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鞋军”为何敢叫板美英两军

  •     面对美英军队的打击,胡塞武装誓言报复。据美联社1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14日,也门胡塞武装向红海的一艘美国驱逐舰发射了一枚反舰巡航导弹,但导弹被美国战机击落。在美国及其盟友于1月12日开始对胡塞武装发起袭击后,这是美军首次承认成为胡塞武装的袭击目标。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可以说“刷了一波存在感”,不仅“拳打以色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还在红海“脚踢”美英两军,引起了外界对这支武装的关注和讨论。那么,这支敢叫板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的美国的武装力量实力如何?
    可不是软柿子
        美联社援引美国中央司令部的一份声明说,这枚导弹来自被胡塞武装长期控制的红海港口城市荷台达附近,目标是在红海南部海域活动的“拉布恩”号驱逐舰。但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此次袭击被一些外媒认为是胡塞武装对美英此前空袭行动的回应。美联社称,自1月12日以来,美英军队打击了胡塞武装的多处目标。在行动首日,美国领导的军队袭击了28处地点,并使用战斗机、军舰和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和炸弹袭击了60多个目标。13日,美军还对胡塞武装的雷达站发动攻击。美英两军称这是对1月9日胡塞武装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英军舰的回应。
        而被称为“拖鞋军”的胡塞武装并不是美军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从2015年起,胡塞武装可以说是中东地区存在感很强的一支武装,由于呈现在媒体上的形象经常是穿着拖鞋,拿着AK-47步枪或RPG-7火箭筒,不少人将其称为“拖鞋军”。胡塞武装是也门什叶派少数民族扎伊迪派(Zaidis,又称塞义德派或宰德派)的反政府武装组织,组织的名称来自创办人侯赛因·胡塞,该武装与20世纪70年代在也门出现的“青年信仰者”组织有密切联系,组织的目标是进行宗教复兴运动。
        “青年信仰者”后来变成一个批评也门政府与西方关系的政治团体,之所以后来改名为胡塞武装并发动反政府叛乱,与该组织领导人胡塞被杀有关。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青年信仰者”举行大规模示威,反对当时也门政府奉行亲美政策,遭到了当局的镇压。2004年,当时的也门政府邀请胡塞到萨那参加会谈,后者拒绝了这一邀请,之后也门政府对其进行抓捕,“青年信仰者”再次发动叛乱。2004年9月,侯赛因·胡塞被政府军打死,“青年信仰者”随后改称“胡塞人”,以纪念创办人,之后外界就将该组织称为胡塞武装。
        在胡塞死后,胡塞武装与政府的冲突更加激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10年,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签署了停火协议。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胡塞武装再次发动反政府叛乱,萨利赫政府在当时国内的反对运动中倒台,被迫将权力交给了副总统哈迪,胡塞武装也趁此次运动发展壮大。新政府为了缓和与胡塞武装的关系,不仅将胡塞本人的遗体交给他的家人,还在新组建的政府中有更多实权,但胡塞武装对哈迪的示好“并不感冒”。
        2014年9月,胡塞武装攻占首都萨那,后又占领该国南部地区,迫使时任也门总统哈迪前往沙特避难。2015年3月,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对胡塞武装发起军事行动,也门战事升级,战事持续数年,由于获得伊朗方面支持,胡塞武装实力反而被越打越大,控制的区域也不断扩大。之后,在联合国等方面的斡旋下,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数次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一直打打停停。
        2023年4月,沙特阿拉伯和阿曼代表9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与胡塞武装高层会面,为实现停火展开对话。2023年12月,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以及与伊朗结盟的胡塞组织均承诺采取措施实现停火。因此,2023年12月美国拉拢一些盟国在红海护航——“繁荣卫士”行动,沙特和阿联酋都没有参加,即使美英两国此次空袭胡塞武装,沙特和阿联酋都没有“趁人之危”,一方面是打累了,深刻感受到武力无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经过多年的交手,发现胡塞武装不是“软柿子”,不可能因为几次空袭就销声匿迹。
    深不可测?
