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GDP翻番 并非不可想象
-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发表文章,题为《我们还不该说“中国已见顶”》,作者是马丁·沃尔夫。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什么?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最终必然成为一段时间内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还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速度和美国相当?这对于世界经济的未来而言是个重要的问题,对于世界政治的未来而言也同样重要。
中国经济的影响能够用简单的方式体现出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购买力计算)在2022年是美国人均GDP的28%。中国这一数据几乎是波兰的一半。同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GDP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76位。尽管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相对贫穷,但中国的GDP(按购买力计算)总量是世界第一。假设中国人均GDP翻一番,达到波兰水平,那么中国的GDP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多,比美国和欧盟加在一起还要多。
体量很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肯定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仍将有13亿人口。
所以,中国在世界中有什么样的未来,应该改用以下方式发问:中国能否达到波兰现在相对于美国的经济繁荣程度?也就是人均GDP翻一番。这很难做到吗?
在下结论说“很难”之前,我们必须指出,从1980年到2022年的42年间,中国相对美国的人均GDP从只有美国的2%发展到28%。如果用20年时间做到再翻一番,难道是不可想象的吗?
可以用一个对比案例来帮助回答这个问题。韩国是在二战后有过接近中国经济表现的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人均GDP大约是美国的9%。中国从1980年开始,大约用了25年才达到这个水平。韩国在1988年人均GDP达到美国的28%,也就是中国现在的水平。到2007年,韩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的57%,差不多是波兰如今的水平。目前,韩国人均GDP是美国的70%。如果中国能以同样的速度前进,那么将在本世纪40年代达到波兰2022年的相对水平,到本世纪50年代达到美国的70%。那时将是一个新世界。
不要忘记中国这个庞大国家的各种实力:中国每年培养大量工程师;有世界最繁忙的知识产权局;人民有很强的企业家精神;多个行业正展现领先全球的潜力。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已遥遥领先欧洲。这么看来,中国真的无法追上波兰吗?
国际环境同样很重要。中国进入世界各国市场和获得技术的状况在恶化,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应对前者需要很大的决心,避免后者则需要智慧。
最重要的是,会发生什么更多取决于中国的选择,而非西方的愿望。(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