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信报》网站5月15日报道,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15日起前往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五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沟通。路透社指出,李辉是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访问乌克兰的级别最高的中国官员。而就在中国特使到达乌克兰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马不停蹄地赶往欧洲,在访问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后,15日突访英国,此次欧洲之行获得多份军援大礼。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14日通报称,俄军两名高级指挥官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战斗中阵亡。俄媒称,这从侧面反映出俄乌冲突前线战斗的激烈程度。乌克兰军方15日表示,乌军在巴赫穆特的推进首获成功。“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代理领导人普希林同日表示,据俄军观测,乌军在整个前线都很活跃,但这还不是反攻,而是作战侦察。
西方推波助澜
“在反攻前夜寻求更多支持”,据法新社5月15日报道,泽连斯基当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出访伦敦。英国在加强乌克兰军队地面和空中能力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种合作将继续。”英国首相苏纳克在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中表示,英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数百枚防空导弹及数百架新型远程攻击无人机。此外,英方计划从今年夏季开始为乌克兰培训飞行员,但没有向乌克兰派遣战斗机的计划。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表示,英国正试图在继续向基辅政权提供武器的国家中脱颖而出,毫无疑问,这将导致俄英关系进一步破裂,并招致俄罗斯的报复行动。
泽连斯基的英国之行是他对欧洲国家最新一轮“求援访问”的第四站。在此之前,泽连斯基先后访问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德国和法国相继宣布大规模的对乌军事援助计划。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5月13日,德国宣布了价值27亿欧元的一揽子援助方案,包括向乌克兰提供装甲车、主战坦克、无人机和武器弹药等。法国则于14日宣布,将在未来几周向乌克兰提供一系列武器装备,包括防空系统、轻型坦克、装甲车和榴弹炮等。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5日报道认为,当前乌军在前线多个方向试探俄军,正准备所谓反攻,显然试图在战事上取得更大优势。此次泽连斯基访问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对和平谈判态度消极,寻求政治和军事上更多支持和援助。在西方越来越没有底线的推波助澜下,俄乌冲突局势只会更加激烈和危险。
俄“tsargrad”新闻网报道认为,欧洲国家在乌总统泽连斯基访问期间,仍明确表示支持乌方并加大军事援助,这些国家早已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和冲突升级的推动者。泽连斯基借所谓反攻施压西方已获得更多支持,但战事结果却并不会如其所愿,俄军将予以更猛烈反击。
中方派出特使
中国外交部5月12日发布消息,从5月15日起,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将赴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五国访问,寻求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之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访问的具体情况,中方会适时发布消息。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乌克兰将是李辉此行的第一站。
报道称,自今年2月以来,中方大力推动其发布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
十二条立场建议。中方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推出的这一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方此前路线的重申。它敦促双方就逐步缓和局势达成一致,并警告不要使用核武器。
国际关系专家、时事评论员陈冰指出,在中国特使到达乌克兰之前,泽连斯基高调访问欧洲并获得大量军援,就是在积累谈判筹码,来测试中国的和平计划,看中方如何出牌。但是中国特使的出访,是去深入了解各方意见的,以中立者的身份,争取促成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因此泽连斯基的这个筹码是无效的,至多是增加了劝和促谈的复杂性。
军事专家宋忠平则表示,西方国家持续加大对乌军援,就是要打开一个时间窗口,也就是从现在到今年10月冬季来临之前,争取有一个阶段性了结。
