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菲律宾《马尼拉公报》等报道,4月1日,对于菲方近日不断在南海对华做出挑衅举动,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总统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发表公开声明对此表示反对。伊梅·马科斯在声明中警告道,眼下在与中国之间发生的海上冲突中,菲律宾“上头了”。她指出,菲律宾应拒绝外部力量的“慷慨赠予”,南海问题需要与地区国家展开适当对话,与真正的盟友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与菲律宾相反,东盟国家正掀起一股访华热潮。先是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首访中国,双方一致同意推进两国关系更加全面和高质量发展。紧接着,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越南外长裴青山、东帝汶外长贲迪拓于4月2日至5日分别访华。有评论指出,这是中国-东盟关系越走越近的真实写照,更是地区国家向往和平、谋求发展的生动实践。
4月2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发布的《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显示,中国继续被视为在经济和政治上对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更有过半受访者在被要求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时选择了中国。这也是该调查连续进行6年来,选择中国的人数首次超越美国。
“追求和平并不可耻”
综合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报道,伊梅·马科斯发表的声明针对的是菲总统马科斯近日颁布的一项行政命令。据报道,中国海警船在仁爱礁对菲方船只进行警示性水炮喷射后,马科斯签署了“第57号”行政令,其中第7条规定允许负责执行海事任务的菲国家海事中心“接受国外来源的捐赠、捐款用于职能和任务相关”。伊梅·马科斯将这份行政令斥为“特洛伊木马”,认为此举是在为外部力量干涉菲律宾“铺平道路”。她写道,“我们国家的防御姿态远远不能自力更生,冲动采取报复行动将为外国干涉付出代价。”
伊梅·马科斯警告道,正如在乌克兰和加沙发生的情况,外国的这种“慷慨”只会给无休止的冲突“火上浇油”。“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地区冲突,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盟友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她暗示道,“(有外国国家)在拒绝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默不作声,却高声援引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让(他们发表的)支持声明都显得欠缺可信度。”
《马尼拉公报》称,有鉴于此,伊梅·马科斯敦促菲律宾人在面对这些挑战时,要有冷静的头脑、温和的举止和深思熟虑的决定。她认为,“与中国在南海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我们的情感而非理性占了上风,它正在引导我们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这将让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菲律宾人的自尊心。”
伊梅·马科斯说,寻求南海局势的和平与谅解之路,将从与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进行适当对话开始。“追求和平并不可耻。任何可能使菲律宾人陷入危险的行为都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我不会允许哪怕一个菲律宾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每日问询者报》提到,伊梅·马科斯在3月31日接受菲律宾dzBB广播电台采访时还表示,自从她的弟弟小马科斯上任后,马尼拉突然间就采取了亲美的立场,中国因此对菲律宾失去信任。她说:“杜特尔特之后,马科斯政府出现了180度大转弯,导致紧张局势升级。”
马科斯上任后表现出的亲美立场,曾引发包括他姐姐在内的诸多菲律宾政界人士的不满。去年对于美菲加强军事合作,伊梅·马科斯曾表示,由于美国在菲律宾“隐秘的”军事活动,菲律宾将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中美冲突之中。她呼吁有关政府机构“平等地”监测美国军用飞机在菲律宾的活动情况,并指出美国在菲律宾有许多不受监控的秘密军事活动,加剧了本已十分紧张的地区局势。
在伊梅·马科斯看来,美菲推动《加强防务合作协定》是菲律宾被美国“解决台海紧张局势升级”的地缘政治议程所裹挟。在一场听证会上,她还曾当众质问菲防长加尔韦斯:“先生们,我们和台海冲突有什么关系?我们和台海冲突有什么关系?我不明白。”
不过在南海问题上,伊梅·马科斯虽然反对菲律宾政府与中国发生冲突,寻求积极对话解决矛盾,但她仍宣称菲律宾对仁爱礁有所谓“主权主张”。
“东南亚的选择变了”
近年来,西方一些人大肆渲染新冷战,大搞地缘政治对抗,企图将东南亚推进冷战式漩涡,个别东盟国家听信外部蛊惑,任由外部势力摆布,执意在南海挑事,人为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并试图怂恿其他地区国家一起生乱。但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促民心相通。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与多个东盟国家实现互免签证,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便捷,双方相互好感度也有所提升。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2日发布的《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显示,中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影响力和政治战略影响力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今年有59.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影响力最大,43.9%认为中国的政治与战略影响力最大。认为美国在东南亚的经济以及政治与战略影响力最大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14.3%和25.8%。
