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0外长会聚焦解决巴以冲突

  •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2月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与会代表几乎一致支持“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此前,美国靠否决票屡次阻拦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和平努力,成为巴以和平的重要障碍。
        G20外长会期间,包括巴西外长维埃拉、土耳其外长菲丹在内的高级外交官均批评国际多边机构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作用,并呼吁全球治理需要改革。同时,会场之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里约热内卢同巴西总统卢拉进行的“坦率交流”受到关注。
    “安理会必须进行改革”
        有评论指出,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倾向于“逆全球化”,淡化多边主义。卢拉重新掌权以来,一直寻求把巴西带出“孤立”状态,推动多边合作。自去年12月1日起,巴西正式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此次巴西主办G20系列会议,对于卢拉正是一次机会。
        据法国广播公司21日报道,维埃拉当天在此次G20外长会的开幕致辞中表示,巴西对当前国际和平与安全局势深表关切,世界各地发生的冲突数量不断增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加剧。“(然而)当前的多边机构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当前的挑战,联合国安理会应对持续冲突的瘫痪状态令人无法接受。这种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维埃拉说。
        “巴西不接受一个用武力解决分歧的世界,分歧必须在多边主义框架和联合国支持下、以对话与合作的方式解决,而不是通过武装冲突解决。”维埃拉强调,全球每年有超过2万亿美元用于军事预算,其中更多的钱应该用于发展援助计划。美联社称,巴西总统卢拉一直建议,应该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多边银行等全球治理机构进行改革,希望在其中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同样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多努力劝和促谈的还有土耳其外长菲丹。据土耳其《每日新闻》网站报道,菲丹在会议期间表示,必须制止以色列在加沙的野蛮行径,并呼吁G20和其他国际机构在推动停火和实现“两国方案”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菲丹的一名助手透露,菲丹在G20外长会上说:“联合国安理会再次没能作出停火决定的这一事实表明,安理会必须进行改革。”
        据沙特阿拉伯《中东日报》报道,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在会议期间强调,国际机构必须履行其承诺并更加明确其立场,特别是在处理加沙的悲惨局势时。“全球冲突的升级和蔓延给国际合作带来了压力,削弱了多边框架的可信度和信任度”,费萨尔还敦促G20国家采取更有意义的行动以结束加沙的武装冲突。
    巴以和平的重要障碍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2日报道称,本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近期的停火谈判也一直没有进展,加沙的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仍在加剧。联合国安理会日前就阿尔及利亚代表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一份呼吁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但被美国一票否决,决议草案中“立即实现各方均遵守的人道主义停火” “反对违反国际法,强迫……巴勒斯坦人口流离失所” “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等内容,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呼声。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既是国际社会共识的凝聚,也是国际秩序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案,是国际社会共识的重要体现。尤其是一些由多国联合提出的草案,不仅表达了这些国家的普遍诉求,更体现出决议草案涉及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例如,这次由阿尔及利亚提交的巴以停火决议草案,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支持,这就代表了阿拉伯国家实现巴以早日停火的迫切愿望。
        另一方面,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案,是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联合国决议是联合国机构正式表达的意见或意愿,决议案阐述联合国安理会就相关议题的意见或要采取的行动,因此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法律强制力,能够在巴以问题上施加巨大的影响力。
        但是美国靠否决票屡次阻拦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和平努力,已成为巴以和平的重要障碍。在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已经就巴以问题表决了8次,但在此过程中,美国多次使用否决权,严重阻碍了国际社会共识形成。
        当地时间2月20日,因美国独家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要求加沙立即人道停火的决议草案未获通过。当天,中方代表张军在解释性发言中强调,“在加沙停火止战问题上,不是安理会没有压倒性共识,而是美国行使否决扼杀了安理会共识。”两日后(22日)的安理会巴以问题公开会上,张军再次就美国否决表示,希望加沙悲惨景象,“能让个别安理会成员产生良心上的触动”。
        在否决了阿尔及利亚提出的决议草案后,美国在起草新的决议草案。尽管美国版的决议草案包括“要求以色列暂停军事行动”,但是仅仅是呼吁“暂时停止”,并不涵盖撤离加沙地带、恢复和组织人道主义援助、重申“两国方案”、重启巴以和平谈判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则内容。
        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逃避了美以所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本轮巴以冲突之所以爆发,根源之一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权利被美国和以色列忽视。美国从2014年后再未组织巴以和平对话,坐视巴勒斯坦人土地被蚕食,纵容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犹太定居点的扩张,浇灭了巴勒斯坦人对于巴以和平的信心。美国有意忽略其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阻碍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无益于冲突局势的降温。
        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国际社会对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物资仍难以满足需求,人道主义救助通道屡受威胁,分发机制艰难维系。作为巴以问题最大的第三方,以及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标榜“人权”“道义”的美国,不仅未能及时增大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还放任战火危及聚集150万巴勒斯坦人的拉法,加剧了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形势。
        作为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美国不仅未能拿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斡旋协调中东冲突,反而助长冲突蔓延和升级,某种程度上已是中东当前危险局势的最大责任方。国际社会应当团结一致,为缓和本轮冲突,降解地区风险,继续作出新的努力。
    “坦率的交流”
        会场之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里约热内卢的活动受到关注。据路透社报道,布林肯21日同巴西总统卢拉在巴西利亚进行了一次“坦率的交流”,布林肯向卢拉明确表示,美国不认同他最近关于以色列和加沙地带冲突的言论。
        巴西总统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称,此次会晤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讨论的话题从G20峰会到为和平解决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所需做出的努力。巴西政府称,“卢拉总统重申了他对和平的愿望,希望结束乌克兰和加沙地带的冲突。双方都同意,有必要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卢拉谴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但随着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造成越来越多平民伤亡,卢拉对以军行动的批评声越来越大。
        美联社称,卢拉此前曾指责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并支持南非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而卢拉最新言论是他第一次直接将以色列的行动与大屠杀相提并论。
        美国广播公司称,卢拉的此番言论的确刺痛了以色列的神经。以政府一直声称,在加沙的战争是对哈马斯去年10月7日发动致命袭击的回应,是防御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卢拉发表上述言论之前,非洲联盟领导人17日在峰会上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进攻,并呼吁立即停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执行所长孙岩峰认为,从更深层次看,卢拉对以色列的谴责有更多战略上的考虑,他希望可以借此争取非洲国家的政治认同。卢拉及其劳工党政府一直以来将“大国崛起”作为外交战略目标,非洲是巴西大国外交,特别是“南南外交”的重要支柱。因此,在诸多国际政治热点问题上,巴西希望为非洲“代言”,并成为非洲国家“可靠盟友”。
        此外,卢拉还可以借此打击巴西乃至拉美的极右翼力量。目前,拉美多国正面临左右翼之间激烈政治博弈,作为拉美左翼力量领袖,卢拉不愿看到以色列力量在南美“坐大”,进而影响拉美政治生态,因此必须削弱和打压以色列和犹太集团的“国际光环”。
    (据环球网、看看新闻、界面新闻、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