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80.09%;餐饮市场火爆,国潮消费迎来新高潮……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国旅客已覆盖全球1700多个城市,其中不乏到埃及赫尔格达感受艳阳、去意大利热那亚看古迹、到挪威特罗姆瑟体验北极的凛冽。旅游杂志《TTG亚洲》称,春节期间来自中国的游客激增,为了迎接中国游客,从中国春节假期开始,亚洲主要的旅游目的地都安排了充满活力的特色活动,中国游客正在重返全球旅游市场。2024年春节假期交出了一份“开门红”的消费成绩单。
节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成绩单上的亮点被看作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专家认为,春节期间多领域消费升温,彰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也为2024年消费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开局形势,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春节消费呈现三大特点
2月18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入出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德国《商报》称,专家认为,中国人重新燃起旅游意愿,表明消费信心正在谨慎复苏。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放缓,中国政府将重点放在了新的增长领域和国内消费上。
涌动的人流人潮也推升了住宿餐饮消费。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受春节返乡及出行旅游需求带动,住宿服务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4%,餐饮服务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5%。
“中国春节旅游人数激增显示消费回升”,彭博社16日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为数不多的长达一周的节日之一,是年初消费的关键晴雨表。“春运不仅仅是一个奇观,这是预期中的2024年消费热潮的前兆。”孟加拉国《闪电报》网站这样评价。
另外,随着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假期逛博物馆正成为一种新的风尚。数据显示,在全国近200个一级博物馆中,武侯祠博物馆(含锦里古街)、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热度位居前列。不断出圈的国货“潮品”也在龙年春节出现消费新热度。在成都武侯祠的庙会上,古法香膏、川剧变脸娃娃、糖猫面具等受到年轻人和小朋友的欢迎。“每个面具都是人工手绘的,融合了戏曲和动画元素,卖得特别好!这几天都是连夜赶制。”面具摊位的销售人员一边帮小顾客试戴,一边介绍道。
“热辣滚烫”的文旅消费还体现在春节档电影票房上。数据显示,截至17日21时,2024春节档总票房达80.23亿元,总人次1.63亿,总场次393.7万,全面刷新春节档影史纪录。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今年春节,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生活服务业消费向好,为全年消费市场开了好头,也彰显了内需潜力。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2月的消费将因春节的到来而有所增加,再加上2023年较为有利的基数效应,可能会使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步入正区间。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17日表示,今年中国春节消费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消费人群数量和消费总量增长迅猛;二是消费结构与方式多样,出行、购物、餐饮、科技等业态均迎来热潮;三是全国消费热点多,各地都很热闹,不仅海南等冬季旅游热门目的地依旧红火,各地市县也都普遍性地涌现活力。宗良表示,春节消费旺盛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开门红”,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将在一季度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与此同时,春节消费增长还将强化预期,提升市场信心,从而刺激、吸引各方增加投资,为中国经济全年实现较快增长形成利好条件。
“中国游客的到来令人鼓舞”
这个春节,中国的活力和传递的暖意让世界满怀期待。继去年11月同马来西亚宣布签证便利政策后,中国今年1月又同新加坡、泰国相继签署互免签证协定。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公民出境越来越便捷。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从中国起飞前往新加坡的机票预订数量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29倍,吉隆坡增长20倍,曼谷增长16倍。此外,航班直飞10小时以上的墨尔本、伦敦、伊斯坦布尔等成为中国游客春节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其中,前往迪拜的机票预订数增幅最高,比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10倍以上。
据马来西亚《星报》报道,农历除夕,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到马六甲鸡场街参加活动,与当地市民和游客一起感受春节氛围。大年初一和初二,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部长张庆信专程到吉隆坡国际机场迎接中国游客并向他们赠送纪念品。在泰国首都曼谷,当地唐人街所在的耀华力路两旁摊位上摆满各种年货,吸引不少游客驻足。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称,除夕当天,泰国总理赛塔送来视频祝福,用普通话向中国人民拜年。大年初一,泰国公主诗琳通在曼谷主持2024年泰国“欢乐春节”活动开幕式。泰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西普拉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中国新年,中国游客的到来令人鼓舞。普吉岛一家豪华酒店的营销总监维斯瓦纳坦表示,今年春节期间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比之前预期的还要高。
欧洲多国也期待中国游客为当地旅游业持续增添热度。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局长伊万娜·耶利尼奇说,春节是中国游客到访的高峰期。中国出境游市场潜力巨大,在以龙年春节假期为起点的2024年,预计中国游客赴意旅游规模将全面恢复,这不仅将惠及意大利旅游相关产业,还将为“意大利制造”、餐饮等行业带来机遇。西班牙《国家报》称,中国采取切实举措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和人员交流,“展示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广阔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4日发表题为“2024年中国春节的象征与经济前景”的文章称,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规模宏大,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乐观情绪。去年,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春节假期比往年要长,线上线下消费活力充分释放。其中,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活力旺盛,电影、冰雪运动等沉浸式体验式休闲消费备受青睐,涌现出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国潮消费等诸多消费热点。陈丽芬进一步指出,假日消费的热点和亮点不仅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服务消费、休闲消费占比提升的规律,同时也彰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活力和韧性,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强化预期,推动消费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春节消费情况进一步带动看好中国经济复苏态势的情绪。德国经济研究所日前在其根据德国央行数据撰写的一份报告中称,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4.3%。彭博社称,尽管欧盟“出于安全考虑”加强对这些投资的审查,德国公司依然热衷于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行扩张。中国德国商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17日表示,春节消费火热,推动我国经济复苏步伐进一步加快,但也要认识到,经济恢复与否还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情况、经济发展的质量情况等,期待我国涌现更多创新成果。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分析称,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发展,在消费信心回升、消费规模提升的同时,未来消费市场更加侧重结构性优化,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结构性升级将促使新兴消费品市场扩张,未来消费品和技术融合的大趋势越来越显著。(据《环球时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