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大选年,半岛动荡年

  •     “头号敌国” “永远的主敌”,朝鲜正重新界定朝韩关系,此前,朝鲜“最大的主要敌人”为美国。朝鲜最近动向频频: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发布决定,废除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金刚山国际旅游局等朝韩事务机构。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不久的未来访问朝鲜,具体时间尚未商定。克宫表示,俄罗斯将与朝鲜发展所有领域的伙伴关系,并保持所有层面的接触。朝鲜还于近日试射了一枚中远程固体燃料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是朝鲜2024年第一次发射弹道导弹,美日韩一致谴责。
        对于朝鲜重新界定朝韩关系,韩联社报道称,韩国总统尹锡悦1月16日回应表示,“这显示了朝鲜政权反民族反历史的本质”,韩国现政府与历届政府都不同,韩军有能力做出反击。一旦朝鲜发起挑衅,韩方将加倍反制。韩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韩军将坚定守护“北方界线”。
        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外界纷纷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在美国大选年、韩国地方选举年的复杂背景下,朝鲜又一次在尝试定义游戏规则。
    重新界定
        据朝中社1月16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15日表示,应在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并写入“应在发生战争时完全占领、平定、收复大韩民国”等内容。
        金正恩1月15日发表的施政演说,分析评估了半岛安全形势,有四大要点:
        一是韩国从此是“主敌”,而非“同族”。金正恩指出,朝鲜将韩国界定为“头号敌国”,有必要制定法律对策,明确规定行使主权的领域。他强调,应明确禁止居民使用“三千里锦绣江山” “八千万同胞”等误导朝韩为同族的词汇,从朝鲜民族历史中彻底摒弃“统一、和解、同族”概念;应删除宪法中“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等措辞;应为此修宪,并在下一次的最高人民会议上进行审议。
        二是废除、切断朝韩合作交流机构、实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在1月15日的会议上决定废除负责朝韩对话、协商与合作的机构,废除负责朝韩会谈和交流业务的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民族经济合作局以及金刚山国际旅游局。金正恩表示,作为朝韩交流合作象征的京义铁路线,其朝方区段应完全切断,以完全隔绝朝韩边境地区之间的一切联络条件,并拆除位于平壤南部关口的“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塔”等。
        三是加强国防力量属正当防卫。金正恩强调,加强国防力量并非为了凭借先发制人实现单方武力统一,而是属于自卫权的正当防卫力量,“只要敌不犯我,我们绝对不会单方面发动战争”。“一旦面临战争威胁,我们将迅速采取行动,绝不避战。”
        四是喊话美国停止“战争演习”。金正恩表示,美国及其追随势力日本和韩国的反朝对抗活动达到“史无前例”程度。金正恩称,“如果敌人挑起战争,我们将全面动员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军事力量,予以严惩。” “战争将彻底摧毁并终结韩国,给美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和失败。”
    重大调整
        国际关系专家、时事评论员孙兴杰分析称,金正恩的讲话释放出的明确信息是重新界定朝韩关系,放弃了朝韩是同一民族的界定,也放弃了“统一、和解”这样的概念。这不是朝鲜领导人第一次就朝韩关系发表讲话,但是如此清晰明确以“敌我关系”界定,还是比较少见的。看上去,朝鲜将韩国视为“头号敌国”,这样的说法充满了敌意和危险,但是放在朝韩关系的框架之下就可以发现,半岛南北双方没有签订和平协定,朝鲜早已宣布退出了停战协定,从理论上说,半岛现在处于危机状态。
