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主导的结算系统将有替代者

  •     长期以来,美国倚仗美元霸权任意举债,并且上百次提高债务上限。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债务增幅和限额增速都创下历史纪录,但每次提高的额度却最多只够美国政府挥霍一两年,接着就是一场新的债务上限之争。
        一轮接一轮的债务累积、一次又一次的两党“胆小鬼游戏”,早已将美国政府信用和美元的“王者”地位侵蚀殆尽。
        随着市场对美国债务违约的担忧加剧,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和DBRS晨星近日已先后将美国的“AAA”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然而,而对美国来说,比这更可怕的,是席卷全球的“去美元化”浪潮。
        靠着二战后建立起的霸权,美元从一种普通的支付、结算和投资载体,渐渐变成了美国的政治讹诈和胁迫工具。
        利用这个工具,美国不仅可以通过利率升降转嫁自身风险、收割全球财富,更可以任意对他国滥施单边制裁,包括将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家踢出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支付系统(SWIFT)。
        对此,包括一些美国盟友在内的多国纷纷通过减持美债、推动双边货币协议和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等办法,积极探索“去美元化”的路径。因为这些国家担心,美国有朝一日也会利用美元霸权来打击它们。
        在5月24日于伊朗结束的亚洲清算联盟(ACU)第51届峰会上,“去美元化”同样是最重要的议程。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九个ACU成员国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和阿富汗三国的央行行长积极探讨了使用本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可行性,并计划在一个月内推出一个可替代SWIFT的新的跨境支付系统。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6月1日援引伊朗《世界报》报道称,亚洲清算联盟将于6月推出新的跨境金融结算系统作为替代方案。
        伊朗中央银行副行长卡里米称,新的结算系统能够完全取代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并可推动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新系统将仅供亚洲清算联盟成员国使用,但其他国家也可以申请加入。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虽然不会很快失去,但最终失去已是大势所趋。
        欧盟“现代外交”网站发文指出,美元曾是美国软实力和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象征,传统上被用于国际贸易是为了降低交易中的风险和脆弱性,但时至今日,美元本身已经成了风险的代名词。
        究其原因,美国通过将美元“武器化”谋求地缘政治私利的做法正在日益侵蚀其国际信用。正如美国资深媒体人和政治评论家法里德·扎卡里亚所说,要对“去美元化”负责的正是美国自己。
        美国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5月24日刊文警告美国政府,全球去美元化已势不可挡,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去美元化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滥施制裁将其货币武器化。
        文章表示,“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全球正在寻找美元的替代品。数据显示,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储备份额从2001年的73%下降到2023年的58%。自从美国政府决定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并将其从全球金融体系中剔除以来,这一趋势愈演愈烈。美国政府的举动令许多新兴经济体感到不安,促使它们寻求替代方案。
        文章警告,美国政府的制裁目前影响到全球经济总量的29%,全球40%的储备货币为美元,这些持有美元的国家也受到美国限制。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欠下美元外债,它们的原材料和食品等急需商品也以美元计价,但美联储近年来连续大幅加息,这为去美元化大火火上浇油。
        文章认为,无论美国是否愿意,去美元化趋势正在进行,美国唯一的出路是与发展中国家“协商一致”参与全球货币体系重组。否则,美国将面临“美国经济霸权失控性衰退”。
    (据央视新闻、海外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