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
据央视报道,3月4日起,韩国与美军举行代号为“自由之盾”的年度例行演习。演习将持续至3月14日。这也是去年朝韩《〈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部分效力被中止后韩美首次举行这一演习。本次军演在规模上基本与去年持平——去年的“自由之盾”演习是5年来规模最大的联演。此外,今年实战演习将达到48场,是去年的2倍。分析指出,演习在朝鲜半岛局势异常复杂敏感的背景下举行,可能激化紧张局势,加剧朝鲜—韩美“以强对强”的恶性循环。今年预计是半岛局势近年来最紧张的一年。
军演有承袭有升级
“自由之盾”演习是韩美两国军事合作的制度性安排,一般在每年3月举行。此外,韩美还会在8月举行“乙支自由之盾”年度例行演习。这两面“盾牌”,尽管被“挥舞”的时间有所不同,但指向性都很明确,即为应对朝鲜,尤其着眼于化解其“核威慑”。
去年3月的“自由之盾”军演,不仅创下历届演习时长之最,还成为两国5年来最大规模联演——演习时长11天,穿插了联合登陆、联合特战等20多场演习。而今年的“自由之盾”军演,可以说承袭了去年的大部分特点,但在个别领域有所升级。
规模上,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言人李成俊表示,今年军演规模将与去年持平。这意味着韩美两军仍将高调亮相。去年3月,美国曾派遣“尼米兹”号航母参加美韩军演,这一联演在时间上紧挨着“自由之盾”。美军此举被视作加强同盟体系、对朝示强的信号。当被问及本次军演期间美方会否再派航母等战略资产时,驻韩美军司令泰勒不予置评。他也没有透露美军参演人数。不过舆论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官兵已被派往韩国参演。
课目上,韩美此次将进行48场实战演习,是去年的2倍。演习包括空中打击、实弹射击、轰炸训练等。韩美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将演练陆地、海洋、空中、网络、太空等多领域作战。根据韩方的说法,实弹演习将包括“探测和打击”朝鲜巡航导弹的场景。平壤最近几个月多次发射巡航导弹。该导弹机动性高,飞行高度低,比弹道导弹更难跟踪。
演习地点方面,美韩并未透露。但韩方称,不会在敏感的边境附近进行任何训练。韩国国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申承基(音)表示,韩美似乎正将实弹射击和野外训练恢复到朝韩签署《〈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之前的水平。但恢复边境地区军演对韩美来说“压力太大”,未来可能渐进式推动,同时密切关注朝方反应。
半岛局势双重对峙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表示,韩美“自由之盾”军演在朝鲜半岛局势异常复杂敏感的背景下举行。
2024开年以来,朝鲜半岛继续呈现贯穿去年全年的紧张态势。朝韩不仅继续互相释放敌意,还持续举行演习,导致紧张态势骤然升温。
言论上,韩国总统尹锡悦2024年元旦发表新年致辞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升级的韩美“延伸威慑”体系的构建工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则在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次会议上,将韩国定为“最敌对国家”。
行动上,韩美从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4日举行了“今夜就战”跨年联合军演。跨年军演结束的第二天,韩军又实施了海上射击训练,以回应朝鲜人民军1月5日起在朝鲜西南海域的多次实弹射击演习。1月中旬,美日韩在济州岛附近举行联合军演,美国“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韩国“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等9艘军舰参演,规模罕见。朝鲜则高密度试射巡航导弹,集中展示精确打击能力。朝鲜还于1月15日决定废除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等朝韩事务机构。
王俊生认为,当前的半岛局势,可概括为两个对峙。一是朝韩关系处于最困难时期,朝鲜将朝韩关系视为处于交战状态的两个敌对国家的关系,而不是同一民族之间的关系。两国的对立严重加剧。二是韩美同盟以及韩美日三边合作大幅强化,无论美日韩发布的“戴维营精神”,还是种种双边合作,都公开针对朝鲜、俄罗斯等国。而朝鲜则加强对俄合作,共同应对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制裁。因此韩美日、朝俄两股力量之间正在上演博弈。
在上述背景下,外界普遍认为,韩美此次联合军演可能激化朝鲜半岛军事、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朝鲜—韩美“以强对强”的恶性循环。
韩美“示强”但也“避险”
此次军演有规模大、课目多等特点,王俊生说,这折射出韩美的战略考量。
第一,军演规模与去年持平,实战演习场次比去年翻倍,反映出韩美认为朝鲜的威胁在加强。王俊生指出,“在韩美看来,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是朝鲜核导能力的快速发展;二是朝俄合作促进了朝鲜军事能力建设。”
第二,将应对朝鲜的巡航导弹视为演习重点,表明韩美以朝鲜战略武器发展特点对军演课目做了针对性安排。“朝鲜主要依靠巡航导弹和潜射导弹确保核反击能力,而且前一款武器比后一款发展得更成熟。”王俊生说,“韩美要做的,就是对朝鲜巡航导弹进行探测和拦截,削弱其核威慑能力。”
第三,从演习地点不安排在边境可以看出,韩美在“大秀肌肉”的同时,也小心翼翼地力图避免冲突爆发。王俊生说,去年“自由之盾”军演之际,朝鲜曾以开展战略巡航导弹潜射训练作为回应。今年,朝鲜可能仍将做出强烈反应:一是在外交上严厉批驳韩美军演。二是加强战略武器试射,警告对方不要轻举妄动。三是朝鲜或以此类军演为由,加速国防建设。金正恩已提出拟在2024年再发射三颗侦察卫星等目标。在韩美的军事压力下,朝方将更有理由推进相关计划。
面临擦枪走火风险?
谈及未来半岛局势的前景,王俊生认为,今年预计是半岛局势近年来最紧张的一年,存在几大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朝鲜与韩国尹锡悦政府进行了近两年的接触后,对其完全失望。目前朝韩之间既缺乏联系,又高度对峙。从对峙手段上看,朝韩不仅亮出常规武器,也在战略武器方面相互较劲——朝鲜多次试射巡航导弹,韩国加紧研发潜射弹道导弹,美日韩军演中战略武器也多次“现身”……这对于东北亚安全是个不祥的信号。
第二个风险是,过去大国合作在东北亚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今这些机制几乎全部失灵。由于美国开展大国竞争,中美、俄美在朝鲜问题上合作缺失;中韩两国朝鲜半岛事务特使的通话也非常少;美日韩领导人聚在一起商量应对朝鲜时,更流露出遏制中国的意图……这些都不利于各方协调解决半岛问题。
王俊生认为,虽然朝鲜、韩国、美国都不希望爆发战争,但矛盾的是,一系列行动实际上增加了引爆冲突的风险。美国的举动尤其值得警惕。“美国的政策出现非常重大的转变。过去,美国政府在半岛问题上首先强调无核化,同时借地区紧张局势服务于大国博弈。但如今,美国政府把大国竞争置于首位,无核化问题基本成为一个借口。拜登政府迄今没有进行任何与朝鲜对话有关的准备。”“取而代之的是,拜登政府与韩国大搞军演,美军战略武器在朝鲜半岛出没。美国甚至放话要在韩国部署战略资产。这些都是美国过去坚称不会干的事,现在干起来明目张胆。”
“半岛问题上,很多人都在踩油门,却几乎没人踩刹车,形势比较危险。”王俊生总结,“今年可能有几个风险高发时刻:一是韩国举办全球民主峰会之际,二是韩国国会选举之前,三是美国大选之前。不排除擦枪走火等可能性。”(摘编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