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人物
遇袭后,李在明政治生命将受影响?
-
曹然 杨颖 蒋雯丽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1月2日遇袭一事持续发酵。李在明受伤位置在脖子左侧,伤口约为一厘米。送医后,李在明情况稳定。据报道,袭击男子在被捕后拒绝回答警方问话。
韩国总统尹锡悦对李在明安危表示担忧,指示警方等相关部门调查,并称尽全力为李在明提供协助。尹锡悦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韩国社会决不容忍类似暴力行为。
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教授李奎泰向记者就此次事件观察分析认为,目前距离韩国国会选举还有100天左右,虽然此次袭击事件影响力很大,但是如何能直接影响到选举的选票上,还有待观察。
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胜利教授向记者分析称,李在明的遇袭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他赢得同情分,但是目前韩国国内共同民主党内部的分化与斗争都非常激烈。李在明官司缠身,此前他已采取了绝食的极端方式进行抗争,也表明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司法问题,而是有着非常浓厚的政治斗争色彩,所以袭击事件会对韩国的国内政治选举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位摇摇欲坠
熟悉韩国政治的人都知道,作为文在寅在共同民主党内的接班人,李在明其实并不是文在寅最满意的人选。李洛渊曾是共同民主党党首并在文在寅政府出任过国务总理,作为文在寅的亲信曾经被寄予厚望。不过在2021年的共同民主党各地巡回初选和三次选举人团投票中,李在明综合得票率为50.29%,领先李洛渊、前法务部长官秋美爱、国会议员朴用镇等党内竞争对手,取得了代表共同民主党参加第二年总统大选的资格。
说起李在明,他身上的标签是“工人出身的政治人物”。李在明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钱读书,不得不在十几岁的时候外出打工,手部还不慎受伤落下终身残疾。但学习能力优异的李在明还是考取了韩国中央大学法律系,从此改变了命运。随后,又接连竞选韩国城南市市长和京畿道知事,取得了不错的政绩。特别是在担任城南市市长期间,李在明屡次忤逆时任总统朴槿惠的意见,二人甚至闹到李在明绝食抗议的地步。在朴槿惠爆出闺蜜干政的丑闻后,也是李在明第一个站出来要求朴槿惠下台。
可以说,草根李在明完全是靠自己的打拼赢得如今的地位。但是事情总有正反两面,李在明不善于妥协的性格也让他在共同民主党内部受到批评。反对者认为李在明独断,只支持他所在的派系和自己的主张。作为目前韩国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以直言不讳著称。他被认为是一个强硬的自由主义者,树立起反建制人物的形象。在韩国,他因表达方式直白辛辣、政治观点咄咄逼人,收获“雪碧”的绰号。李在明还提出一系列激进经济政策,甚至喊出“我将让韩国超越日本,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最终领导世界”的豪言壮语。
早在2017年,李在明因猛烈抨击文在寅,得罪了不少党内的文在寅支持者。外界分析认为,共同民主党内部甚至存在潜在的 “反李在明联盟”。时过境迁,李在明如今却不得不依仗文在寅对于自己的支持,才能在党内守住党首的位置。
就在国会选举前100天的关键节点,文在寅政府时期的总理李洛渊在与李在明见面后,公开宣布自己不能支持李在明,不能和李在明站在一起,李洛渊甚至放话,自己要退出共同民主党,另外组建政党。
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教授李奎泰认为,如果李在明受伤情况比较严重,共同民主党内部可能考虑推举出新的候选人。另一方面,李在明被称为“韩国的特朗普”,与特朗普的语言犀利、语不惊人死不休一样,李在明身上的指控也不少,他几乎每个礼拜都要去法庭。官司缠身,可能也是李在明潜在的不利因素之一。