宋忠平分析称,中国是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希望做到的是止战,而不仅仅说是劝说俄罗斯,俄罗斯也需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但西方国家只希望所有的和平建议都是要倾向于乌克兰,要按照泽连斯基的和平建议来进行,这恰恰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平衡、不公正。
俄军首次击落“风暴之影”
“俄军罕见公布”,俄罗斯国防部14日通报称,俄军两名高级指挥官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战斗中阵亡。
俄国防部5月14日罕见发布一项战损通报。通报称,身在顿涅茨克前线的第4摩托化步兵旅旅长维亚切斯拉夫·马卡罗夫上校亲自指挥战斗,击退两次进攻。该旅击毁乌方3辆坦克、4辆步兵战车和2辆装甲车。在击退第三次进攻时,马卡罗夫受重伤,在撤离时牺牲。此外,俄国防部还通报某集团军负责军事政治工作的副指挥官叶甫盖尼·布罗夫科上校身亡的消息。“在击退某次进攻的战斗过程中,布罗夫科上校被多块弹片击中,英勇牺牲。”俄媒称,此前俄国防部很少在每日简报中宣布指挥官的死讯。
连日来,俄乌双方围绕乌克兰东部重镇巴赫穆特展开激烈争夺,让这座本不起眼的小城成为俄乌局势的焦点。
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陆军司令瑟尔斯基15日表示,乌军保卫巴赫穆特的行动仍在继续,最近几天的情况表明,乌军可以向前推进,对抗巴赫穆特的俄罗斯军队。他称,乌军在巴赫穆特的推进首获成功。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代理领导人普希林15日表示,据俄军观测,乌军在整个前线都很活跃,但这还不是反攻,而是作战侦察,试图探测俄军阵地。
俄国防部14日称,乌克兰军队在过去的24小时内在巴赫穆特进行了“大规模尝试”,试图突破俄军在此地的防线。不过,“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所有进攻均被(俄军)击退”。普里戈任14日晚称,“瓦格纳”部队当天在巴赫穆特城内推进130米,控制9栋高层建筑。该市幸存的高层建筑中,“瓦格纳”部队已控制28座,乌军控制20座。目前乌军仅控制巴赫穆特市约1.69平方公里的区域。
俄国防部15日发布消息称,俄罗斯防空系统首次击落乌军发射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此外,还击落多枚美国制造的短程“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火箭弹和“哈姆”反辐射导弹。自5月12日以来,乌军已三次使用英国提供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对卢甘斯克进行打击,并造成多名平民伤亡。
此前,一位美国高级军事官员强调,英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风暴阴影”隐身巡航导弹在射程角度上真正改变了棋局。对此,宋忠平指出,受制于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风暴阴影”的射程在250~300公里,实际上其射程可达500公里,确实会对俄罗斯本土,尤其是境内目标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认为这款武器装备将会改变战场,变成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这完全是夸大其词。
美国在为乌违约做准备了
西方在加大对乌军援力度的同时,美国的算盘打得劈啪作响,被曝出正在为乌克兰无法偿还债务做准备。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5月15日报道称,乌克兰政府和美国贝莱德公司5月8日签署了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的协议。报道认为,表面上,贝莱德公司的目标是吸引对能源、基础设施和农业的投资。实际上,这意味着将乌克兰这个国家的主要资产悉数抛售——从黑土地到电网。
这篇题为《泽连斯基即将卖掉乌克兰》的报道称,基辅打算以这种方式偿还债务,但这不会发生。报道认为,乌克兰这个曾经最富裕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已经沦为跨国资本的财产。
贝莱德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在全世界拥有无法估量的巨大政治影响力。它不仅是许多大型金融和制药企业、军工巨头和媒体集团的股东,还管理着美联储的债券购买计划,也就是说,它直接操作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之一。
报道提到,根据协议条款,贝莱德将管理乌克兰的资产,包括“国际援助”资金。这样一来,乌克兰战略企业,包括那些“收归国有的”,都将转入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乌克兰公共债务也将在这个机制下管理。根据乌财政部数据,截至3月底,该国国债总额为1199亿美元(外债785.1亿美元,内债414亿美元),占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8%。据报道,贝莱德的服务将由西方作为援助提供的资金支付,因为基辅几乎没有其他资金。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指出,美国很可能正在为乌克兰违约做准备,这种情况下,让贝莱德公司参与进来显得合情合理。在谈到贝莱德公司在乌克兰危机中的作用时,匈牙利“我们的祖国”运动领袖拉斯洛·托罗茨考伊一针见血地指出:“乌克兰已经被卖掉,战争将毁灭一切。”(据环球网、直新闻、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