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晖 杨俊
近期,日本最新一艘锂电潜艇“雷鲸”号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1号泊位下水。该艇是日本新一代大鲸级常规动力潜艇的第4艘,标准排水量3000吨,水下排水量4200吨,超过法国现役红宝石级核潜艇,且大量采用新技术,被日本媒体称为是“距离核潜艇一步之遥”的高性能常规潜艇。
采用“亚核”设计理念
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美日联合作战体系中逐步由“从属配合”向“自主作战”转变,在追求潜艇“以质取胜”的同时,转换潜艇设计理念并升级技术路径,以“亚核潜艇”为目标,依靠锂电池、新型材料等技术,企图打造战技性能接近核潜艇的常规潜艇力量。为此,日本舍弃成熟的AIP潜艇建造技术,采用更先进的“锂电+高性能柴油机”动力系统,并发展出新一代大鲸级潜艇。与传统柴电潜艇和AIP潜艇相比,锂电潜艇的水上航速超过13节、水下最大航速超过20节,拥有仅次于核潜艇的超长潜航和快速机动能力,水下活动范围得到扩展。
新一代大鲸级潜艇的耐压壳采用强度较高的NS120型钢材制造,潜深性能得到提升,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米,具备在深海高水压极限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已经具备批量化生产大鲸级潜艇的能力,基本达到每年开建1艘、下水1艘、入役1艘的发展速度。日本采取“在建造现有新型潜艇的同时,开始研发更新一代潜艇”的压茬推进式发展模式,确保在战技性能方面拥有领先优势。
全方位应用新技术
相比前3艘大鲸级潜艇,“雷鲸”号虽然拥有相同的标准排水量(3000吨)、艇体长度(84米)、宽度(9.1米)和艇员数量(70名),但同时全面采用先进技术,战技性能有了整体性提升。
首先,“锂电+柴油”动力系统在前几艘艇的使用基础上,对柴油主机进行升级,提升了功率、提高了航速,能够在高水压条件正常运转。其次,继续采用“雪茄”型艇体设计、X形方向舵和泵喷推进技术,大幅降低噪音、提升水下操作和推进性能,同时,综合采用先进消音材料、设备减震基座和浮筏式地板结构等静音技术,降低了潜艇的噪音水平。
作战适应性更强
公开信息显示,“雷鲸”号上共备弹30枚。其中,18型重型鱼雷具有较强的抗背景杂波干扰与水声干扰能力,水下探测和目标识别能力更强。该型鱼雷射程达到50千米,采用电磁引信起爆,在浅水和复杂深水作战环境下的适用性更强,能应对新一代安静型潜艇。
“雷鲸”号采用新型数据链,实现与战区级作战系统的互联互通,该艇因此也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第1艘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的潜艇,可以作为水下监测系统的指控中心或节点,与空中、水面反潜平台和海底固定声呐阵列等设施保持信息同步,进行跨域协同作战。
未来,随着“雷鲸”号等新一代锂电潜艇陆续入役,日本海上自卫队将保持至少22艘高性能潜艇的规模,水下作战能力将迈上新台阶。尤其是随着锂电潜艇技术发展,不排除该级潜艇将具备发射更多先进导弹的能力。这将进一步恶化西太平洋地区海上安全环境。(据《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