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李浩
(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
芳菲四月,南疆春意初醒,携一抹新绿,略带一丝娇羞,在不经意间跃上枝头,给人以惊喜;在不经意处灿烂舒展,给人以希望。满院的春色早耐不住心境,竞相舒展开放。塔河湖畔的营院的花香迎来了从天山南北奔赴而来的第二批《纲要》培训学子。
“向右看——齐!” “向前——看!”嘹亮的口令响彻军营,整齐列队后,无论是支队班子成员还是基层一线带兵干部,都以普通一兵身份过连队生活,职级清零、经历清零、待遇清零,仿佛又回到“兵之初”埋下种子的那一刻。
军容风纪检查、队列训练、内务卫生评比……满满当当的集训生活剪掉了“一线带兵人”身份不相符的“枝枝蔓蔓”。混合式编班、连队式管理、士兵式生活……从严开头、一严到底,除去了“主官光环”照不到的“泛黄枯叶”,只留下肥沃的土地给予着“扎根发芽”的养分。
花木接地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教育接地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翻开日程安排,“如何帮助长期未进先进的单位‘摘帽’” “动态分散条件下如何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一个个围绕基层“担惊受怕” “牵肠挂肚”的“疑难杂症”破土而出。
走进教育课堂,“‘扫楼梯效应’告诉我们:只有从上往下扫,才能扫得干净、扫得彻底。好风气是带出来的,坏风气也是带出来的。”这类通俗易懂的话语“开小口” “挖深井”,讲清立“严管厚爱”破“野蛮生长”的道理。
“为官一任、建设一方。当了一任主官,就要给单位留个好基础、好作风,培养一支过硬的队伍!”“不能以领导机关的高明,否定基层官兵的聪明!”抓建的“真经宝典”倾囊相授,以官兵“需求端”引领辅导授课“供给侧”。
但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每一朵花的绽放,必须要从种子开始,种植、发芽、生根、浇水、成长、开花……一路顽强生长、经风雨洗礼。刚调任主官岗位时的李队长坦言:“不挑担子不知担子重,样样都得抓、事事都得管,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可自主建设的想法很好、目标也很好,单位就是不见起色!”
这是不少履新主官的共同困惑,需引得基层的源头活水来浇灌。研讨交流、案例剖析、难题会诊,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纷纷“亮招点赞”来对症下药破解棘手难题。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道理大家讲、经验大家谈,在交流碰撞中擦出思想火花,在集思广益中受到启迪。
也没有一朵花,到最后仍然是花。开花以后,仍需要努力地生长,直到秋天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基层建设亦是如此。
李指导员作为连续23年先进中队的主官,满墙的荣誉历历在目,却也很容易让官兵陷入自我满足的怪圈。“如何让‘老先进’激发‘新动力’?”不妨对照先进典型找找差距,以“空杯”心态求知强能,以“满弓”状态研学强训,在见贤思齐中增强方向感。
百花争妍,可这里没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暇,耕耘花开,更多的是“星斗阑干分外明”的辛劳,白天上课听得认真,参观见学看得仔细,讨论发言踊跃积极,晚上作业灯火通明,进一步找准学思用、知信行的结合点、着力点。
《纲要》培训提供了打开思想的“交互视窗”、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抓建实践的“会操演练”。更需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学”、在重大任务中“谋”、在艰苦条件下“磨”、在解决棘手问题时“悟”,在基层这面沃土上潜心耕耘,静待花开,届时自会硕果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