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之后, 嗜血臭虫攻陷韩国

  • 佘济清

        醒来时感到皮肤奇痒,抬起手臂,看到一列点状红肿,掀开床褥,发现密密麻麻的黑点在蠕动——臭虫来了。
        最新陷入虫灾的国家是韩国。近两月,从大邱市留学生宿舍里的被褥,到仁川市汗蒸中心的地铺都被臭虫攻陷。截至11月中旬,韩国今年已暴发了30起虫害,而过去10年一共只有9次。
        臭虫深褐色、椭圆形、身体扁平。它以血液为食,通过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来定位人类,夜间悄悄爬上床,在裸露的皮肤上大快朵颐。叮咬会造成剧烈瘙痒,抓破伤口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甚至留下疤痕。
        虫灾迅速在韩国引起了恐慌,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疑似臭虫的图片,害虫防治公司的咨询电话多了几百倍,床罩和床上用品的清洁工具大卖,农药和驱虫药厂商的股价全线飘红。
        不过,臭虫虽然烦人,但它不能飞也不能跳,能入侵到室内,往往要借助二手家具、旧书、手提袋,最常见的则是人的衣物。
        因此,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就成了高危场所。
        林明宇和妻子一同经营课外补习班。上午没有课,两人常用折扣价看早场电影。他告诉《韩国时报》,因为担心臭虫,不会去看最近的漫威电影。
        李恩善34岁,是一名上班族。地铁上,他看着布质座椅,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站着。
        X(原推特)上,一名韩国用户绝望地打算退守最后阵地:“如果我在床旁贴满双面胶,能拦住臭虫吗?”
        面对虫害,韩国中央政府紧急成立了应急小组,首尔市则开展“城市零臭虫”计划,打算在一个月内检查全市超过3000处住宿设施、公共浴室和韩式汗蒸房,为聚居在隔间房、“考试院”的贫困人群提供防虫服务,持续到年底假期前。
        杀灭臭虫,主要靠高温和驱虫剂。乐天集团旗下的酒店用高温蒸汽清洁房间,韩国出租车和巴士每天两次消毒,地铁运营商开始用塑料座椅替换布质座椅。
        为小小臭虫手忙脚乱,韩国复制了今年8月底法国的故事。
        当时,法国地铁、学校、电影院等多处公共场所发现臭虫密集出没。巴黎时装周的秀场内,潮人们交流防虫心得:把行李箱放进旅馆的浴缸,远离布质座椅。法国议员在国会发言时将一只小瓶高高举起,瓶内几只臭虫上下爬动,“这些虫子正在我们国家传播绝望”。《纽约时报》揶揄,巴黎从“光明之城”变成“叮咬之城”。
        海峡对面,英国也被波及。害虫防治公司能多洁的报告显示今年英国上报的臭虫虫害增加了65%。
        韩国疾病控制和预防局的专家李熙日认为,今年多国暴发虫害,是因为疫情结束后国际旅行增加。
        首尔国立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李时赫则有更令人不安的发现:捕获的臭虫在高浓度的杀虫剂中仍有活力,表现出极强的抗药性。
        臭虫对人的困扰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古老,甚至在文字记录前它已经出现在洞穴的壁画里
        上世纪60年代,臭虫在多数国家得到了控制。韩国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消灭臭虫运动,喷水车到处喷洒强效农药DDT。在中国,蟑螂取代臭虫,成了新的“四害”。
        不过,最近二三十年,臭虫正在卷土重来。《经济学人》认为,全球化、气候变化和耐药性增加是主要原因。
        韩国之后,这一波虫潮也开始踏入中国的门槛。“双十一”期间,中国香港灭虫产品销量增加172倍,特区政府已开始对地铁等场所进行防虫消杀。(据《看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