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美国越走越近
-
美国正逐渐加大对印度的拉拢力度。近日,美印就未来几年国防工业合作的“路线图”达成一致。美驻印大使馆发布声明称,此举旨在改变两国防务部门合作“范式”,将在空战和陆地机动系统、情报、监视和侦察、弹药等领域加快技术合作和共同生产。
此前,美国驻印度大使就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希望印度加入“北约+”的意愿。北约正加快其“亚太化”步伐,希望印度扮演制衡中俄的一把利刃;而印媒同时关注到,印度近日派出两艘航母开展协同行动,此外还有多艘军舰、潜艇以及35架以上的飞机参加了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演练,印媒认为印度此举是“向中国发出战略信号”。
美国下血本
印度作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成员之一,近年一直试图加强与其他成员的防务合作。据路透社6月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5日与印度防长辛格讨论了升级两国伙伴关系一事,并就未来几年国防工业合作的“路线图”达成一致。路透社称这有望加强印度的“国防制造雄心”。
路透社评论称,美国将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和技术联系视为制衡中国在该地区主导地位的关键力量。该“路线图”还包括可以让印度获得关于尖端技术的具体建议,奥斯汀和辛格承诺,将审查阻碍两国行业间更紧密合作的监管障碍。路透社评论称,这一路线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美国一直严格控制国内军事技术的共享或出售。
分析认为,美国向非盟国出让“尖端军工技术”极为罕见。近年来,为拉拢印度,美国先从核能等领域下手,向印度提出颇为有利于印方的条件。美国还积极向印度推销侦察机、直升机等武器装备。一方面,作为主要武器进口国,印度军用装备和物资较多依赖俄罗斯,美国频频拉拢印度,意在离间俄印关系,使其摆脱对俄军事依赖;另一方面,美国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根本目的仍是利用其制衡中俄。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其近一半的军用物资依赖俄罗斯,但进口来源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逐渐开始从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等国采购。印度方面希望全球国防制造商与印度公司合作,在印度生产武器和军事装备供当地消费和出口。
当下,拜登政府计划签署一项协议,允许通用电气公司在印度建立生产线,生产通用电气F414涡轮风扇发动机,该型发动机预计将用于印度自研的一系列战机平台上。
国际关系专家、时事评论员刘和平表示,美印的军工合作,一方面可以看出,美国在拉拢印度上已经是下了血本,甚至可以说是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要知道,即使是面对包括英国、日本、以色列在内的铁杆盟友,美国在军售方面都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只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一锤子买卖,很少直接转让军事技术,同时在跟盟友合作生产军备上也是非常谨慎有所保留的。然而,对于并不是军事盟友的印度,美国却不仅跟它签订了长达5年的军工合作计划,共同生产包括导弹在内的进攻性武器,而且双方的合作还触及了包括开发太空在内的一系列敏感区域。
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次印度是彻底下定了决心,想要在军备上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并且转投美国的怀抱了。
而美印一拍即合的直接原因,则是这场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
首先,毫无疑问,俄方在这场俄乌冲突中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而俄方在这场冲突中的进展不理想,主要还不是因为俄军的士气与战斗力问题,而是俄军的武器跟北约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代际差异。其次,在俄乌冲突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对俄罗斯发起了经济战与金融战,更是在科技战层面对俄罗斯进行全方位的封杀,尤其是在先进制程的芯片上更是对俄罗斯进行严防死守。要知道,先进的军事装备是建立在先进且完备的工业体系基础之上的,而俄罗斯缺的恰恰就是这个东西。在进口不到西方国家的零部件尤其是买不到芯片的情况下,未来俄罗斯军工产业的生存状况将会极其艰难,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
也就是说,美印之间的这次军工合作,是因为印度不仅敏锐地察觉到全球军火市场的格局变了,而且全球政治与安全格局也将在俄乌冲突之后迎来沧桑巨变。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很自然地就选择了“西瓜偎大边”。
反华反俄的棋子?
