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18日公布的总统选举初步计票数据显示,现任总统普京的得票率超过87%。这意味着普京事实上已经赢得大选,俄罗斯即将开启“普京5.0时代”。18日凌晨,普京在竞选总部发表讲话,感谢所有选民的支持。他表示,俄罗斯是一个大家庭,本次选举结果体现了选民的信任和期望,国家的所有任务都将完成。俄罗斯将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变得更坚实、更强大、更高效。中国等多国领导人18日祝贺普京当选连任俄罗斯总统。俄“tsargrad”新闻网18日称,普京当选充分体现俄社会民意。当前,俄面临严峻国内外形势,俄民众期待普京带领俄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国家发展和强大。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表示:“总体来看,普京过去20多年的治理是比较成功的,他让俄罗斯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的衰落。”他认为,在接下来的6年或12年时间里,“普京会继续巩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核心领导地位;积极推进并落实其‘向东转’策略;不排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将慢慢解冻,尽管俄美关系很难解冻,但是加强与欧洲接触是有可能的”。
普京驳斥美西方抹黑
据俄新社18日报道,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当天表示,202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全部选票均已计票完成。初步数据显示,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实际已经赢得总统选举。俄联邦共产党的哈里托诺夫、俄新人党的达万科夫和俄自由民主党的斯卢茨基的得票率分别位列第二至四位。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埃拉·帕姆菲洛娃18日提到,本次总统选举全国投票率达77.44%,创俄联邦成立以来新高。
普京曾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8年4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胜选,但得票率均低于本次大选。本次总统选举后,现年71岁的普京将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任期为6年。初步选举结果出炉后,普京在其竞选总部发表了胜选演讲。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8日报道,普京在讲话中指出,俄罗斯目前面临着众多挑战,但只要俄罗斯人民保持团结,他们就能战胜所有挑战。感谢俄罗斯选民的信任,“我将竭尽全力完成国家面临的任务,实现我们都认为最优先的目标”。报道称,普京的主要政策目标包括解决贫困问题、支持有孩子的家庭,同时加强俄罗斯的经济独立性等。
对于美西方国家批评俄大选“不自由” “不公平”等说法,普京予以了驳斥。他表示,这是“意料之中的”,“你想要什么,让他们为我们鼓掌?他们正在武装冲突中与我们作战……他们的目标是遏制我们的发展”。普京称赞俄罗斯总统选举比美国先进得多,并指出俄罗斯使用了在线投票,“这是透明且绝对客观的,不像美国的邮寄投票……你可以花10美元购买一张选票”。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18日称,本次大选凸显围绕普京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支持和团结”,也是向西方国家发出的信号。俄新社援引俄政治学家格拉齐尼的话称,此次大选的亮点在于俄公民选择更积极地参与投票。这次爱国投票与普京确认为国家领导人的明确政治选择相吻合,“国家正在翻开新的一页,俄面临的任务是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适应多中心世界体系的轨道”。俄塔社18日称,普京再次胜选不负众望,表明俄民众对他高度信任和支持。在普京领导下,
俄大国地位将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西方对俄总统选举的干扰和对普京本人的抨击,只会增强普京的政治影响力,使俄社会更加团结一致。
“俄中关系是一个重要稳定因素”
普京18日凌晨发表胜选讲话后召开记者会,就对华关系、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与美国和北约关系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据俄新社报道,普京表示,俄中关系将继续深化发展,取得新成就,并造福两国人民。俄中两国在经济、外交等领域有诸多契合点。就亚欧地区发展而言,俄中关系是一个重要稳定因素,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普京认为,中国正在非常自信地实现飞速发展,并向创新型经济转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并取得巨大成功,在世界各地拥有许多朋友。
在谈及台湾问题时,普京重申,“毫无疑问,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还补充道,对中国“不友好者”试图“拿台湾地区制造挑衅和实施制裁,注定会彻底失败”。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郝赫说:“普京在国情咨文以及胜选后在竞选总部的演讲中,都提到了中俄关系。在这些最重要的场合都会专门谈到中俄关系,虽然言辞不是很多,但充分说明了他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普京再次当选对于中俄关系的稳定性、未来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刘军补充道,未来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当选,美国对于中俄的双遏制是不会消失的。
