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级飞行员邢喜贵:雪域蓝天写传奇

  • 黄谷章(原陆航二团政委)

        邢喜贵,男,吉林舒兰人,1949年12月出生,1966年7月入伍,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特级飞行员。历任空军第二航空学校三团二大队三中队飞行教员、四中队中队长,空八军独立运输大队飞行三中队副队长、队长,成指航空兵独立运输大队副大队长,成都军区直升机大队大队长,成空运输团团长,成都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兼陆航二团团长,四川省德阳军分区副司令员。从飞34年期间,带教培养飞行员上百批次。多次带队执行高原航线开辟试飞、专机运输、抢险救灾、卫星回收等急难险重任务,安全飞行近5000小时。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多次受上级表彰。2005年1月光荣退休,2024年2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75岁。

        2024年2月16日,我突然接到电话:传奇的“黑鹰团长”邢喜贵走了!一时间,我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
        老邢是“黑鹰团长”、一代陆航精英,也是我的老搭档,他曾经闯过那么多的“生死关”,现在就这样突然走了,什么话也没留下,唯有传奇一生激励着年轻一代。
    “百万大裁军”中诞生的新兵种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会上郑重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减少员额100万。按照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先机关,后部队、院校和保障单位的顺序,人民解放军自上而下地组织实施了“百万大裁军”。为了适应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解放军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中央军委于1985年决定组建陆军航空兵。“百万大裁军”中,中国陆军诞生了一个新的兵种——“陆军航空兵”。
        空军特级飞行员邢喜贵被选中组建陆军航空兵第二直升团,担任原成都军区陆航二团首任团长。从此,邢喜贵开始了他的陆航传奇生涯。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陆航直升机飞行员,他带领陆航二团的勇士们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亲自驾机赴难赴险、抢险救灾,为身处大灾大难中的民众送去福音;他用忠诚和奉献书写着“陆航人”的赤胆忠心。
    为“高原孤岛”送去希望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由于其险恶的地形、复杂的气象,雅鲁藏布大峡谷航线曾被称为“死亡航线”。
        为满足边防部队,特别是驻青藏高原一线哨所补给困难的问题,中央军委1983年决定引进一型适应青藏高原恶劣气候环境的先进运输直升机。经过对国外机型的比选,最终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S-70“黑鹰”直升机,以6000米的升限和600公里的航程以及适合高原飞行的优势拔得头筹。
        1985年底,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在装备“黑鹰”直升机时,就开始组织首次进藏运送给养行动。
        自此,邢喜贵开始带机进入西藏、新疆雪域高原地区,执行战备执勤、边防巡逻、抢险救灾、卫星回收等任务,出勤率之高、任务环境和气候条件之恶劣创当时飞行历史之最。
        邢喜贵带领他的陆航勇士们首次开辟雅鲁藏布大峡谷直升机航线,他亲自驾机多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为墨脱送去第一批医疗设备、第一批通讯设备、第一批发电设备,让“孤岛”有了希望和光明。有人说,时间能把一切淡忘,哪怕是滚烫的铁也会变得冰凉,但我相信,墨脱人不会忘记那些曾在“死亡航线”上飞行的陆航勇士们,不会忘记那位传奇的陆航团长。
        邢喜贵还带领陆航的勇士们,首次开辟了多雄拉直升机航线。
        多雄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市境内,墨脱县与米林县交界处,海拔4500米,其中,多雄拉山口海拔4200多米,是徒步墨脱的最高点。多雄拉山在雪线附近,隘口风势很大,所以多雄拉山大部分时间都隐蔽在云雾之中,大雪封山,时有雪崩发生,几乎终年不见太阳。翻越多雄拉山危机四伏,稍有不慎性命难保。甚至有人把多雄拉山口称为“鬼门关”。
        邢喜贵驾机多次勇撞多雄拉山口“鬼门关”,为驻守在雪山哨卡的边防官兵们送去祖国的关怀。有四名陆航烈士牺牲在“鬼门关”,长眠在雪山,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藏北羌塘无人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与阿里地区。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面积达29.8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地貌奇特,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气候干燥、寒冷,空气稀薄,被专家、学者称为“生命禁区”。
        邢喜贵带领陆航勇士们奉命首次驾驶直升机深入藏北无人区探险,揭开了藏北无人区的神秘面纱。
        在雪域高原艰难赴险中,每一次都是邢喜贵亲临带飞,每一次都是他亲自驾机,每一次都是他带头勇闯“鬼门关”。
        关关难过关关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邢喜贵都坚强无畏、勇往直前,他身上有一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精神,这就是陆航精神。
    抢险救灾送福音

        邢喜贵不仅是勇敢无畏的飞行员,还是抢险救灾的“吉祥鸟”。
        在一次紧急救援中,他冒着恶劣的天气和极低的能见度,超低空飞行穿越山沟和公路,及时将专家和药品送到现场,成功救回了日本登山运动员松田宏野的性命。这次救援行动不仅展现了邢喜贵高超的飞行技术,更彰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在另一次救灾任务中,邢喜贵带领机组紧急出动,前往西藏安多县抢救被冰雪围困90多天的牧民。面对能见度仅几十米的茫茫云海和时隐时现的山峰,他果断选择在河面上飞行,寻找受灾群众。在超低空飞行的过程中,他先后降落了48个点,找到了128户受灾牧民,为灾民送去了急需的物资和福音。西藏人民把他们称为“高原神鹰”、救苦救难的“吉祥鸟”。
        1990年7月3日14时,一辆拖挂45节油罐55个车皮的电动机车(0201次)在万源县罗文乡境内襄渝铁路梨子园隧道北洞爆炸。1100余名军警、干部、民兵投入灭火抢险。铁道部部长李森茂和副省长蒲海清参加指挥和灭火抢险。邢喜贵不顾山高地险、气象不明,带机驰援灾区,抢险救灾。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老邢,哪里艰险哪里就有老邢,他的传奇在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也将被后人铭记!
        “黑鹰团长”走了!我的好搭档走了!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如云,如风,如水,如梦!
        如云,为你遮挡一片烈日,留下清爽的朦胧!
        如风,轻轻吹过你的梦境,停在梦的路口!
        如水,轻轻地流过你的心经,触痛心的伤口!
        如梦,轻轻地划过流星的夜空,留下心疼的温柔!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风雨人生,淡如轻风,恍如昨日的梦!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带着一个憧憬,带着一片感慨和迷惑!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带走一片忧伤,带走一份眷恋,带走我的泪眼!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让我的泪眼去看花开花落,去赴人生的蹉跎!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留下无言的结局,带走午夜的寂寞!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像那天边的云,天空的雨,午夜的星,路边的草,山涧的水,枝上的花,叶上的露!
        他轻轻地来,轻轻地走,轻轻地招手,化作惜别的云彩,轻轻地飘走,飘走
        老邢走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