替代。韩国认为,芯片、燃料电池等先进技术基本都掌握在美国或以美为主的同盟体系手中。韩国希望得到美国在芯片、核方面的技术和投资,也希望由美国来填补供应链重组过程中的市场空白。
        不过,韩国知道美国很大程度上旨在应对中国的意图,仍然主动配合,无非是想向美国“表忠心”,以换取美国在其他问题上满足韩国利益。这一动向相当于向中国释放不友好信号,无疑会对中韩关系、中日韩合作造成影响。
        就美国而言,韩日两大盟友相互解除半导体领域的制裁,有利于美国构筑“芯片联盟”、重组半导体供应链方面的努力。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利用韩日和解来强化对中国的围堵。
        杨希雨表示,“韩国政府的对华政策继续向着靠近美国战略轨道的方向在调整,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最新操作至少在动向上反映出韩国两党长期坚守的“不介入台湾问题”立场正在被动摇。韩国政府紧跟美国的调子,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为西方国家干预台海事务摇旗呐喊。其二,韩国在安保政策乃至供应链政策上出现打破此前的“躲避选边”策略,开始越来越向美国靠拢。
        “这两个以向美国靠拢为目标的外交和安保政策调整的动向,必然会对中韩关系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杨希雨说。(据《解放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