        对于胡塞武装的实力,评估数据差别非常大。联合国安理会早前的一份报告估计,胡塞武装包括7.5万名武装人员,如果将平民效忠者算进去,规模可能在10万到12万之间。一些欧洲国家情报部门披露的信息称,该组织约有20万武装人员,且队伍训练有素,擅长在干旱地区和山区作战。而有些评估认为,胡塞武装拥有80万大军,其中有几十万是可以随时拿起武器作战的民兵。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胡塞武装是一支以RPG-7火箭筒和AK-47步枪为主要武器的游击力量,更多是借助有利地形进行游击作战,在胡塞武装早期可以这样认为,但现在的胡塞武装已经是今非昔比,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上完全达到了“正规军”的水平。现在的胡塞武装不仅拥有人数众多的陆军,还有一定规模的空军和海军以及地对地导弹部队。
        胡塞武装的陆军拥有不同类型的轻武器包括AK系列步枪、RPG系列火箭弹、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重武器方面拥有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和各类型大口径火炮,大部分重武器来自也门政府军和伊朗,也有缴获自沙特联军。综合各方面信息,胡塞武装拥有制式的坦克装甲车辆超过2000辆,如果包括各种武装皮卡和卡车,数量甚至超过4000辆,其中主战坦克类型包括T-55、T-62和T-80BV。T-80BV是胡塞武装手中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些坦克缴获自政府军,2011—2012年左右,政府军从白俄罗斯购买了66辆T-80BV坦克,这些坦克对于政府军来说也是“宝贝疙瘩”,装备于当时也门共和国卫队第3装甲旅,在内战中大概有20辆被胡塞武装缴获,在近几年胡塞武装阅兵式上正式展示。
        让胡塞武装的对手最头疼的武器是该组织装备的各种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目前胡塞武装拥有的弹道导弹包括Badr系列、Qaher系列和Borkan系列导弹,Badr系列属于战术弹道导弹,射程仅100多千米,实际上属于精确制导火箭弹,Qaher系列由一度声名鹊起的“萨姆”-2防空导弹改装而来,射程在200千米以内,胡塞武装阅兵式还展示了基于Qaher改进而来的反舰弹道导弹,导引头换成光学导引头,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船只中使用。胡塞武装威力最大的导弹是Borkan系列导弹,该系列导弹由“飞毛腿”和“起义”导弹改进(部分型号直接刷漆换名字),导弹射程从600~2000千米,其中,Borkan-2的射程达到了1400千米,射程更远的Borkan-3在近期袭击以色列的行动中多次使用(导弹射程达到约2000千米)。
        除了弹道导弹以外,胡塞武装手中还有一型以往大国才拥有的高精尖武器——中远程巡航导弹。胡塞武装在阅兵式上展示了“圣城”系列巡航导弹,具体型号包括“圣城”-1、“圣城”-2、“圣城”-3和“圣城”-4以及“圣城”Z-0反舰巡航导弹,该系列导弹与伊朗“帕维”巡航导弹有密切的技术联系。导弹外形类似于“战斧”巡航导弹,最大不同是发动机采用吊挂式,射程在600~2000千米左右,战斗部重量在450千克左右,制导方式包括惯导、卫星导航,并且还可能使用巡航导弹常用的地形匹配制导。该导弹在2019年胡塞武装组织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沙特布盖格炼油厂的行动中使用,该炼油厂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厂之一,距离也门接近1000公里。胡塞武装对布盖格炼油厂的打击,迫使沙特削减了一半的产能。在胡塞武装近期袭击以色列和红海船只中,也使用了“圣城”系列巡航导弹。
        相对于价格高昂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才是胡塞武装手中的“杀手锏”。胡塞武装多次公开对外展示samad-1系列、“见证者”系列自杀式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均采用廉价的活塞发动机,航程在600~2000千米,没有复杂的制导系统,大部分均采用廉价惯导+卫星导航,若没有进行有效的干扰,命中精度也达到50米以内,具备较强的精确打击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廉价版远程巡航导弹。这些无人机战斗部在50千克左右,威力低于巡航导弹,但胜在整体价格低廉,集群攻击也能够造成不小的威胁,若配合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效果会进一步提升。这种打击效能在俄乌冲突中已经被证明,双方经常用廉价的自杀式无人机远程攻击对方一些目标,这些无人机后来也有了“伊朗小摩托”和“基辅小摩托”的称呼。
        相对于武器和人员众多的陆上作战力量,胡塞武装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规模就小多了,海上力量主要装备了一些武装渔船、快艇、冲锋舟以及自杀式快艇,日常执行一些港口附近海域巡逻等工作,自杀式快艇可用于攻击水面舰船。为了增强海上控制能力,胡塞武装拥有多种类型的反舰导弹,既有反舰巡航导弹,也有反舰弹道导弹,比如外形与伊朗“努尔”导弹非常相似的反舰导弹,导弹射程超过150千米,“圣城”Z-0反舰巡航导弹射程很可能超过600千米,让胡塞武装拥有远程反舰能力,反舰弹道导弹主要包括上文提到的“海洋”导弹以及“波斯湾”导弹,“波斯湾”导弹射程约300千米。空中力量方面,装备了运输直升机、侦察无人机和民航客机,有消息显示,胡塞武装已经修复了一些从政府军手中获得的固定翼教练机,并且已经开始升空执行任务。