“即便如此,我认为,中俄也不会和美国及其盟友形成阵营对抗,这是我国极力避免的,所以仍需改善中美关系。”刘军认为,接下来中美俄之间的大国博弈不会升级,会维持现有模式,或在现有模式上出现一些变化。“因为普京当选后,未来随着俄乌冲突结束,他不会主动推进升级俄美之间的对抗。并且俄罗斯可能会开始接触欧洲国家,解冻与欧洲的关系。而对于中国来说,在中美的战略博弈中,中国还不能完全占据主动,中国需要时间,更不会升级中美对抗。”
普京主打“民生牌”
此次俄罗斯大选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如期举行。这是俄罗斯首次战时选举,也是俄罗斯首次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个“新地区”举行总统大选投票,目前四地均处于战时状态。在这之前,乌克兰宣布战时取消总统选举。
尽管本次俄罗斯大选的结果早已在意料之中,但是普京获得的超高得票率仍成为一大看点。2018年俄总统选举中,普京的得票率为76.66%,本次得票率提高了1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选的计票非常迅速。刘军表示,“这说明俄罗斯政府准备充分,由于本次俄罗斯大选的特殊性,可以看出俄方的策略是尽量不要把选举过程拉长。”
普京在竞选过程中主打“民生牌”,把竞选活动的主要焦点都放在了教育、经济、人口等民生问题。
2024年前三个月,普京安排了较为密集的国内行程,比如首次到访俄罗斯远东地区楚科奇自治区、突访俄罗斯西部飞地加里宁格勒、参观乌拉尔机车车辆厂、视察了喀山飞机制造厂等等。其间,普京多次谈及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2月29日,在长达两小时、创下时长新纪录的国情咨文讲话中,普京大篇幅聚焦了民生问题,多次强调俄罗斯应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技术独立等。
刘军认为,普京打“民生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稳定社会情绪,保持国内民意对他的最大支持;另一个是消除战争带来的消极影响”。
郝赫说,从普京在国情咨文里列出的项目来看,他认为未来6年俄罗斯大约需要超1300亿美元的额外投资,这对俄罗斯的财政挑战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普京来说,胜选并不是难事,如何迎接未来6年或12年的挑战才是关键。“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消化乌克兰问题。”刘军说,战争不可能无限期打下去,如何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顺利结束特别军事行动,战争之后如何建设,尤其是如何将乌东四州纳入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的大盘子,这都是需要普京思考和布局的问题。
如何影响俄乌冲突走向?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本次俄罗斯大选前夕和投票日也伴随着乌方的无人机袭击。3月15日俄大选投票日当天,俄罗斯与乌克兰相互打击了对方境内的目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表示,相关袭击试图给总统选举蒙上阴影、破坏局势稳定。
在普京连任之后,俄乌战场走向会不会出现变化?普京多次表示,将尽一切努力结束战斗,目前和谈的可能性存在吗?
“俄方已经在战场上赢得主动,拿下了乌东四州,从这方面来说,普京已经赢了。”刘军说,接下来俄罗斯或可能在战场上进一步推进,赢得更多主动,因为乌克兰西方支持日渐减少的情况下,乌克兰有些打不动了。
至于和谈,刘军认为,目前还看不到可能性,“但是未来总是要谈的,而且俄罗斯始终没有关闭谈判的可能性,一直在说欢迎谈判、愿意谈判。”
领土问题是俄乌谈判迟迟无法开启的关键,乌克兰要求俄罗斯归还所有乌克兰土地,包括克里米亚和整个顿巴斯地区。而俄罗斯则要求乌方承认当地民众行使自决权后出现的“新领土的现实”。这一关键矛盾目前打上了死结,双方都不退让。
接下来,美国大选的结果也是俄乌冲突中的重要变量。刘军表示,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以其“美国优先”的原则,很可能会断掉对乌克兰的支持。而如果美国彻底放弃援乌,乌克兰肯定打不动,俄乌冲突很快就会结束。
在援乌问题上,欧洲各国之间的分歧也日趋明显。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撂下狠话,称拒绝排除出兵乌克兰的可能性,此番表态引起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内的多位欧洲领导人的反对。
“在美国对基辅的支持出现动摇迹象之际,普京将坚持推进这场在乌克兰的战争”,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称,普京提及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时表示,俄军每一天都在前进,目前其战略“不仅仅是积极防御”,“总的来说,俄罗斯武装力量完全占据了主动”。他还表示,在新任期内,他首先要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加强俄防御能力和武装力量。普京说,俄罗斯需要考虑与谁讨论乌克兰和平的可能性。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普京是在暗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是他的和谈人选”。
“普京警告西方第三次世界大战仅一步之遥”,路透社18日称,当被问及俄罗斯与美国领导的北约之间是否有可能爆发全面冲突时,普京回答说,他认为当今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普京表示:“每个人都清楚,距离第三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只有一步之遥。我认为几乎没有人会对此感兴趣。”
(摘编自环球网、观察者网、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