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梅伦为何“火线返聘”外交大臣?

  • 曲蕃夫

        11月13日上午,英国首相府宣布改组内阁,内政大臣苏埃拉·布雷弗曼被免职,而前首相大卫·卡梅伦在远离政坛七年半之后,重新回归,接任英国外交大臣一职。

        当日,刚过9时,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下车走向首相府大门时,在唐宁街10号门前蹲守多时的媒体记者都不由得惊呼起来。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亨利在现场直播时用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对观众宣布:“女士们先生们,我觉得应该不是我出现了幻觉,但大卫·卡梅伦要成为外交大臣了!”

    右翼内政大臣被炒鱿鱼

        本次改组内阁的目的,是为了罢免几天前公开顶撞首相的内政大臣苏埃拉·布雷弗曼,并通过一系列人事变动填补她留下的空缺。布雷弗曼和首相苏纳克是同乡,都是从东非移民来英国的印度裔后代。但布雷弗曼作为现任内阁中保守党右翼势力的代表,一直对于国内治安和移民问题持相当强硬的态度。她担任内政大臣的一年多时间里,顶着潮水般的反对声浪甚至是法律风险,不懈推动着将非法入境英国的人士遣送至卢旺达等争议政策。
        自从10月初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伦敦每个周末都会爆发支持巴勒斯坦并敦促以色列停火的大规模游行,至今已延续了整整六周。在英国,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只要事先申请,不诉诸暴力并按申请路线行进,警察不会阻止,但是在11月11日和12日的这个周末,本应合法的示威权却引发了争议。
        11月11日是英国等欧美很多国家一年一度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按惯例,在这个周末,英国各地要举行纪念战殇者的仪式,尤其是周日,在伦敦白厅街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国王查尔斯三世会带领王室、政要、退伍军人和军属组织纪念活动。在这样一个重要且特殊的日子里,是否应该允许大规模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就成为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话题。
        针对此事,内政大臣布雷弗曼提前施压伦敦大都会警察厅,希望警察厅可以禁止在这个周末组织游行,但是警队高层拒绝了来自顶头上司的压力,坚称警方并未发现有充足的理由和重大的风险来阻止民众的游行示威。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巩固右翼民众支持的布雷弗曼决定将这个争议闹大。布雷弗曼在11月9日的《泰晤士报》上发布署名文章,将自己和伦敦警方的争端公开化。她在文中指责伦敦警队在处理示威游行中一向有“双重标准”,对于黑人和穆斯林群体的示威较为宽容,而对右翼示威者则极为严厉,这是在“拉偏架”,是在偏袒声援巴勒斯坦的示威者。
        双方矛盾本就紧张,布雷弗曼的文章更是火上浇油。11月11日,有超过30万人从英国各地赶来伦敦街头“共襄盛举”,伦敦市中心的几乎所有干道都被示威者占满,其中绝大多数是支持巴勒斯坦的左翼和穆斯林群体,但也不乏极右翼组织,包括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团体“保卫英国联盟”等。伦敦警察如临大敌,尽全力分开两拨针锋相对的势力,在付出十数名警员受伤,146名示威者被捕的代价之后,才总算避免了严重流血冲突的发生。
        英国各反对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攻击执政党的机会,甚至就连保守党内部的自由派势力也在施压首相苏纳克,要求他尽快撤换布雷弗曼。11月13日刚刚上班,内政大臣布雷弗曼就接到了首相府的电话,被告知她已经被免职。而被炒鱿鱼的布雷弗曼也很潇洒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留下两句话:“担任内政大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过几天我会再多评论一下此事”,之后打包离开。
    前首相“返聘”上岗

