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媒:西方需反思对非战略为何失败

  •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9月11日刊登一篇题为“西方的下一场失败”的文章称,西方特别是欧洲在西非和中非刚刚经历了战略失败。当自己的军队被迫撤军、一个个盟国政府被推翻时,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形容这种情况。
        由于缺少相应的画面,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和最近加蓬的事态发展对公众来说可能不像两年前西方从阿富汗撤军那样引人注目。但就外交和安全政策而言,西非和中非事态发展的意义超出了西方在兴都库什山区的失败:这是一个位于欧洲大陆家门口的地区,俄罗斯和中国正在成功获取影响力。
        德国联邦国防军被派往马里这件事对于法国而言尤其属于友谊之举。然而,动乱的后果不仅影响法国政治。这次行动遵循与在阿富汗相同的逻辑:西方想在军事和发展政策方面介入,打击原籍地的圣战主义和非正常移民。
        随着法国从马里撤军,恐怖主义问题现在甚至更加严重。显然,欧洲仍然对谁控制通往地中海的重要移民路线感兴趣,这本不该轮到与俄罗斯雇佣军合作的地方民兵和军政府。
        欧洲的投入遭遇如此惨败的原因有很多。地方因素往往至关重要,包括腐败精英之间的权力斗争。但早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对与西方的合作感到失望,就像阿富汗那样。到了2023年,也就是去殖民化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之后,政变领导人提出了反法国且最终反西方的口号,这一事实也应该让柏林的每一位负责外交政策和发展政策的政治家陷入思考。
        特别是德国坚定奉行的“基于价值观的外交政策”,显然被不少人认为充满干涉性。他们有时会想,为什么德国政客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甚至在很多问题上禁止欧盟伙伴干预,例如涉及正确的能源结构方面。
        但也有人想让他们认同一种即使在欧洲也只是近几代人以来才有效的社会模式。然而,所谓法治国家、媒体自由、少数群体或妇女的权利都无法通过联邦国防军来强加,甚至对经济发展而言也是如此。这在阿富汗已经众所周知,但我们仍然在西非再次进行了尝试。
        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我们现在可以在调查委员会中评价这些经历,就像在阿富汗案例中那样。
        原则上,德国的俄罗斯政策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希望世界变得就像我们生活得那样。德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所以政界人士认为普京不可能发动袭击。因为这是一个开明的后现代社会,所以他们希望非洲(或亚洲或拉丁美洲)也成为这样的社会。
        如果这不起作用,欧盟就会实施制裁。欧盟已经对马里实施了制裁,并且正准备对尼日尔实施制裁。欧洲人觉得在道德上有权力,但却把领地让给了莫斯科和北京。奥地利外长说的对,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就取消他们。那不是寻求利益平衡的现实政治。欧洲不应该重复在阿富汗那样的错误而让西非陷落。
        现在是审查发展援助定位的时候了。事实上,发展援助往往收效甚微,这也很难让德国选民接受。德国选择党已经发现了这个话题。但最重要的是,应该告别“可以从根本上遏制不受欢迎的移民和恐怖主义”的幻想。欧洲人必须先在国内做到这一点。
    (据参考消息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