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拱火两场冲突,美国真能轻松应对?
-
王坚
随着本轮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忙于递刀拱火的美国不仅向东地中海派出航母战斗群和空军机群为以色列站台,而且从总统到主要高官都反复承诺,将尽一切努力向以色列提供所需军火。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日前在布鲁塞尔北约防长会后的记者会上称,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坚如磐石”,将在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同时为以色列提供所需的一切。
“不要怀疑我们的能力:我们能够而且将会支持以色列,就像我们支持乌克兰一样。美国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
随后到访以色列时,奥斯汀说了同样的话: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坚不可摧”,并且正以“战争速度”为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
“美国足够强大,可以同时支持乌克兰和以色列。美国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
同时拱火两场冲突,美国当然有这个心,但是否有这个力,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要知道,当前美国国会围绕新财年预算等一系列问题的恶斗已让拜登政府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严重受阻。这时突然加上以色列的需求,估计没人相信美国能轻轻松松地“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
军火难续,
两个受援国可能“打架”
巴以再燃战火,导致以色列对武器弹药的需求猛增。一旦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军火供应压力可想而知。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以色列已要求美国提供几项具体武器援助,包括为以军补充“铁穹”拦截弹和各种枪炮弹药等。但如果乌克兰和以色列同时提出军援请求,可能会大大增加美国的供给压力。
“尤其是以色列要求获得大量155毫米炮弹,可能会引发乌克兰及其支持者的不满,因为基辅迫切需要的这种炮弹目前严重短缺。”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亚历山德拉·乌斯季诺娃日前告诉美国媒体,乌军每天要发射多达6000发155毫米炮弹,未来每天或将发射超过1万发。
但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生产和供应炮弹的速度早已跟不上炮弹的消耗速度。炮弹供应日益成为影响美西方对乌军援可持续性的一个大问题。
其实在此之前,炮弹问题已经引起过两个受援国之间的“摩擦”。
在去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美国曾试图将存放在以色列境内美军弹药库的155毫米炮弹悉数转运到乌克兰。尽管这些炮弹不属于以色列,但以政府最初还是以避免直接对乌供武等理由拒绝了美方要求。
后经双方谈判,以方才同意美国于今年初对乌克兰进行了“小规模”炮弹转让。
虽然美国计划未来几年将155毫米炮弹月产量提高到10万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如今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以军自身预计消耗的炮弹量将会是个天文数字。而首先保障对这个最重要中东盟友的弹药供应,自然成了美国的头等大事。
有美媒分析称,这意味着未来乌克兰将很难再从以色列的美军弹药库中获得炮弹补充。
多方呼吁开辟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通道
截至10月16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加沙地带至少2778人死亡、以色列逾1400人死亡。以军封锁与轰炸加剧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困境,多方呼吁开辟通道放行援助。
备受外界关注的拉法口岸16日依旧无法运转。大量运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车辆在口岸埃及一侧等待。路透社援引埃及北部一名红新月会官员的话报道:“我们在等援助获放行,数十名志愿者随时准备(出发)。”
拉法口岸连接埃及和加沙地带,是唯一不由以色列完全控制的加沙地带入口。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对口岸巴方一侧的轰炸导致口岸无法正常运转。目前,各方正加紧斡旋,寻求口岸恢复通行。当地媒体报道,以色列16日继续轰炸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区域。埃及外交部长萨迈赫·哈桑·舒凯里说:“迫切需要减轻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平民的痛苦。”他说,埃及与以色列的磋商未能取得成果。
据俄罗斯方面发布的消息,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当天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通话,谈及俄方愿意帮助避免加沙地带陷入人道主义灾难。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16日呼吁开辟人道主义通道,称当前迫切需要向加沙地带平民提供水、食物和燃料等基本援助。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前往以色列。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宣布上述消息前,与内塔尼亚胡会谈约9个小时,直至17日凌晨。其间,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引发防空警报,两人短暂进入掩体躲避。布林肯说,美以同意制定方案,以保障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不过,布林肯没有提及详细情况。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17日前往中东。他在视频声明中对人道主义援助通道不畅深表关切。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此前警告,中东地区处于“深渊边缘”。(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