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所谓“落后”让五角大楼焦虑不已。尽管美军启动了多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但进展始终不大。美国《空军与太空军杂志》网站3月13日称,美空军采购项目副主管戴尔·怀特中将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接受质讯时透露,空军研究实验室正在将其高超音速研究方向从当前的导弹转向可重复使用的侦察机。
重点转向
“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平台”
《空军与太空军杂志》网站13日称,怀特在介绍当前美空军推动的高超音速武器进展时表示,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将很快完成测试,目前没有计划推进后续生产,雷神公司负责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ACM)将于明年进行飞行测试。怀特透露:“美空军研究实验室技术开发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开发未来可重复使用高超音速平台所需的不太成熟的技术,这些平台将提供情报、监视、侦察以及打击等多重任务能力。”这种所谓“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平台”,其实就是指高超音速侦察机。怀特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但美空军官员此前预测,相关技术可能会在21世纪3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
美国彭博社13日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高级情报分析师杰弗里·麦考密克对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渲染称,中国在研发、测试和部署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个领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库是中国20年来通过密集而集中的投资、研发、测试和部署,从而大幅推进其常规和核武器技术和能力发展的努力成果”。他宣称,俄罗斯已在乌克兰将高超音速武器投入实战,但在库存总量和系统支持方面落后于中国。相比之下,美国至今尚未部署任何高超音速武器。“美空军和陆军原本想在2022年和去年实现这些目标,但它们都在测试环节遇到了困难,导致空军转移方向至不同的武器,陆军则要到2025财年重启测试计划,同时缩减部署计划。”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彻底放弃高超音速导弹研制。美国“动力”网站13日称,在AGM-183A和HACM导弹项目以外,美空军可能已秘密启动后续研制项目。
核心技术在发动机上
美空军将研发重点转向高超音速侦察机,其实早有迹象。其负责人此前就表示,“不要因为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领先,就过分强调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导弹更适合中国的战略,美国空军尚未确定未来的武器组合。”
报道透露,美空军在2021年就开始投资高超音速飞机领域,并向一家初创公司“赫尔墨斯”提供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合同,以研制能够以五倍音速飞行的喷气式飞机。报道称,其关键核心技术是“奇美拉”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2022年“赫尔墨斯”公司发布了该发动机试车的视频:首先是涡轮发动机喷出蓝色尾焰,随后切换为喷射耀眼黄色火焰的冲压模式。美国好莱坞影片《壮志凌云2》中,虚构的“暗星”高超音速飞机相关镜头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它的启发。
美空军另一款更受关注的高超音速侦察机,是洛-马公司研制的SR-72“黑鸟之子”。美国“趣味工程”网站今年1月称,SR-72计划于2025年进行首次飞行。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美国空军的绝密项目,据称最高飞行时速超4000英里(6437公里),号称“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飞机”。目前外界对该机的情况了解甚少,但已知信息显示,它更符合美空军对于“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平台”的特性。
SR-72被认为是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的继任者,后者曾创下三倍音速的飞行纪录。预计SR-72具备无人驾驶、高超音速飞行能力和可重复使用的特性,主要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SR-72时速4000英里的高速特性具备非常重要的军事用途,它可在一个半小时内从美国抵达欧洲”。此外,SR-72还可能搭载洛-马公司研制的高超音速武器执行攻击任务,能在高风险环境中快速打击目标并脱离。作为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射平台,SR-72可以赋予后者更高的初始速度,进而提供其打击范围。
报道称,SR-72的研制难点主要在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涡轮组合循环高超音速推进系统,该推进系统实际是将涡轮发动机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相结合,能实现并保持5马赫以上甚至可能超过10马赫的速度。
报道称,美国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报告中强调了高超音速飞机对于指挥和控制、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的重要意义。“从作战角度来看,高超音速巡航能力将使此类飞机能以最快的速度部署并覆盖广阔的作战范围,凭借其航程和速度,可减少对手的拦截成功率。”当前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相对固定,对手更容易躲避或采取伪装手段。而高超音速侦察机可携带多种载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全球重要目标实施战略侦察,借助高超音速飞行器难以被拦截的特性,让对手无从防御,具备更灵活的使用特性。按照美空军的设想,未来高超音速侦察机将与太空卫星等其他侦察平台相结合,从而窥探全球。(摘编自《环球时报》 文/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