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又带头画了张“历史性的”大饼

  • 晓琰 蒙江 信云

        前不久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间隙,由美国牵头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计划公布。该计划旨在建设一条从印度经阿拉伯半岛、以色列再到地中海通往欧洲的商业路线。沿途横跨阿拉伯海,穿越沙漠,经过地缘政治复杂的区域,货物历经装船、卸货、再装火车、再卸货、再装船多次倒腾,最终到达欧洲。
        毫不意外,这项计划又被西方媒体吹捧为“历史性的”。2021年以来,美欧已推出多个“历史性”的计划,诸如“全球门户”、“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B3W)、“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等等,为何都没有后续了?每次都难以推进,还年年推出新计划,到底图什么?IMEC有希望和“一带一路”比肩吗?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侯赛因·阿斯卡里就“一带一路”倡议和IMEC计划等进行了分享。
    一步荒谬的
    地缘政治坏棋
        记者:美国总统拜登在G20峰会上宣布了一个新项目——IMEC,计划建设一条大型铁路和航运走廊,由连接印度与阿拉伯湾的东部走廊,以及连接阿拉伯湾与欧洲的北部走廊组成。您如何看待这项计划,拜登政府为什么要推动建立IMEC?
        侯赛因·阿斯卡:这其实是一场地缘政治游戏,用来拉拢印度,并吸引已经与中国建立了牢固伙伴关系的国家,比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以色列等。
        但这个计划与现实完全脱节,政客们沉浸在自己的意识形态中,对经济学的理解有限,对地理也缺乏了解,显得非常荒谬。
        沙特和阿联酋都明确表示,打算保持和加强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在去年12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中阿合作项目范围之广,在国际关系中是前所未有的。
        在IMEC项目中,拜登计划要把铁路从大西洋连到印度洋,连接起安哥拉、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但其实从安哥拉到坦桑尼亚已经有这样一条铁路了,是中资企业建造的本格拉铁路,拜登总统被为他写演讲稿的顾问误导了。
        美国所提出的IMEC计划不仅与现实脱节,美国和欧洲实际上也无法为计划做出贡献。美欧自身就在融资和国内基建方面面临重大挑战,怎么能指望它们在世界其他地方资助和建设基础设施呢?
    西方基建计划
    两大无法根除的痼疾
        记者:美国媒体在报道IMEC时,总会提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您认为美国提出IMEC是在针对“一带一路”吗?
        侯赛因·阿斯卡:即使它们在该计划的声明中没有明确提到,但显然是针对“一带一路”的。它们想要与中国竞争,甚至取代“一带一路”,但这都是白费功夫,因为这些所谓的替代方案根本没有实质内容。
        我们建议美欧都能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大家共同努力,必然会在更高效的运转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这里面有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即美西方并不真正相信中国的双赢理念,它们只相信零和游戏。
        在西方的基建倡议声明中,他们声称私营部门将会在这些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想法。
        中国有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意思并不是靠收过路费致富,而是道路会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私营部门对基建建设根本不感兴趣,企业不能快速从中赚钱,基建项目必须以国家为依靠。
        西方的基建计划的第二个问题是过分强调形式,比如所谓的透明度和财政可持续性。
        西方认为,由于财政限制,贫困国家不可能承担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国家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就不应该建设基础设施。
        比如像赞比亚这样的国家,应该取消与中国签订的水电、电信、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合同,因为通过向中国借钱来开展这些基建项目在财政上是不可持续的。
        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不同于其他倡议的地方。“一带一路”倡议将贫困作为人民面临的首要敌人,这是问题的关键。解决了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足和技能短缺问题,就打开了非洲通往工业化和繁荣的道路。
    不是所有发光的东西
    都是金子
       记者:近年来,美欧政府已经提出了许多雄心勃勃的“大战略”,比如欧盟计划筹资3000亿欧元的“全球门户计划”倡议,还有拜登上台后不久提出的B3W,以及拜登去年在巴厘岛G20峰会上提出的“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倡议,这些倡议都声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它们进展到哪一步了?
        侯赛因·阿斯卡:这些倡议因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不是所有发光的东西都是金子,也不是所有看起来熠熠生辉的基础设施倡议都有务实的内核。
        美国国会未能与拜登就国内基础设施的融资和建设达成协议,在国内都遭遇了失败,因此“B3W计划”不得不改名为“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包容性和实践性,它欢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参与,不结成排他性的联盟,也不以地缘政治或零和博弈为基础。
        可以说,“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促进贸易的计划,它本质上是一项经济发展倡议,旨在为面临发展障碍的地区解决互联互通、能源、水资源或技术问题,贸易其实是互联互通加强的结果。
        记者:既然我们都能意识到美国和欧洲面临着难以为基建项目提供财政金融支持的问题,它们自己应该早就发现了,为什么还要年年提出新的大型基建倡议,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明里暗里想要对标甚至取代“一带一路”呢?
        侯赛因·阿斯卡:这些项目本质上是政治宣传,旨在拖延和阻碍各国与中国合作。西方向这些国家提供了虚假的保证。
        西方打着“援助非洲项目”的幌子实施这种腐败手段已经延续了六七十年,通过让指定的精英继续掌权,从而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和人力资源。这些“投资”不仅具有欺骗性,也是一种拖延战术,以阻碍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
        非洲国家应该利用好自己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铀和他们土地上的一切来跨入高速工业化,而不是把发展权拱手让给西方。使用化石燃料是一个必然要经过的工业发展阶段,欧洲的工业革命也以煤炭为核心,德国等国至今仍在使用煤炭,这不是“犯罪”。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表达了摒弃这一新殖民主义体系的愿望,尼日尔、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发生的动荡就是这种拒绝的表现。
        世界正在经历迅速的变化,但西方政客们还没有意识到。(据《北京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