《联合早报》报道称,随着中美博弈加剧,东盟可能在两个大国之间被迫选边站的议题持续受关注。报告发现,若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今年有更多的东南亚受访者选择中国,从去年的38.9%上升至50.5%。《联华早报》指出,这是2020年调查增设这道问题以来,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首选。
在被问及接下来三年自己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时,认为会改善或显著改善的受访者比例,从去年的38.7%增至51.4%。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获东南亚受访者认可。有31.3%的受访者认为这个构想与东盟的努力方向相辅相成,30.1%认为对东南亚有益并带来正面作用。
近2000名来自东盟十国的受访者回答了问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表示,上述数据变化跟美国大选有关,在东南亚民众看来,将来无论是谁上任,他们都无法对美国抱有希望。特别是如果特朗普上台,他们会觉得美国更是靠不住。此外,美国政府自拜登上台后大搞“印太战略”、阵营对抗,对东南亚地区架构造成明显冲击,给地区民众造成不安全感、不稳定感。相比之下,东南亚多数民众觉得在发展上,还得依靠中国,这点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
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在访华时表示,愿延续佐科总统的对华友好政策,建设更加紧密、更加高质量的中印尼双边关系。这是普拉博沃在大选后的首次出访,也开创了印尼史上当选总统宣誓就职前出国访问的先河。普拉博沃此次“超常规”访华之旅,凸显了中印尼传统友谊之深厚,让人们对未来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充满期待。
有分析指出,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友好,促进亚洲区域合作和发展,奉行不选边站队,对印尼自身有利,对中国和东盟也有利。
4月2日至5日,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越南外长裴青山、东帝汶外长贲迪拓也分别访华。这是中国—东盟关系越走越近的真实写照,更是地区国家向往和平、谋求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此关键时刻,多个东盟国家重要人物的密集访华,是在用实际行动对阵营对抗说不,同时也做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
外交部驳菲官员言论
针对菲律宾官员近日炒作所谓“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以大欺小’”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予以驳斥,揭批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三个违背”,指出菲方一再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无非是为了掩盖其自身在南海问题上背弃承诺、侵权挑衅的事实。
汪文斌表示,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律宾领土范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所确定,南沙群岛不在菲领土范围内。菲律宾一再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无非是为了掩盖其自身在南海问题上背弃承诺、侵权挑衅的事实。事实是:菲律宾违背了在仁爱礁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菲方曾郑重承诺拖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但25年过去了,菲方军舰至今仍滞留在仁爱礁上。
汪文斌指出,菲律宾违背了中菲就妥善管控仁爱礁局势达成的谅解,菲方承诺不加固“坐滩”军舰并提前向中方通报运补计划,中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菲方向“坐滩”军舰运送必要生活物资的船只多次作出临时特殊安排。但菲方却一再出尔反尔,企图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军舰的建筑物资,以期实现对仁爱礁的永久侵占。
汪文斌说,菲律宾违背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第五条规定,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仁爱礁是无人岛礁,各方应维持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但前不久,菲律宾军方发言人公然声称要在仁爱礁上建造永久建筑。菲律宾还频繁派员登临铁线礁等中国南海无人岛礁,严重违反《宣言》精神。
“菲方依仗外部力量支持,背信弃义、一再挑衅,这是导致海上局势紧张的根源。事实无法掩盖,是非不容混淆。菲方应当立即停止侵权挑衅行径,尽快回到遵守和落实《宣言》精神的轨道上来。”汪文斌强调,中方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摘编自环球网、中青网、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