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北极之城”向垃圾宣战
-
李琳佳
近日,有环保组织宣称,已经在俄罗斯北极地区收集并清除了3300吨垃圾,这其中包括海洋垃圾、建筑垃圾,以及一般家庭垃圾。对于俄罗斯来说,解决北极污染问题十分迫切,该国在北极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海洋污染会对海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其中,位于北极圈内的诺里尔斯克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也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俄罗斯环境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这里的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超过190万吨,是北极地区的排污大户。大量污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数据显示,这座“北极之城”的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诺里尔斯克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愿意在这里经受严寒甚至严重污染?
1公斤西红柿117元
诺里尔斯克位于泰梅尔半岛上,隶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这座北极圈内的城市几乎与俄罗斯各大城市“隔绝”——不通公路和铁路,入城的方式只能是航空或海运。诺里尔斯克最冷的时候气温可降至零下60摄氏度,一年中有7至9个月有积雪,一旦叶尼塞河结冰,人们就只能乘飞机前往。对于这样的情况,诺里尔斯克人总喜欢用一首歌曲的歌词来形容:“来我们这只能坐飞机。”
每当极夜来临,人们常常分不清自己醒来之后是清晨还是深夜,这种昼夜不分的“黑暗”日子一年会持续40多天。不仅如此,诺里尔斯克还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城市之一,每年至少有130天狂风大作,当地人对风速每秒20米的暴风雪司空见惯,风速超过每秒40米的暴风雪则被人们称为“黑色暴风雪”。曾经,一场风暴将一架重达40吨的波音737客机掀翻在跑道上,可见其气候环境之恶劣。
大风、严寒都让当地很难培育瓜果蔬菜,诺里尔斯克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从俄罗斯其他地区空运、海运而来,物价自然低不了,西红柿和黄瓜的标价最高可达1公斤1500卢布(约合117元人民币),1公斤卷心菜需要300卢布,葡萄则需要450卢布。
房子建在“高跷”之上
在诺里尔斯克的街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筑风格。也许是为了对冲漫长冬日的单调和阳光的匮乏,不少房屋都被刷上了彩漆。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当地很多房子都“长了脚”,屋子像是踩着高跷。
没在北极圈生活过的人大概不了解在冻土上建造房屋有多么困难。在那里,土壤仿佛会呼吸,会在脚下移动。
1936年的夏天,诺里尔斯克的一座建筑因“地基融化”而倒塌,之后的几年里,不断有建在普通地基上的房屋出现问题。人们逐渐明白,任何能供暖的建筑都会令脚下的冻土融化,融化的冻土会让房屋地基产生裂缝,导致房屋移动、倒塌。于是,人们开始拆除原来的建筑,将建筑物地基打在岩石上,有时为了地基能延伸到岩石,会挖20米深的坑。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诺里尔斯克的房屋建造有一定依赖性,只有地下有岩石的地方才会建造大型建筑物。
但岩石不是想有就有的,能用来建造房屋的岩石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苦恼,直到人们发明出一项革命性技术——将房屋建造在柱状桩基础上。从此,诺里尔斯克的建筑开始“长脚”,家家户户的大门都建得很高,除了稳定建筑,还可以避免建筑被积雪封住。
恶劣的气候环境也让诺里尔斯克的车库成为一种奢侈品,在当地,一个车库的价格甚至能比肩一间公寓,拥有车库的人绝对算得上有钱人。车库对于当地人的车来说实在重要,没有车库,车子就会被积雪完全覆盖,等到天气暖和了才能被挖出来。有人说,在诺里尔斯克,“第一重要的是皮草,第二重要的是车库”。
“俄罗斯最脏的城市”
诺里尔斯克有丰富的矿藏。专家估计,该地区的铂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40%以上,镍储量占35%以上,铜储量约占10%,钴储量约占15%。20世纪初,冶金企业在当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沉入海底的垃圾也开始污染环境。人们往这片净土运进成千上万的设备、成吨的燃料和建筑材料,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生活和工作所需的一切,数百万吨垃圾堆积如山。根据俄罗斯官方机构的数据,2022年,诺里尔斯克的污染物排放量占俄罗斯总排放量的10.5%,达到近180万吨。
过去20年来,诺里尔斯克一直位列全球最脏城市榜单。2023年,俄联邦相关政府部门更将其评为俄罗斯最脏的城市。当地企业的废水处理不到位影响水质,诺里尔斯克的水因硫酸铜含量较高而呈现出翠绿色。不少针叶林都光秃秃的,因为叶子被酸雨腐蚀了。工厂有害物质排放太多,城市中经常出现雾霾。由于空气污染,飞机起飞也经常受到影响,乘客们被迫在机场等待数日是家常便饭,当地人开玩笑说:“诺里尔斯克永远在我的心里、我的肺里。”
然而,极寒的气候、高昂的物价,甚至严重的污染都没有吓退想来这里淘金的俄罗斯人,高工资、高福利、长假期不间断地为这座城市吸引劳动力。诺里尔斯克采矿和冶金行业的薪资大大高于俄罗斯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当地员工的平均月工资至少为10万卢布。
此外,当地政府与企业也已经开始花大力气处理污染问题,随着环保工作不断取得成效,未来选择诺里尔斯克的人或许还会增加。
(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