        孙兴杰指出,朝鲜对朝韩关系的调整,至少说明以下几点:第一,朝韩双方的强硬派都是从国家而非民族来看待彼此关系,韩国的保守派是从国家利益而非民族纽带来看待朝鲜,金正恩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南北双方对彼此关系的对等看待。第二,朝鲜对核武器的运用发生了变化,朝鲜拥核之后试图确立“民族之核”的观念,确立对韩国的核武优势,至少形成对韩国的威慑力。但是朝鲜在获得核武国家地位以及确立核威慑方面进展有限,去年美国向韩国重启延伸遏制战略磋商,为韩国提供核保护伞,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不断推进,大大抵消了朝鲜的核武进展。换句话说,朝鲜的核战略从“进取”转向“防御”,不是依靠核武器实现统一,而是以核武器威慑韩国以及美国。第三,朝韩是敌对状态,并不意味着战争危机的到来,能够明确敌意且形成均衡,也可以维持和平状态。朝鲜将“统一” “民族”等观念剔除,未来朝韩关系回归和确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
        孙兴杰认为,从整体上说,朝鲜的对外战略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和重大的调整。首先,朝俄关系进一步加强,朝俄高层可能实现互访,对俄关系是朝鲜的优先方向,双方的军事合作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朝俄关系的变化其实是俄乌冲突的延伸,也反映出欧亚大陆政治的传导,俄罗斯作为地缘政治的传动轴,将欧洲的地缘政治风险传到了朝鲜半岛。其次,日韩和解以及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强化,朝俄走近,半岛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阵营化趋势,三八线不仅是南北分界线,也成为大国政治博弈的焦点。最后,俄乌冲突以及大国博弈加剧客观上为朝鲜提供了回旋空间,而朝鲜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进行“大外交”,撬动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
    朝鲜的又一次尝试?
        朝鲜打出了一套下定义、展行动、表决心、发警告的组合拳,显示出朝鲜正采取一系列“迎接大事变”的准备。朝方决定解散多个机构,包括《6·15共同宣言》朝方实践委员会、祖国统一跨民族联合朝方本部、民族和解协会、檀君民族统一协会等。这些机构和团体是20世纪90年代成立、与韩国开展民间交流的朝鲜劳动党的“外围机构”。朝鲜《劳动新闻》报道称,为贯彻落实转变“对南(韩)政策”方针,对敌部门干部动员大会1月12日举行。大会指出,傀儡集团是应该被全面消灭的主敌,要整编对韩机构,与军事行动统一步伐,有远见地做好“迎接大事变”的准备。这里的“对敌”部门是指原来的“对韩”交流部门。
        韩国总统尹锡悦1月16日召开国务会议时表示,韩国现届政府与历届政府都不同,一旦朝鲜发起挑衅,韩方将加倍反制。此前,尹锡悦在元旦致辞时表示,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升级的韩美延伸威慑机制构建,从源头上遏制朝鲜的核导威胁。
        强硬对强硬,半岛局势或进入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分析表示,“金正恩对整个形势的判断和过去不一样,他说朝鲜在过去一年里,无论是军事上、经济上,各个文化方面都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崛起,和韩国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判断。朝鲜认为条件对自己非常有利,在军事上、在心理上完全压倒了韩国,和韩国的摊牌条件已经成熟了。”
        张琏瑰指出,“到目前来讲,双方在战略上都采取的咄咄逼人的姿态,双方都做了一些军事准备。朝鲜不用说了,韩国和美国不断地搞军事演习,演习的课目非常具有实战性,甚至演习怎么样进行斩首行动,这些演习都是真正地为战争做准备。这也是朝鲜半岛形势和过去不一样的地方,过去虽然很紧张,但只是一种表面的紧张,现在紧张是双方在战略上进行新的判断基础上,积极在准备的紧张,这种紧张更有本质性。”
        美国最近有篇颇有影响力的智库文章,主张韩美同盟面对现实、改变无核化至上的对朝接触方式,呼吁美国把对朝政策的重点放在谋求和平共存上,但是韩国官方不以为然。
        美国总统选举已于1月15日在艾奥瓦州启动共和党党内初选,特朗普领跑并胜出。美国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学院研究员罗伯特·卡林和齐格弗里德·哈克日前刊文称,朝鲜的备战信息可能并非虚张声势,金正恩谋求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但前景无望,这是他采取当前措施的“主因”。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大选年往往就是半岛局势动荡年,朝鲜以韩国而非美国为敌,是对尹锡悦政府一路跪美的警告。在美国大选年、韩国地方选举年的复杂背景下,朝鲜又一次在尝试定义游戏规则。(据新华社、直新闻、凤凰卫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