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选前,莫迪逮捕德里首席部长

  •     近日,印度德里首席部长兼平民党主席阿文德·凯杰里瓦尔因涉嫌“洗钱”被印度执法局强行逮捕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举世瞩目。德国、美国和联合国先后发声,敦促莫迪政府能给予阿文德“公平、透明、及时的合法处理”,但印方指责这是“干涉内政”,并向各方进行交涉。
        3月31日,印度反对党联盟(缩写INDIA)举行名为“拯救民主”的大规模集会,声援阿文德。4月2日,德里法院就此举行听证会,最终接受印度执法局调查尚未完成的说法,批准拘押阿文德至4月15日。
        4月19日至6月1日,印度将举行全国大选,大选前夕,口碑甚好、连续三届当选德里首席部长、有望参加本次总理竞逐的阿文德却被捕了,而且调查看起来没完没了,这将直接影响其参选,乃至影响整个平民党参选进程。因此阿文德指责这是印人党的政治阴谋。

        目前来看,阿文德翻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德里高法、印度选举委员会都没有按照印度宪法的赋权来秉公执法,施加建设性影响力。截至目前,虽然印度民众心存不满,但敢于公开表达不满、仗义执言的人数有限。反对党阵营领袖和不少媒体虽然也纷纷站出来支持阿文德,但相对于莫迪政府的庞大势力而言,这些反对声音不足以对莫迪政府形成压力。莫迪为何在大选前夕逮捕德里首席部长?阿文德和他的平民党被盯上,只因他自身的条件和政治理念,以及平民党目前的声势好巧不巧地成了莫迪和印人党的肉中刺。以下就从这三个“不巧”说起。

    “不巧”比莫迪年轻有为

        德里首席部长阿文德1968年出生于哈里亚纳邦,现年56岁。他平民出身,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路摸爬滚打,历尽艰辛,体面一点的工作做过塔塔集团的员工、慈善基金会志愿者、德里的税收专员。正是切身体会印度下层民众生活不易,2006年阿文德决定辞去德里税务专员的职位,去组建一个政党,希望借此参政报国。
        2012年,阿文德组建“平民党”。该党成立后,2013年德里举行换届选举,平民党作为地方政党进行参选,与印人党、国大党等全国性政党展开竞争。在这次参选中,平民党犹如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在德里议会赢得28席,以3席之差落后于印人党(31席)。德里议会总席位是70席,由于没有任何政党超过2/3席位,因而需要建立联合政府。印人党优先组阁未能成功,随后,时年仅45岁的阿文德率领平民党联合其他党派组建联合政府,阿文德成为德里首席部长。
        在随后2015年、2020年的换届选举中,每次印人党都倾注很大心力来攻夺德里,但均未成功,阿文德因而连续三届担任德里首席部长,可谓年轻有为,并计划参加今年的大选。较之年轻有为的阿文德,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出生于1950年,现年74岁,二者相差18岁。毫无疑问,阿文德具有年龄优势,因而被誉为既是印度过去十年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党领袖之一,又是可能挑战印人党执政地位的后起之秀。如此来看,虽然阿文德即使今年参选也无法对莫迪构成威胁,但他后起之势可能威胁印人党长期执政地位。因此,从着眼印人党长期执政地位视角来看,大选前夕,莫迪政府利用其执政优势,对阿文德下手,不足为奇。
    “不巧”与莫迪的治国理念不同

