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赌注?法国主动靠拢“金砖”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定于8月22日至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外长科隆纳20日在访问南非时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参加今年8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科隆纳说,她已向南非外长潘多尔知会马克龙有关法国与金砖国家持续对话的意愿,马克龙能否参会不由法国决定,而由金砖国家、特别是轮值主席国南非决定。
        南非外交部当日证实了这一消息。法国媒体12日就曾报道,马克龙已向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达过参会意愿。而法国外长再次表达马克龙的参会意愿,意味着法国方面正在等待金砖国家峰会的邀请。
        有分析称,金砖国家不断增强的影响力是马克龙的出发点,他有意团结发展中国家,并实现其推进法国乃至欧洲“战略自主”的愿景。毕竟,法国是“少有的洞见到世界新秩序的西方国家”。
    “谁错过,谁就迟到了”
        “如果马克龙今年秋天成为首个参加金砖峰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会怎样呢?”法国《言论报》援引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对于马克龙的请求,南非方面暂未给出明确答复。“两国领导人在通话中提到(马克龙)出席此次峰会(的可能性),但南非方面没有表示是否将这次会议扩展到让其他国家领导人加入。”
        如果马克龙参加,他将成为首位出席金砖峰会的G7国家领导人。《言论报》称,“这个赌注有点疯狂,也是前所未有的”,意味着法国总统要“与美国领导下的全球治理竞争”,而爱丽舍宫正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一名爱丽舍宫的消息人士说,若马克龙的计划最终成行,“那将是一个大热门”。
        公开资料显示,金砖国家一直积极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对话合作。从2013年开始,历届金砖峰会均由主席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东道主中国邀请了埃及、泰国、墨西哥、塔吉克斯坦、几内亚5国领导人参加峰会。
        “法国不想失去机会”,俄罗斯《观点报》14日评论称,金砖国家巨大的经济影响力摆在眼前,因此,马克龙对参加金砖峰会非常感兴趣,其考虑的首先是经济前景。此外,金砖国家肯定有一个广阔的未来,难怪法国人认为现在应该尽快“修建桥梁”,“因为世界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火车——谁错过,谁就迟到了”。
        不过,俄罗斯官方对相关消息持谨慎态度。据俄新社14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称:“坦率地说,我们不知道他(马克龙)如何、为谁、出于什么目的想参加金砖峰会。”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同日表示:“不管他们是想进行接触,以展示巴黎的形象,还是成为某种‘特洛伊木马’,让他们自己说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表示,金砖合作机制建立以来,金砖国家不断深化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效显著,日益成为凝聚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推进“南南合作”的典范。如果马克龙提出参加本届金砖峰会,那将是明智之举,这说明他意识到,要团结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共治共享的机制,才能解决全球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也反映出,金砖机制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吸引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法国的不甘心与决心
        有分析认为,马克龙可能有意参加金砖峰会,是法国在加速推进“战略自主”的最新体现。
        据欧洲媒体报道,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以来,不断强调推进欧洲“战略自主”、推动欧洲一体化,并呼吁欧洲勿做美国“附庸”。在美国及其盟友鼓吹对华“经济脱钩”时,马克龙表示,欧中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陷阱。此外,马克龙反对北约在日本开设联络处的提议,认为北约应该继续专注于北大西洋地区。
        国际关系专家、时事评论员陈冰表示,金砖国家的崛起,意味着世界不想受制于过去两百年来形成的美西方经济霸权,同样也意味着西方及其代表性组织七国集团(G7),再也不能掌控世界经济了。中方经常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的就是西方主导国际事务的时代要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极世界。
        法国是少有的洞见到世界新秩序的西方国家,马克龙不仅对金砖国家的前景看好,对中国的发展也抱持开放和善意的态度。有一个观察很形象:马克龙似乎看到了金砖国家未来的爆发性增长,与其坐等,还不如现在就行动,先搭上金砖列车再说,等列车开走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反过来看金砖,这个国际合作组织2006年起步以来,运行机制与西方的G7是不同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平等协商,与G7的排斥他国与打压他人是很不相同的。正因为金砖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都是空前的,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31.5%,远超其他经济体,当然也超过了美国领导的G7。马克龙要是应邀参加金砖国家峰会,那他就成了第一位参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同时也表明法国总统对美国领导下的治理体系拉开距离。而对金砖国家来说,邀请西方领导人参加,意味着金砖国家机制参与模式的创新,会扩大金砖国家机制的全球影响力,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因此,马克龙能否应邀列席金砖国家峰会,将是一件国际大事,值得期待,值得观察。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表示,法国的外交传统一直是想做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它希望在面对东方时有话语权,在西方阵营中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马克龙提出参加金砖峰会是为了证明他自己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不甘做美国的“附庸”。
        王朔表示,美国这些年的行事方式让盟友们越来越寒心,其骨子里自居第一,凡事都要求“美国优先”,以“全球责任”为借口来逼着别人给自己埋单,随时抛弃盟友,这让盟友们越来越怀疑美国的能力和“大国责任感”。
    金砖机制众望所归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倡导多边主义与合作的机制和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加入意愿。南非方面4月表示,目前已有19个国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表示有兴趣加入金砖国家。2021年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先行一步启动扩员,截至目前,新开发银行正式成员国共有8个,包括金砖五国,以及孟加拉国、阿联酋和埃及,另有准成员国乌拉圭。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本月访华期间,正式提出该国加入新开发银行的申请。此外,沙特正商谈“入行”事宜。对于金砖国家不断扩大影响力,美国《新闻周刊》网站称,在美国竭力维持对“全球南方”广大地区的影响力之际,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引领的金砖国家却正在收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加入申请,这预示着一种日益强烈的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金砖国家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陈冰称,第一,金砖国家的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一贯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个合作机制运行多年了,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和治理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结伴而不结盟。可以说,金砖国家组织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与美西方的 “小团伙”“小圈子”政治形成鲜明对比。加上金砖国家组织的实力日益增长,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对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吸引力,法国和塞尔维亚都看好金砖。
        第二,金砖国家组织可以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经济难题,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2013年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获得了惠誉评级和标普全球评级的“AA+”国际信用评级,被认为能够有效地吸引国际和本地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自成立以来,已批准了90多个项目,总额达320亿美元,在各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第三,金砖国家组织提出的“去美元化”议程,得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共鸣,都不想再受“美元王”的盘剥。特别是去年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及其盟友滥施制裁,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并把俄罗斯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美元成了武器。美西方对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都敢把美元当武器使,那对其他国家就更不在话下。发展中国家都提出要提高本国货币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金砖国家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不仅能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和投资机遇,也可以增加本币结算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接纳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样,便出现多国排队申请加入金砖的现象。
        南非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阿尼尔·苏克拉尔认为,由最富裕国家主导的现存秩序的缺陷是更多国家正在选择金砖国家的核心因素。“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全球格局,而各国希望对于演化中的新全球秩序的展开方式拥有更大发言权。”
    (据环球网、直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