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枪支暴力有多严重?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以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为对象展开联合研究,结果触目惊心。
研究发现“令人震惊”
研究人员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他们选取能够代表芝加哥人口特点的2418人为研究对象,随访20余年,了解他们涉及枪支暴力的经历,包括是否中过弹、是否目击过他人中弹以及过去一年住所周边250米范围内发生枪支暴力的频率等。
研究人员分析相关数据后发现,研究对象中,6.46%自称曾遭枪击,年龄中位值为17岁;50%称曾目击他人遭枪击,首次目击枪击年龄中位值是14岁。虽然只有少数人称过去一年在住所周边250米范围内发生过枪支暴力,但发生次数最多的竟达15次。
桥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博士查尔斯·兰菲尔坦言:“我们想过芝加哥人经历枪支暴力的比例会很高,但没想到有这么高。这一发现令人震惊且不安。芝加哥相当一部分人口可能因目击过枪击和杀人——通常还是在年幼时——而活在创伤中。”
须从根本上反思
美国人口约3.3亿,但民间枪支保有量已超过4亿支。民间枪支泛滥导致涉枪暴力在美国成为“常态”。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去年美国约4.4万人死于枪下;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超过220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接近1.57万人死于枪支暴力。
值得一提的是,宁静的校园也不能逃脱枪支魔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机构的数据报道,枪支暴力目前是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华盛顿邮报》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发生致13死24伤的枪击案算起,美国至今已发生超过370起校园枪击,总共导致约200人死亡、逾400人受伤,在校园内面临枪支暴力威胁的学生总数超过34万人。
枪支暴力事件频发揭开美国社会问题新旧伤疤。近年来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分裂严重,一些滑向边缘的群体因心理失落走向极端。而且美国种族问题根深蒂固,诸多枪击案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此外,疫情冲击之下,公司裁员、企业倒闭、经济低迷等问题也令民众感到焦虑不安,造成暴力犯罪激增。
美国控枪不力的背后还有“神通广大”的利益集团身影——包括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在内的拥枪利益集团,后者与政客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网,进而影响美国政治,阻挠控枪立法。
拥枪自由助长了社会暴力,暴力又助推了枪支生产和销售,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总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反思,美国民众将继续生活在枪支暴力的血色阴影之中,鲜活的生命将继续逝去。(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