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支书”编织最美亿元淘宝村

  •  刘立平 马光俭 代腾飞

        草柳编手工技艺是山东省博兴县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厚,历史悠久,清代起就形成一定规模,群众口传心授、世代相袭,推动产品类型从早期的单一品种,发展成多种产品门类,工艺也越来越精致。安之庆这位湾头村“兵支书”,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创新发展,谱写了一幅新时代草柳编精美画卷。
        湾头村总人口5100人,从事这项传统手工产业就有3000多人,年交易草柳原料400余吨。村内草柳编工艺品企业36家,年销售过百万的网店51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40多个国家,年总产值5亿元,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草编之乡” “柳编之乡”。在省级非遗博兴草编、柳编展厅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草柳编产品。安之庆介绍说,不论是实用的家具器物,还是时尚的装饰品、艺术品,但凡能想到可以用草柳编来制作的作品,这里都有。
        安书记顺手拿起一把编织着莲花的圆凳子说:“这个凳子织有莲花,所以叫莲花凳,寓意祥和幸福。这个凳子是参加‘鲁班杯’大赛时制作的,全部是手工编织,像凳子上的荷花瓣非常耗费时间,整个凳子用时一个月才完成,制作精美又结实。”
        草柳编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首先采用蒲草、玉米皮等材料,经过反复晾晒之后就变得纤维均匀、质地柔软,接着把材料放进带有颜料的锅中蒸煮,晾干后就变成了可以编织的原材料。膝盖略抬高,两腿牢牢夹着编织物,安之庆指尖翻飞,编织有度,纵横有法,泾渭分明,每打一条横线,他都要使劲勒紧,密密实实,不留一丝缝隙。手指游走间,凳子雏形就出来了。
        “我1978年参军之前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亲手把教下,逐渐学会了草柳编技术,并稍有成绩。1983年退役后,转行销售草柳编,不仅仅做传统的编织物,也做符合大众审美的生活物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能经久不衰。”安之庆说。201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始终保持军人作风,把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忠于职守,事事亲为,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以“农村党建+电商”推动产业融合模式,积极带领村民发展草柳编传统产业,荣获“第八届中国最美淘宝村”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荣誉称号。草柳编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也为湾头村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这些经过改良创新的编织品,不仅市场大、受众广,而且比传统草柳编织品价格高,利润更大。
        湾头村依托“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在维系淘宝销售的基础上,开拓新型销售渠道,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传统手工艺迎来又一个“春天”。辛勤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不仅使传统手工艺历久弥新,还为自己编织出了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