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胜利教授认为,遇袭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李在明的未来政治发展有加分的可能性。但是面对党内的不同派别分化,特别是李在明和李洛渊之间的矛盾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李在明能否靠自己的力量更上一层楼,应该说还是面临很大的挑战。
因祸得福?谴责袭击者,祝福李在明恢复健康,成为韩国所有政治人物1月2日的一致表态。被认为一直试图将李在明“送进监狱”的韩国总统尹锡悦说:“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韩国社会决不能容忍类似暴力行为。”其所属党派国民力量党的议员们,则收到了党团的统一指示:“除了‘希望李议员康复’之外,不要发表不必要的言论。”
更受舆论关注的是进步阵营两位政治人物的态度。前总统文在寅表示“这是不可原谅的恐怖主义行径”,前总理李洛渊也表示“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和愤怒”。李洛渊同时宣布:原定在2024年第一周发布的脱离共同民主党、另组新党的计划,将“暂时搁置”。
四个月前李在明24天的破纪录绝食,以及共同民主党领导层的更替,并未阻止韩国进步阵营在最近几个月进一步分裂。2023年12月30日,李在明上一年度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和李洛渊在首尔的一家餐厅共同度过的。在李洛渊放出“2024年独立组党”的消息后,两位进步阵营领导人进行了一次私下会谈,寻求在新的一年组建“临时联合领导”的可能。
双方的消息人士都表示,这次“年终会谈”未能消弭分歧,李在明要求李洛渊不要分裂政党,李洛渊则要求李在明在选举前辞职让贤,但双方都没有答应对方。
在这种情况下,李在明计划在2024年1月2日上午出席完釜山的活动后,中午就去庆尚南道梁山市平山村,拜访卸任后隐居于此的前总统文在寅。这也是文在寅2023年9月探望绝食中的李在明后,二人第一次为政治事务而会面。
韩国历史上,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内部的党派分裂、更迭都是常态。202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进步阵营特朗普”面目出现的李在明,对文在寅颇多批评,这也成为李洛渊等党内大佬“反明”的理由。
但和传统不同的是:从初选到大选,2022年选举都是一场各方抹黑其他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的选战,被国际舆论视为突破了韩国政治的“下限”。2022年3月选举日前,时任共同民主党党首宋永吉在为李在明助选时,甚至被一名70岁老者用锤子击打头部。
对抗持续到2023年,共同民主党内的交锋已经变得更加暴力,一些激进的李在明支持者甚至组织扔鸡蛋、短信轰炸恐吓等行动。与此同时,尹锡悦政府“不将李在明视为国政伙伴,而是视为检控对象”,也让朝野两大党的对抗激化。
李在明流血倒地,是否足以结束这些明争暗斗?经历过进步阵营内部斗争的权起植坦言,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我认为李洛渊的独立建党行动还会继续下去,不受这次事件影响。”他说,“政治是讲求‘供需原则’的,李洛渊周围聚集着许多有参选需求的人。有需求,就有建党的推进力。”
1月2日晚些时候,接近李洛渊的消息人士已对外表示,李洛渊的“出走”计划并未取消,只不过目前的时间表是“灵活的”。另一边,“挺明派”议员则将团结与否上升到了道德高度,认定“分裂建党已经不可能”,“可以攻击进行手术的李在明代表吗?”
李在明遇刺后,共同民主党议员安民锡表示,他最近也收到了死亡威胁。他认为,所有政治人物都必须开始进行“绝望的反思”。韩联社亦罕见发表社论指出,当前韩国政界“陷害和分裂对手,阵营政治被推向极端”的情形令人担忧,“在派系纷争愈演愈烈、选举负面情绪容易走得太远的情况下,人们担心针对政客的暴力事件会再次发生”。
这篇社论还呼吁政界不要再出现极端冲突和对抗,以免酿成又一场悲剧,韩国民众则“必须通过选票冷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从各方表态看,进步阵营内外的争斗都不会就此消弭。李在明的政治生命,尚未度过“生死时刻”。
(据《中国新闻周刊》、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