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特别报道
巴育宣布退出,泰国政坛扑朔迷离
-
谢莲 张磊
在大选结束近两个月、新一任总理花落谁家仍扑朔迷离之际,泰国总理巴育7月11日宣布将退出政坛,结束持续近9年的总理任期。
巴育宣布结束政治生涯并不令人意外。今年5月,泰国举行了国会下议院选举,巴育所在的泰国人团结建国党仅获得500个席位中的36席。6月初,巴育在一次讲话中暗示,他作为总理的任期即将结束。
巴育2014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此后争议不断。在今年的大选后,年轻人拥护的新兴政党崛起,泰国走在了通向变革的十字路口。然而,巴育虽然退出,下一任总理人选仍旧难产,泰国政局能否走向平稳也仍是未知数。
巴育的9年
当地时间7月11日下午,巴育通过泰国人团结建国党的社交账号宣布了退出政坛的消息:“此刻起,我希望退出政坛,辞去泰国人团结建国党成员身份。”巴育将继续担任看守总理,直至新政府上台。
现年69岁的巴育军人出身。2014年军事政变后,时任陆军司令巴育领导成立了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同年8月出任泰国总理。2019年,泰国召开政变后的首次国会选举,支持巴育的人民国家力量党成为第一大党,巴育继续出任总理。
在出任总理的前8年,巴育都未加入任何政党。直至今年1月,巴育和人民国家力量党出现龃龉,后加入泰国人团结建国党,并被该党提名为下届总理候选人,争取连任。
巴育在宣布退出政坛时表示,他得到了来自党内成员和公众的强烈支持,“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理解、同情和信心。”
回顾过去9年的总理任期,巴育称自己“怀着热忱与激情捍卫国家、宗教和君主制,并为我所崇拜的人民谋福利”。他说自己取得了许多成绩,强调了他的政府在改善交通、缓解洪灾、推进数字技术发展、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以及维持泰国财政秩序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表达了对新一届政府的期待。
在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看来,巴育最大的功绩大概就是稳定了泰国的政局和社会。
许利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育上台之前,泰国街头政治运动不断,这对泰国经济、社会的打击非常大。巴育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之后在2019年成功举行了选举、逐渐还政于民,这些对于维护泰国社会的稳定非常关键。
除此之外,巴育在经济上提出了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战略,虽然进展有限,但某种程度上给泰国提出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综合来看,巴育最明显的短板还是在经济上,军人出身的他没有处理经济问题的经验,以致在经济上没有亮眼的成绩,年轻人失业问题严重,民众不满逐渐加剧。”许利平说。
据路透社报道,过去9年间,巴育的总理路也并不平顺,他经历了多场法庭挑战、下议院信任投票以及街头抗议。他本人对任期的总结是,“我努力强化了国家各个领域的稳定与和平,并克服了国内外的诸多障碍。”
每周演讲“还民幸福”2014年12月26日,巴育发表了担任总理后的首次年终讲话。他说,中国是经济发展的榜样。60年前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他们用了3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们却还在互相争吵”。
2022年是泰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巴育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泰国愿与中国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地区经济复苏,让“泰中一家亲”亲上加亲。
在国内事务上,巴育一直努力减少自己身上的军人色彩,拓宽与民众的沟通渠道。每周五,他都会发表主旨为“还民幸福”的电视演讲,向民众解释政策,并就执政中的不足致歉。演讲起初约为1小时,2017年9月后缩短为20分钟。
在一次“还民幸福”演讲中,巴育就自己与媒体接触时“不够礼貌”道歉。但随后他说:“如果你不真诚的话,要礼貌有什么用?我想要真诚(地交流),所以我以我的方式说话。”
总理任内,巴育与媒体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2014年12月,他在吃完一支香蕉后,随手把香蕉皮扔向正在面前拍摄的记者。
2018年1月,巴育在记者会上向记者“引荐”了一个硬纸板做的假人,并告诉记者们,如果想问和政治及冲突相关的问题,“就去问这家伙(指假人)吧”。
2021年3月,巴育被问及内阁改组名单时,皱着眉表示:“我不知道,没看到过。这名单难道不应该只有我能知道吗?别问了。”随后,拿着一瓶消毒喷雾走向第一排记者,开始“消毒”。随后他道歉说,自己只是和记者开玩笑。
泰国国内一直有对巴育不满的声音,但他成功地终止了困扰多年的街头政治冲突,这让他获得了不少民众的肯定。政治上的稳定无疑有利于经济发展。从2015年到2019年,泰国人均GDP从5708美元升至7628美元。巴育也采取强硬措施打击人口贩卖和毒品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新冠疫情对泰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皮塔等青年一代在政坛的崛起,也让巴育逐渐失去了年轻人的选票。
退出时机微妙巴育宣布退出政坛的时机非常微妙。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3日,泰国国会将投票选举新一任总理,而42岁的远进党党魁、总理热门人选皮塔能否成功当选是最大看点。
许利平对记者表示,泰国国会即将投票选举新一任总理,在这个关键时刻,巴育宣布退出政坛某种程度上是在转移矛盾焦点,为泰国新兴势力不断暴涨的舆论降温,从而也为保守派力量和新兴力量联合组阁创造机会。
在今年5月14日举行的国会下议院选举中,以推动改革、与军方切割为核心目标的远进党以151席成为下议院第一大党,同样反对军方的为泰党以141席位列第二,而现政府中的主要执政党人民国家力量党、巴育所在的泰国人团结建国党分别获得40席和36席。
此次大选改变了泰国政党版图,多个传统政党、和军方关系密切的政党惨败,而推行改革、反对军方的政党获得明显支持,备受年轻人喜爱的远进党党魁皮塔也成为下一任总理的热门人选。
据泰媒报道,大选过后,皮塔组建了一个八党联盟,累计获得了下议院312席支持,但这距离当选总理所需的376席仍有差距。
根据泰国军方在2016年主导通过的宪法规定,当新一届国会成立后,上下两院共750名议员将就总理人选进行表决,获得半数以上支持的候选人当选新总理。然而,上议院250名议员都由军方支持,且绝大部分都是坚定的王室支持者,反对远进党提出改革泰国刑法112条的提议。
泰国刑法112条就是泰国著名的“反侮辱诽谤王室法”,这条法律规定,诋毁、侮辱泰国王室最高可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远进党将改革这条法律作为核心竞选承诺之一。
除了来自上议院的阻力,皮塔目前还面临着一项麻烦。据报道,泰国选举委员会正在调查皮塔在竞选公职时是否有意隐瞒他拥有一家媒体股份的事实。泰国议员不允许拥有媒体股份。若是选举委员会将此案提交至宪法法院,皮塔可能会被取消议员资格,甚至可能被禁止从政或者被送入监狱。但皮塔不退反进。过去一段时间内,他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多次大规模集会,以争取民众支持。据亚洲新闻台(CAN)报道,皮塔7月9日在曼谷市中心举行集会,称自己绝不会“退缩”,“我们即将抵达终点,这个终点属于人民……而上下议院将共同决定泰国未来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模样。”
许利平分析称,皮塔目前在国会并未有足够支持出任总理,而很多人认为以巴育为首的保守派力量是阻碍皮塔出任总理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育宣布退出政坛,一方面是避免外部对他的指责,另一方面也是为下一任总理的诞生做好铺垫。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3日,泰国国会总理投票结束,唯一候选人皮塔未能获得足够票数,新一轮投票预计将在当地时间16日举行。
巴育的任期即将终结,但下一任总理花落谁家仍是未知数,泰国大选后能否平稳实现权力过渡引发关注。(据《新京报》《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