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银玙
郭云疆,山西省晋城市人。1955年10月23日出生于云南省边陲一个军人家庭,1969年入伍,在原昆明军区陆军14军41师步兵123团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连长、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南京政治学院二大队学员、副教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41师副政委,武警西藏森林总队筹备组长、党委书记、代政委,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戎马41载,两次参加边境作战,13次参加抢险救灾,两次荣立三等功,18次受各级表彰,1996年被云南省授予“拥政爱民模范”称号。《解放军报》《战旗报》《人民前线报》《武警报》《云南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过其先进事迹,2009年从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退休。
现在是广西关工委和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五老”宣讲团成员,广西国防教育学会讲师团教授,广西退役军人思想教育基地宣讲员,广西拥军优属基金会爱国主义宣团团副团长,广西书法协会会员,南宁市退役军人思想教育基地宣讲员,南宁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英模宣讲团成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区委、中国少年先锋队广西工作委员会“广西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广西“少年军校”桃源路小学校外辅导员。广西绿邦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特聘爱国主义教育专家。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会爱心家园名誉站长。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记不清有多少次,参战老兵郭云疆站在讲台上,在《英雄赞歌》唱响之后开始感人肺腑的追忆,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听众带到当年炮火连天的战场。
“革命理想高于天!”2009年从武警广西总队退休后,郭云疆退休不褪色,多次携妻带儿前往云南昔日战场旧址及全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贵州、重庆、香港、北京等四十个多省市寻访当年活着走下战场的战友,行程约26万公里,撰写的大型战斗史书《丛林虎啸》被广西国家档案馆、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云南省政协、云南省档案馆、贵州省档案馆、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河南省郑州市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部等三十多家单位收藏。
永存家国情怀,永葆信仰初心,传承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是郭云疆不息的追求。他极为痛恨当前社会上一些信念淡化、金钱至上、道德滑坡、“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功勋无人问”现象,也为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星,三观扭曲的现象而焦虑。多年来,郭云疆经常深入社区、学校、部队、企业、农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经常利用演讲、著书、纪念册、网络、微信、建群、美篇、书法作品、参加广西拥军优属基金会宣讲团等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受教育者近百万人次。他讲出了水平讲出了名气,以致各个大中专学校、中小学的宣讲邀请络绎不绝,日程安排满满。他始终坚守“快乐奉献尽所能、服务社会颂党恩”的初心,和“凡有邀请、老兵必到”的承诺,路再远也会赶去宣讲,有时一天讲两场、三场,红色故事响彻校园。
作为南宁市军休中心宣讲队伍的优秀代表,仅2021年以来,郭云疆就受邀参加红色故事、爱国主义和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100多场,捐赠自著的红色书籍580多本,并在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宣讲若干次。他始终坚守“快乐奉献尽所能、服务社会颂党恩”的初心,和“凡有邀请、老兵必到”的承诺,路再远也会赶去宣讲,有时甚至一天讲两三场,红色故事在各个校园回响。在他扣人心弦、震撼心灵的讲述中,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事迹,让现场听众深受感染。
郭云疆的宣讲得到各界广泛好评,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21年,参加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南宁市红色故事比赛均以最高分荣获一等奖。2022年,在参加全区军休文化活动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主题演讲比赛中,以最高分荣获军休干部演讲比赛一等奖;当年10月,参加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举办的广西首届“听老兵讲故事”大赛,以最高分荣获一等奖。(据《中国双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