美印加强军工合作前,北约早就盯上了印度。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日前接受印度媒体采访,不仅称赞后者是美国最亲密的伙伴之一,还再次表达了希望印度加入“北约+”,成为北约外围盟友的意愿。
此前,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提议邀请印度加入“北约+”。该委员会宣称,将印度纳入这一机制基于美印的密切伙伴关系,以“加强全球安全,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扩张”。印媒称,美国众议院在2022年通过“2023国防授权法案”时,就曾提议让印度成为“北约+”的成员。今年4月,美国常驻北约代表朱莉安·史密斯也曾暗示北约愿意接纳印度,声称“对印度而言,北约的大门是敞开的……”
“北约+”是一个机制,除北约成员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以色列。早些时候,美国国会议员曾提议将乌克兰纳入这一机制。印度One India网站报道认为,美国一直致力于拉拢印度加入北约,是因为此举可以促使北约国家与印度共享情报和最新军事技术,印度的加入将进一步加强其与美国的防务伙伴关系,使其外交政策在对待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上保持一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6月1日称,自俄开展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全力强化对印关系,并敦促新德里放弃与莫斯科的伙伴关系。不过,印度拒绝接受西方国家对其与俄合作的批评,强调俄印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俄罗斯国际人道主义和政治研究所专家布鲁捷尔认为,美驻印度大使的表态是试图让印度与西方更积极地合作,放弃其全方位外交政策。他说:“美国正试图吸引印度参与‘印太战略’框架内创造的机制,用特权伙伴关系收买新德里。”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分析称,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与日韩澳新关系拉近较快,但这四个国家最多算“中等强国”,而印度有成为“全球大国”的雄心,所以北约显然想找到一个更有力更可靠的支点。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表示,印度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一旦加入“北约+”,就等于完全倒向西方,成为西方反华反俄的棋子,后果很严重。
“向中国发出战略信号”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拉拢印度的同时,近日,印度同时出动两个航母战斗群参加演练,印媒认为印度此举是“向中国发出战略信号”。
《印度时报》网站6月11日报道称,当前,印度派出两艘航母开展协同行动,此外还有多艘军舰、潜艇以及35架以上的飞机参加了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演练,一心要向外界表明,在从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的本国战略利益主要区域,自己的海上控制及力量投送能力都在日益加强。由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旧航母“超日王”号和印度国产新航母“维克兰特”号——排水量都在4.4万吨左右——率领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公海上巡航,这是它们首次在阿拉伯海举行超大规模演习。航母战斗群每天的行进距离能够达到400~500海里,是一个漂浮的空军基地,上面有战斗机和直升机,可以扫清周围200海里范围内的障碍。
印度海军发言人维韦克·马德瓦尔10日说,这是印度海军谋求加强印度洋及更远地区海上安全与力量投送能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报道称,两个航母战斗群与作战演习的“无缝整合”,再加上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和苏-30MKI战斗机近期在印度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开展的远程打击演练,这无疑是向中国发出的战略信号,旨在指出后者在印度洋地区的脆弱性。尽管中国沿陆上边界向印度施压,不过它也在稳步加强自己在印度洋的军事力量。
此次成功展示双航母战斗群协同行动是印度海基空中力量在保持海上优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有力证明”。马德瓦尔说:“双航母战斗群的协同行动让我们的朋友们得到了这样的保证,即印度海军具备支持我们在印度洋地区‘集体’安全需求的能力并为此作好了准备。”
印度如此“秀肌肉”的底气就是,在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大阵营博弈与对抗有所激化的背景下,只有印度是脚踏两只船、两边通吃的。
印度既是上合组织成员与金砖国家之一,同时也加入了“印太战略”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同时近年来还屡屡被邀请参加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甚至连北约也向其伸出了橄榄枝……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印度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阵营与发展中国家阵营两方极力拉拢的对象。
刘和平表示,因此,美国不惜血本“军事贿赂”印度,表面上看来,是为了让印度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但本质上则是为了扶持一个强大的印度来遏制中国;而更深层次的真正目的,还想把印度从发展中国家阵营拉进发达国家阵营,从而实现其弱化甚至是企图瓦解发展中国家阵营的目的。可以预料,“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未来印度在军事上彻底依赖美国之后,将会进一步丧失外交战略上的自主性,也就是不得不放弃长期以来奉行的“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据新华社、观察者网、直新闻、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