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一直在东亚地区渲染周边威胁论,实则意在提升军力。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8月25日分别召开了党内会议,并通过了2023年度防卫省预算概算内容。目前预算金额为55947亿日元,为历史新高。据共同社10月1日报道,日本防卫省2024年度末将设置统一指挥陆海空三个自卫队的常设“统合司令部”。现有的统合幕僚监部承担了“辅佐防卫相”和实际部队“运用”的双重职责,而统合司令部未来将接手部队运用的职责。
有专家分析称,日本防卫省成立统合司令部,不仅仅是为了统合自卫队各个军种的指挥权,而且更为关键性的,是要统合美日两军的指挥系统,日本一直在配合美国近年来在“印太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战略部署。日本防卫相滨田靖一日前在接受日媒访问时,也毫不讳言地表示,日本将在靠近台湾的西南诸岛增设军用燃料库和弹药库,“为更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台海危机做好准备”。
专注“混合战争”?
共同社报道称,按照现行体制,统合幕僚监部主要有两个职责,分别是从军事专业角度辅佐防卫相的“向上”职责,以及根据防卫相的命令运用陆海空三个自卫队部队的“向下”职责。此次把部队运用移交给统合司令部,目的是使统合幕僚监部能专注于辅佐防卫相。
报道称,日本自卫队武官一把手、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表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的统合幕僚长折木良一“把很多时间用于政治辅佐上”。防卫省中,一直有着对统合幕僚长无法专注于部队运用的反省。岸田内阁2022年底通过的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安保三文件中写进了创设统合司令部。
报道指出,与统合幕僚监部一样,统合司令部将设在东京市谷的防卫省内。成立之初的人员约240人,由总务、情报、作战、后方运用、指挥通信运用以及法务六个部门构成。
据报道,上述约240人中,来自统合幕僚监部的约50人,仅占总人数的两成,其他一多半来自陆海空三个自卫队。由于统合司令部启动后仍保留统合幕僚监部的运用部门,因此内部有人指出业务存在重叠。
据报道,一位防卫省武官表示不满称:“来自统合幕僚监部的队员很少。如果不能从三个自卫队招来熟悉运用的人才,可能会难以发挥作用。”
国际关系专家、时事评论员刘和平分析称,根据日本自卫队现行的体制,在防卫相的下面设立了统合幕僚长一职。这个统合幕僚长的职责相当于总参谋长,既要为防相提供军事战略方面的建议,又要负责指挥海陆空三个自卫队,向他们下达作战命令。而成立统合司令部之后,统合幕僚长原来的职责就被一分为二了,也就是只承担为防相做参谋的职责,直接指挥三个自卫队的职责就交给统合司令部中的统合司令官了。也就是说,统合司令部的成立,意味着日本军方将战略参谋权与战术战役指挥权一分为二了,参谋权归属统合幕僚长,指挥权归属统合司令部。
统合司令部的成立,也意味着日本自卫队的联合指挥作战,将会由专门的部门与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是有利于日本自卫队的联合指挥作战的。而这一改变,显然又是受到了俄乌冲突的启发。因为这场俄乌冲突不仅突出了传统的海陆空三军联合指挥协同作战的重要性,而且也突显了情报、太空与网络部队协同参战的重要性。要是没有北约情报、太空与网络部队的参与,面对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乌克兰不可能撑到现在。而日本军方成立统合司令部,则进一步证明了海陆空天与互联网协同作战的“混合战争时代”正在到来。
美国授意的结果
谈及新设“统合司令官”职位及“统合司令部”的理由时,日本时事通讯社表示,日本的安全环境日益严峻。
报道罗列了涉及邻国威胁的诸多借口,强调提升太空、网络、电磁等新安保领域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日本防卫省因而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进设立专注于部队运用的职位,以便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
除此之外,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若维持现状,统合幕僚长或许会忙于辅助做政治决断的日本防卫相,存在疏忽部队运用的隐忧。此前,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时任统合幕僚长将半数以上的时间忙于向首相官邸报告情况或与美军协调,导致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让部队的行动脱离自己的视线。
不论日本如何渲染威胁,日本此举最重要的是将深远影响接下来的美日军事合作。刘和平表示,其实,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美日外长加防长“2+2”会谈后,双方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声明中就提到了日本将会设立统合司令部,以统一日本自卫队各个军种的指挥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防卫省决定设立统合司令部,实际上是美国授意甚至是“命令”的结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强化美军指挥系统与日本自卫队指挥系统的对接,实现美日军事指挥系统的一体化。也就是说,日本防卫省成立统合司令部,不仅仅是为了统合自卫队各个军种的指挥权,而且更为关键性的,是要统合美日两军的指挥系统。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随着美日同盟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两国将会以攻防一体化为核心,同步谋求指挥体制、基地布局、战术概念和武器系统的全面统一。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在统合司令部成立之后,未来美日两军将会“同穿一条裤子”,共同进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表面上来看,说得好听一些,日本成立统合司令部意味着美日两军指挥体系的一体化,说得不好听一些,则意味着未来日本自卫队将会“被编入”美军的指挥体系,甚至是被美军同化与吞并。我们知道,这些年来日本右翼政府一直在寻求所谓国家的正常化,尤其是要实现军队的正常化,将自卫队升级为一支正常的军队。而日本谋求国家与军队的正常化,主要是为了摆脱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因为自二战以来,日本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基本上变成了美国的附庸国。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统合司令部的成立,反而意味着日本离国家正常化与军队正常化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美日一唱一和没那么简单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日前在与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会面后表示,美国准备使用全部的传统武器和核潜力保卫日本,希望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合作。他声称两国联盟是确保“印太地区”安全的“基石”。
美国在此时向日本提要求,背后可不仅仅是成立统合司令部这么简单。刘和平称,日本防卫省确认2024年度开支预算,里面实际上涉及了一系列组合拳式的措施,包括在2023年军费已经大幅增长的基础之上,将2024年的军费开支再提升将近13%,也包括打造配备“宙斯盾”系统的军舰与开发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新型拦截弹,甚至还有可能会部署美国产的射程高达125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些都意味着,岸田政府正在按照美国的要求,重新再造日本自卫队,要将日本自卫队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日本攻击队”。
日本在军事上的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配合美国近年来在“印太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战略部署。而且,它们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的,即美方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大陆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武统”台湾,届时美国和日本以及区内的其它盟友都会被卷入。正是基于这一战略上的判断,近年来美日不仅联手打造了“印太战略”,重塑了美日军事同盟,而且为日本自卫队赋予了全新的职能,即由原来《美日安保条约》中规定的日本自卫队的职能是专守防卫、美国协助保卫日本,转变为了后来的美日共同防卫、日本也要承担保卫美国的职能,再到现在的美日同攻同守共同进退,即日本不仅要承担保卫美国的职能,而且要成为美军进攻的排头兵。岸田政府设立统合司令部,就是为了因应日本自卫队在职能上的这一重大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统合的名义剥夺了日本自卫队的指挥权之后,未来美国也将会如法炮制,进一步统合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英国等国家军队的指挥权,以达到让“印太地区”的所有盟国建立由美国领导的统一的指挥体系。(据参考消息网、观察者网、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