        莫迪总理素怀政治抱负。自2014年执政以来,先后颁布“厕所革命”、“税制变革”、“废币改革”、“总理基金”、“数字印度”、“印度制造”、“新印度”、“印度替代”等系列举措,致使印度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目前,印度经济正在起飞,GDP赶超日本与德国成为世界第三指日可待;政治上,反对党已被印人党各种“挖墙脚”打得七零八落;宗教文化上高举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tva)。如此发展,旨在实现印人党及其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四个一”的政治理想——即一个民族国家(婆罗多,Bharat);一个选举(改革现有选举制度,将国选与邦选合并,形成美国式选举);一种语言(以印度语为主体);一种宗教(以印度教为主体,即印度教民族主义),促进印度早日成为世界大国,及早实现“大婆罗多”梦。这也是莫迪政府去年决定修改国名为“婆罗多”的深层原因之一。
        眼下,印度前总统科温德正领衔推进“一个民族国家,一个选举”事宜。而若想实现目标,印人党需要在这次大选中获得人民院的2/3议会席位(总席位543),实现印人党单独执政,不再像以前那样联合其它党派组建联合政府。只有这样,莫迪政府才能通过议会修改宪法,实现“一个民族国家,一个选举”。从这一点来说,莫迪事前表示希望这次大选印人党获得370席左右,这是奠定印人党下一步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
        与莫迪总理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修宪修改印度民主体制,建立一个以印度教为主体、印人党长期执政的“婆罗多”民族国家不同,阿文德崇尚圣雄甘地的“甘地式社会主义”,强调尊重现有印度宪法,尊重印度宪法所维护的自由、公正、平等的思想,因为这是印度先辈在长期反抗英殖民侵略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主张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印度国家,政党不是去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应该发挥执政优势照顾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益,这样印度国家发展才有希望,最终走向繁荣富强。正是如此,阿文德领导的平民党积极加入去年建立的反对党联盟INDIA,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阿文德与莫迪的治国理念有天壤之别,且两党合作希望渺茫。在此背景下,莫迪政府利用执政优势,打压阿文德及其领导的政党。
    “不巧”成为印人党竞争对手

        平民党自2012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是全国性政党,在全印度25邦区设立分支,积极准备2024年大选。更为重要的是,该党目前执掌着印人党眼中的三个“关键”邦区,分别是旁遮普邦,以及中央直辖区德里和昌迪加尔,这三个邦区在印度议会人民院共拥有21个席位,也是印人党与平民党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
        如前所述,阿文德三次连任德里首席部长,口碑很好。德里是印度首都,其政治象征意义不言自明。若莫迪和印人党三次赢得大选连续执政,而德里却一直在反对党管理之下,对于深怀政治抱负的莫迪、印人党和国民志愿服务团来说,显然很没面子。
        旁遮普邦原是锡克帝国的一部分。印人党在此积极布局,他们在其他邦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但在旁遮普的成绩却不如人意。该邦此前是国大党执政,2022年换届选举中,印人党与国大党激烈角逐,结果都败给了平民党。
        昌迪加尔虽然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印人党及国民志愿服务团每次换届选举都积极争夺该市。遗憾的是,被誉为“选举达人”的印人党在2021年该市换届选举中,却败给了成立还不到10年的平民党。可见平民党崛起壮大之势。
        综上所述,从选举政治政党间丛林法则来看,针对今年印度选举,莫迪再度成为总理应该没有悬念,但若想拿到印度议会2/3多数优势,即莫迪所期望的370席、实现印人党单独执政,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2019年大选,印人党在人民院仅获得303席。因此,面对阿文德的“年轻有为”、“道不相同”和“前景威胁”,莫迪只有利用其执政优势打倒这个竞争对手,方能更好实现选举目标。
        莫迪执政10年,积累了很多“盔甲武器”,包括印度执法局、印度调查局、印度选举委员会、印度高法、印度媒体、印度电信、印度财阀等。这些强有力机构和财团,加上印人党和国民志愿服务团的庞大分支,赋予莫迪“三头六臂”和无限潜能。印度漫画家Satish Acharya的作品对此做了生动的刻画。
        在上述三个“不巧”之下,具有“后起之秀”优势的阿文德,无疑成为莫迪的重点“猎物”。对莫迪而言,在这么多“盔甲武器”赋能之下,拿下这个德里首席部长是小菜一碟。可问题是:莫迪政府会轻易释放这位明显存在“威胁”的德里首席部长吗?阿文德被捕能促进莫迪实现其政治目的吗?印人党这次大选获得席位若超过370席实现单独执政,莫迪第三任期将做出哪些重要举措?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摘编自澎湃新闻  文/姚远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