        在长期的冲突和战争中,胡塞武装的积累的实战经验和拥有大量的实战经验的作战人员也是其叫板美军的底气之一,尤其是与沙特联军的作战积累了大量对付西方先进武器经验和战术,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改造和“研制”一批适合胡塞武装的低成本先进武器。
        比如,胡塞武装装备的358型防空巡飞弹,这种导弹采用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远低于采用固体或液体发动机的主流防空导弹,导弹采用光学制导,有可能还配备了数据链,可人工操纵,这种导弹的特点是续航时间长,非常适合对付直升机、无人机等速度较低的目标。这款导弹不仅多次击落沙特联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在去年11月甚至将美国的“死神”无人机“斩于马下 ”,而且还在媒体上公开作战画面,让美军颇为难堪。
    事倍功半
        美英自1月12日以来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体现出夜间发起、巡航导弹打头阵,然后由战机扩大战果的特点,这几乎是近年来西方发起外科手术式空袭的标准模式。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分析称,此次空袭,既体现出美英空中力量优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拿第一批“下场”对美国表达支持的英国来说,此次英国皇家空军的空袭行动“难度不小、作用不大”。英国皇家空军的4架“台风”FGR.4战斗机从塞浦路斯的阿克罗蒂里基地起飞,往返航程约3000英里,也就是大约5000公里,单程大约2500公里,估计总飞行时间6小时左右。而“台风”在携带3个1000升副油箱、轻载情况下,作战半径约1400公里。整个远程奔袭过程,要进行多次空中加油,这对飞行员、后勤保障,包括对飞机的可靠性要求都比较高,可以说难度不小。
        即便如此,起到的作用却不大。飞那么远的航程,“台风”战斗机通常要携带至少2个副油箱、自卫用的空空导弹,加上还要挂载用于激光照射的吊舱,能够挂载的激光制导炸弹数量比较有限。从英国公开的图片看,一架“台风”疑似只携带两枚“铺路”激光制导炸弹。能够打击的目标数量有限。根据英国国防部的说法,皇家空军打击了两个地区的目标。而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12日的攻击中,美英军队击中了分布在28个不同区域的60多个目标,可见英国空军打击目标占比非常少。张学峰认为,这也表明英国皇家空军对数千公里外目标的威胁十分有限。而且这还是在对方没有空中力量、地面防空系统极为薄弱的情况下。如果对方具备一定空中力量或较强的防空力量,那么英国这4架“台风”恐怕就很难全身而退。
        张学峰认为,美国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对胡塞武装进行打击,大的背景是执迷于大国竞争的美国不想陷入中东泥潭。从战役准备角度看,美国也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作战准备,包括对胡塞武装的目标进行侦察、监视,甄选打击目标。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力量,包括向美军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基地部署足够数量的防空系统,以防胡塞武装进行报复。特别是美国的一个主要基地——吉布提的莱蒙尼尔基地,就位于海峡对面,距离也门不到100英里。美国在也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大部分行动都由这个基地支持,美国必须对这里做好防护。
        另一方面,红海危机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美国及其盟友对胡塞武装的空袭让一些地区国家产生担忧,一些国家批评美英两国让风险持续外溢扩张。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2日谴责美英在本地区“过度”使用武力,称美英渴望把红海变成“血腥屠杀场”。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则强烈谴责美英的袭击行动,认为这是对阿拉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但美国方面坚称,美英联军发动的打击旨在削弱胡塞武装继续发动袭击的能力。
        据俄媒援引德国《世界报》消息,德国打算于2月1日派遣“黑森”号护卫舰前往红海,并使用武力拦截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彭博社此前报道称,欧盟正考虑在红海进行新的海军行动的可能性。(据环球网、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