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竟成了北约的弹药库?

  •     近日,北约政策规划部主任贝内代塔·贝蒂在韩国参加国际战略论坛时表示,北约正在考虑从外部快速采购炮弹等急需军备物资,希望与韩国等军工强国进行合作。事实上,自2022年欧洲局部冲突发生以来,北约已多次从韩国采购弹药,双方军火贸易愈加频繁。
        贝蒂表示,此前北约成员国国防产业以“适时生产方式(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运营,但在过去两年,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有越来越多的北约成员国正在与韩国进行军火贸易。2022年11月,美国向韩国订购10万发155毫米口径炮弹,随后在2023年2月追加订单。波兰也与韩国签订多项巨额军购订单,涉及155毫米口径炮弹、K2主战坦克等武器装备。
        韩国虽然声称不参与欧洲局部冲突,却用实际行动不断“拱火添油”,与北约在军备供应方面互动频繁。可以说,北约与韩国在军贸领域频频接触,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
        对北约各国而言,自深度介入欧洲局部冲突以来,其在局部冲突中军备投入越来越多,自身“余粮”越来越少,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而战场弹药需求是阶段性的,作为北约最主要的成员国,美国不愿为这种突然增加的短期需求开辟新的生产线。北约其他国家由于原有军工产能比较有限,急需找到新的弹药来源。
        韩国武器装备大多脱胎于西方武器体系,长期保持与美国等国武器系统的互操作性。韩国也是美国所有盟友之中拥有大口径炮弹存量最多的国家,成为北约补充武器装备的首选。此前,美韩两国于2023年9月就将韩国的战略军事储备转移到美国达成协议,其中包括50万枚炮弹。而且,与擅长“拖工期”的西方国家军火商不同,韩国发货速度快、能量身定制,也成为其吸引北约客户的重要因素。
        北约试图把欧洲局部冲突作为打造“全球北约”的一个试验场。美国则试图以北约为核心,把全球其他地区的盟友都吸收进来,建立一个新机制。北约让韩国提供炮弹,一个目的是想把韩国拉上对抗俄罗斯的战车。
        对韩国而言,向北约各国提供武器装备,符合其经济和战略利益。一直以来,韩国将对外军贸合作作为外交的重要支柱之一,高度重视武器装备出口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战略价值。为此,韩国制定了武器出口目标:到2027年成为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国,市场份额达到5%,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合成生物、未来通信和量子物理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
        另外,韩国也从地区冲突中看到了商机。韩国计划借国际局势动荡之机建设多个军火库,用以储备大量炮弹、坦克等武器装备,以满足国内外需求。这一决策得到了北约支持,北约高层表示,韩国的参与将进一步强化北约的地区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冷战结束,北约国家相继调低常规武器产能,而韩国则不断增加产能。因此,当北约国家出现武器缺口、急于“补货”时,韩国能够迅速反应,并称其具备快速提供武器的能力。韩国还计划将其制造的多种武器出口至多个北约成员国。
        然而,从更审慎的角度来看,韩国充当北约弹药库,在使地区冲突产生更多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可能将自身卷入其中,最终引火烧身。(摘编自《中国国防报》  文/张小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