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船入港有讲究

  • 赵富豪 龚诗尹

        在近日举行的“北部·联合”军演,俄罗斯海军军舰采用一字排开、“尾部”靠岸的停靠方式引发很多军迷关注。这种停靠方式称为“艉靠式”停泊,相比于常见的“舷靠式”停泊和“接舷式”停泊,这种靠岸方式比较少见。那么,舰艇靠港停泊如何选择停靠方式?它们又具有怎样的实战价值和优势?
        其实,停船入港的方式与码头的设计、海军习惯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根据码头和泊位的不同设计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顺岸式码头靠泊、突堤式码头靠泊和墩式码头靠泊。
        顺岸式码头是指沿着河流或海岸线,经过港池疏浚、堤岸加固以及相应港口设施(如缆桩、岸电等)的铺设后建成的码头泊位;突堤式码头则是由人工建造的,由陆岸向水域中伸出的码头。
        墩式码头则是一种独特的码头形式,通常在海中修建八角形或四方形码头泊位,每个边都可以停泊舰艇。墩式码头与海岸通常通过栈桥或突堤相连。美国基特萨普-班戈海军基地便拥有一个用于停泊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墩式码头。
        根据不同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条件,不同的船舶停泊方式应运而生。
        首先,常见的是“舷靠式”停泊。这种停泊方式适用于码头长度较长、停泊空间较为宽敞的情形。舰艇进港时,可以通过发出信号,使其恰好停泊在泊位旁边。这种方式因为便于大量人员快速上下船和港口设施为舰艇提供维护补给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舰艇和不具备侧推能力的舰艇来说,“舷靠式”对港口码头的空间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拖船来推动。这对港口设施和工作人员要求更高。
        其次,可以尝试采用“接舷式”停泊的方式。第一艘舰艇停泊在码头泊位上,第二艘舰艇停靠在第一艘舰艇的右舷,形成了一种“舷靠舷”的停泊排列方式。其优点在于对码头空间占用较小,一个码头即可停泊多艘舰艇。
        “艉靠式”停泊在俄罗斯海军中应用较多。尤其是在北方舰队的基地,如阿尔汉格尔斯克军港,冬季时常被冻结。采用“艉靠式”停泊,舰艏方向的积冰可以通过破冰船快速清除,从而使得舰艇能够快速启动,离港出动。
        然而,“艉靠式”停泊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艉靠式”停泊会占据较多的纵向水域空间,其他船只进出港口的航道宽度变窄,增加操船难度和碰撞风险。并且在“艉靠式”停泊下,上下舰艇只能通过船艉进行,不利于舰艇快速接受物资补给和船艏战斗岗位人员的快速响应。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停靠方式,船舶靠泊都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码头朝向、风流方向、高低潮时间、船舶吃水、船长船宽及载荷情况,以及需要几艘拖轮协助等,做出周密的离泊操纵计划。另外,还需要船舶的各部门之间、船和岸之间、船和拖轮之间密切配合,才能使船只顺利靠离。(据《中国国防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