        根据英国内阁的传统,首相之下有四位重臣,分别是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和国防大臣。这几个职位一般不会轻易从其他的低阶内阁官员中提拔。布雷弗曼被免职后,现任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转任内政大臣。这在意料之中。不过,在克莱弗利之后走进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竟然是这里曾经的主人——前首相卡梅伦,这就大大打破了英国政坛的常规。
        传统上来说,已经卸任的英国首相一般的归宿,是获封贵族之后进入上议院养老,比如撒切尔夫人,在退休后就以其故乡作为封地,获封为终身贵族“凯斯蒂文女男爵”并成为上院议员,直至她2013年去世。当然也有部分退休首相并不愿意进入上院,而是选择以自由之身写写回忆录或者参加一些商业演讲,为自己“捞一点晚年的养老金”,比如工党前首相布莱尔,在2008年他参加一场90分钟的演讲就能赚到25万美元,远高于他作为英国首相的年薪。
        卡梅伦2010年成为首相时年仅43岁,打破了布莱尔的记录,当时成为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去年,这个纪录被当时42岁零1天就成功拜相的苏纳克再次打破。在卡梅伦2016年因为英国公投决定退欧而辞职之后,英国公众并没有期待仍在壮年的他退休后马上进入上议院,而是觉得他会走向类似布莱尔的道路,参加一些商业活动,写写回忆录。卡梅伦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而卡梅伦2016年卸任首相之后,英国首相就成为不折不扣的“走马灯职位”。其继任者特雷莎·梅因为无力平衡议会中支持“硬脱欧”和反对的势力,在三年后黯然下台,将首相大位交给了脱欧派的领袖鲍里斯·约翰逊。约翰逊带领保守党赢得2019年大选,并在2020年初完成脱欧,正打算大展拳脚之时,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彻底打乱了整个英国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2020年3月起,在封锁、解封、再封锁、再解封这样“仰卧起坐”的抗疫努力之后,英国社会长期以来积累的诸多顽疾终于在2022年扎堆爆发,公众对于经济低迷和高通胀忍无可忍,保守党政府的信用近乎崩溃。而约翰逊本人在疫情期间不拘小节甚至放浪形骸的形象,就成了众矢之的,最终约翰逊被保守党内的议员同事逼宫下台。继任的右翼领袖特拉斯推出无视财政纪律的减税政策,在三天内近乎搞崩英镑汇率和伦敦金融市场,结果仅50天就被迫下台,由苏纳克接任至今。
        现如今,回看2010年至今由保守党执政的英国政坛,卡梅伦虽然只任职了6年首相,但他的执政遗产却无可避免地深刻影响了当今的英国政治和社会。他卸任之后算比较低调,从未公开干预保守党的党务,对时政也甚少做出评论。不过他提出的财政紧缩政策和减税政策,继撒切尔夫人之后再次深度改变了英国的福利社会建构至今。
        苏纳克此次炒掉党内右翼势力的旗手布雷弗曼,再任命卡梅伦重返内阁,也是希望团结保守党内以及英国社会中偏自由派的力量,其最终目的当然是想在余下的一年任期内,挽救保守党岌岌可危的支持率。
    “贵族老爷”做外交大臣

        如今,卡梅伦突然打破常规,以退休首相的身份接受“返聘”上岗成为新任外交大臣,除了让英国舆论大跌眼镜之外,还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卡梅伦目前并非下院议员。众所周知,在号称是“议会民主制之母”的英国,成为内阁成员的前提必须是进入议会。英国下一次大选安排在2024年年底,近期也没有下院议员补选的安排,卡梅伦并没有机会通过选举进入下院。为了解决这个制度障碍,唯一合法的方式,就是通过加急程序,让英国国王马上授予卡梅伦一个终身贵族的爵位,使他得以进入上院,再以上院议员的身份进入内阁担任外相。
        事实上,这个程序安排在卡梅伦接受“返聘”的时候就已经确定。所以在首相府对外发布通告的同时,57岁的戴维·威廉·唐纳德·卡梅伦已经正式成为“卡梅伦勋爵阁下”,进入了非民选产生且议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英国贵族院。他也成为自1982年服务于撒切尔夫人第一届内阁的外相卡灵顿男爵因福克兰战争辞任之后,40年来第一位出身于上议院的英国外交大臣。而目前,这位新晋的卡梅伦爵爷的封地甚至还没来得及确定。
        身为上院议员的卡梅伦出任外交大臣,势必还会带来一个新问题。数百年来,严格执行两院制的英国议会从来不允许上议院的“贵族老爷”参加下议院议事厅的会议,甚至就连历任英国国王都无法踏足下院议事厅一步。卡梅伦的任职,会导致民选的下议院议员们无法在议事厅的辩论中当面质询已是贵族的外交大臣。这个问题的寻常解法是,内阁会派出一名身为下议院议员但只是副部长级的“外交次官”代替外交大臣在下议院议事厅中接受质询。当然,可以预期的是,反对党工党一定会抓住此事大做文章,攻击保守党政府没有接受民选议会监督的诚意,甚至可能再次激起英国社会改革甚至废除上议院的呼声。
        在卡梅伦接受外交大臣任命后,下议院议长霍伊尔爵士就出面表态,下议院一定会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卡梅伦勋爵能接受下议院议员们的定期监督。而卡梅伦本人则表示自己很高兴能重新回归岗位,服务英国人民。他还充满大度地称,自己虽然和苏纳克在一些政策上有分歧,但是仍然很愿意帮助年轻的首相和政府更好施政。卡梅伦的这次“返聘”,在为英国政坛投下一枚震撼弹之后,是能团结大多数从而挽救保守党岌岌可危的支持率,还是会更加激怒本就厌恶他执政遗产的英国左翼民众,仍需继续观察。(据《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