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尔斯加冕礼:君主制盛典再引争议

  •     “这是一场只有英国仍在上演的古老盛典。”《纽约时报》称。5月6日,英国举行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仪式,王室成员、政府官员、神职人员、外国王室成员和政要等2200多人出席。“全程忧郁的国王”引发媒体关注。王室的“叛逆者”哈里王子出席了仪式,但他受到的“待遇”让媒体议论纷纷。此外,虽然英国政府此前宣布允许反君主制人士在加冕礼当天举行和平抗议活动,但数十名人士在活动开始前即被逮捕,英国警方的行为方式遭到批评。在各种因素加持下,英国君主制的未来再次面临拷问。

    尴尬一幕引发猜疑

        加冕仪式在当地时间上午举行。查尔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先是乘坐马车进行“国王游行”,从白金汉宫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1时过后,国王和王后相继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内加冕,整个过程持续约两小时。之后,国王和王后乘马车在附近街道行进,接受民众祝福,并不时向在雨中等候的人群挥手致意。
        路透社称,查尔斯三世的小儿子哈里王子出席了加冕仪式,但他的妻子梅根及其两个孩子没有参加。这是自哈里披露与王室其他成员紧张关系和分歧的回忆录《备胎》出版以来,他第一次在王室活动中公开露面。报道称,哈里在6日的仪式中没有扮演任何正式角色,而是看着他的哥哥、王位继承人威廉王子跪在父亲面前,宣誓效忠。
        《洛杉矶时报》称,哈里参加典礼时举止得体,让“永远在寻找更多愤怒燃料的”英国小报没有如愿。当哥哥威廉王子和嫂子凯特穿着精致的长袍坐在第一排时,身为王室第五顺位继承人的哈里穿着简单的西装坐在第三排,他的旁边是王室第56顺位继承人亚历山德拉公主。
        典礼上的尴尬一幕引发猜疑。“英国王室对哈里的‘终极报复’”,澳大利亚新闻网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哈里王子坐在第三排,他的前面是国王的妹妹安妮公主,而后者恰好戴了一顶带有大红色羽毛的帽子,挡住了哈里的视线——以及电视转播中他的画面。“观众想知道这是否是故意的举动。”报道称,英国观众不禁联想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时,梅根“被蜡烛挡住”的一幕。虽然有人称这只是拍摄角度问题,其他人则认为这是王室的“阴谋”。
        加冕礼的最后,国王、王后和王室其他成员出现在白金汉宫阳台,向民众致意。这被认为是典礼的最高潮。但媒体发现,哈里王子没有出现在阳台上。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哈里“没有受到邀请”。
        此外,国王的弟弟安德鲁王子也没有出现在阳台上,他因陷入性侵指控被迫辞去王室职务。报道称,仪式结束后不久,哈里即乘飞机返回美国加州,当天是其儿子阿奇的4岁生日。
        法新社称,在4月6日的典礼上,哈里和哥哥威廉全程没有任何互动。在社交媒体上,威廉一家吸引了最多的目光,凯特戴着戴安娜王妃和已故女王的珠宝,以示纪念;9岁的乔治王子负责为国王和王后提长袍;8岁的夏洛特公主穿着和母亲同款的亲子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设计的象牙色真丝绉纱连衣裙;5岁的路易斯王子似乎对仪式感到无聊,被媒体捕捉到打了一个大呵欠。
        《纽约时报》称,在整个两个小时的仪式上,查尔斯三世看起来很忧郁,就像一个人在感受王冠的重量——上面镶嵌着2868颗钻石、17颗蓝宝石、11颗祖母绿和269颗珍珠。直到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时,他才露出了笑容。《泰晤士报》称,查尔斯三世国王看上去既生硬又焦虑——威严但不快乐。
    抗议者提前被捕

        《纽约时报》称,仪式开始前几个小时,警方逮捕了英国最著名的反君主制运动领袖格雷厄姆·史密斯和其他计划在游行路线上抗议的人。史密斯上周表示,反君主制人士会高呼并挥舞标语牌“不是我的国王”,不会扰乱仪式进程。但警察凭借备受争议的新法律,在国王出现之前就围捕了史密斯等人。
        英国警方6日宣布,他们当天一共逮捕了反君主制、气候保护等组织的52人,因为有情报显示他们将“破坏”加冕礼进程。BBC称,警方的行为引发议员和人权组织的批评。史密斯在被拘留16小时后获释,他说“在英国不再有和平抗议的权利”。几位工党议员批评称,“言论自由是贯穿议会君主制的银线”。
        除了伦敦,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等地也出现了示威活动,抗议者手举写着“废除君主制,养活人民”字样的标语牌。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将英国的生活成本危机与加冕典礼的排场和盛况进行对比。路透社称,民意调查显示,英国民众对君主制的支持率正逐步下降,且年轻人的支持率最低。“BBC的评论员热情洋溢地谈论英国王室的历史性时刻,但普通的英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君主立宪制漠不关心,金马车很难与生活成本危机相提并论。”《华盛顿邮报》6日称。(据《环球时报》)
    链接   英联邦王国迫切对英国说“拜拜”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5日发表题为《为什么国王的英联邦王国成员国几乎都想赶紧说拜拜》的报道,记者是达明·凯夫。报道摘编如下:
        英国君主与英联邦王国成员国之间拥有挥手微笑的友好关系的时代已经终结。许多仍宣誓效忠查尔斯三世国王的前殖民地正加紧努力,试图切断与君主的关系,要求赔偿和归还物品,并与英国王室代表的这个帝国进行更深入的清算。
        牙买加正迅速朝一次全民公投迈进,目的是不再让查尔斯三世国王担任该国国家元首。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哈马和几乎所有拥有类似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也表示支持在未来成为完全独立于英国的共和国。
        要求英国道歉、赔偿并归还印度“光明之山”钻石、贝宁和复活节岛的雕塑等一切物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这使新国王处于一个头疼境地。查尔斯代表了近1000年来未被打破的王室传统,他现在也站在英国与一批前殖民地之间的一条不稳定断层线上。很大一部分历史在英国往往得到了美化,这些前殖民地直截了当地要求他正视大英帝国历史的严酷现实。
        研究英属印度的著名历史学家威廉·达尔林普尔说:“英国对它自己这个帝国的看法与其他地方对它的看法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对于仍在宪法上与英国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来说,查尔斯三世加冕仪式没有得到多少隆重庆祝,倒是引起了一些令人难堪的不适。
        这些国家不过是一些残余。在二战后的去殖民化浪潮中,有几十个国家摆脱了英国统治实现独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在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开始的70年统治期间,17个前殖民地放弃了君主制,成为共和国——在大多数情况下,总统取代女王成为国家元首。
        尚未做到这一点的国家还有14个,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加拿大和牙买加。在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等一些把这位74岁的新君主称为他们的国王的地方,人们似乎无意切断王室纽带。在那些偏远首都的法庭上,效忠誓词已经从女王改为国王,在法庭上,法官依旧戴着假发,像是17世纪80年代的伦敦。
        不过,对遥远地方的许多王室臣民来说,“陛下”和“皇家”(比如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之类的字眼不再那么容易说出口,因为英国在全球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已经下降,并且现在君主不再是常常看起来像大本钟一样不可替代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一些政府已经支持温和淡出。加拿大魁北克省去年12月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议员自行选择是否向国王宣誓效忠。澳大利亚最近还宣布将在新版5澳元纸币上使用纪念原住民文化遗产的图案,而不是用查尔斯来取代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肖像。
        但在那些批评君主制和帝国的人看来,这些都只是小小的步伐,他们需要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