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船只非法聚集,中国海警强力震慑

  •     一个名为“这是我们的”菲律宾“民间组织”5月15日召集一群所谓“当地渔民”前往中国黄岩岛周边海域,展开为期3天的“冲闯黄岩岛”行动。据外媒报道,这场侵权活动由5艘主船带领,船上载有“这是我们的”组织成员、记者和外国观察员等,100余艘渔船跟随。16日,该组织多艘船只在我黄岩岛以东海域60海里左右处非法聚集,开展与正常渔业生产作业无关的活动,在现场通过下网捕鱼作业、展示旗帜等方式作秀。随后该组织发言人宣布,该组织的“先头部队”在距离黄岩岛50余海里处向菲律宾渔民发放了燃料和其他援助,此次任务已经取得“胜利”。
        气氛“烘托到位”了,但实际上人却没来。相关知情人士5月16日称,中国海上维权执法力量一直在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执行维权执法任务,但并未等来菲所谓民间组织的“冲闯”,实际上该组织渔船距离中国黄岩岛还有50余海里的地方就龟缩不前了。菲非法组织显然受到了中国海警的强力震慑。

    行动充满表演气息
        菲律宾组织的行动充满了表演气息。据法新社报道,15日一早,约200人聚集在菲北部渔港马辛洛克镇,挥舞着小国旗,高呼口号,随后登上5艘商业渔船,一些小船跟随。几个小时后,一艘菲海岸警卫队船只在海上与该船队会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称,他们不会参与15日开始的“民事任务”,但将为平民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他还透露,一架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飞机已被部署监视黄岩岛的局势。
        马辛洛克镇距离黄岩岛约125海里(约合230公里)。据菲媒现场报道,该组织在出发后不久就开始在菲方“专属经济区”内向菲渔民发放首批物资,包括燃料、水、食物,中午11时左右在菲“专属经济区”内布设带有标识性质的橙黄色“浮标”。路透社称,跟随主船启航的100多艘小船,只参与了该行动的“最初部分”。
        据法新社报道,发放物资后,该组织称将“继续第二阶段的航行,目标是到达黄岩岛附近,布设浮标,彰显主权”。该船队发言人15日晚告诉记者,他们的船只被中国海警船“跟踪、警告”。
        《纽约时报》15日称,“这是我们的”组织的行动打破中国对黄岩岛控制的机会“似乎很小”。在菲律宾船队当天出发之前,中国就向该地区部署了“数十艘”海警船和“海上民兵船只”,呈现出“压倒性的力量”。《纽约时报》还引述分析人士的话模拟场景称:如果中国海警决定要发出“我们已经受够了”的信息,可能用水炮打击菲船只。事实上,据外媒报道,4月30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和渔政船在非法靠近黄岩岛的过程中,就尝到了中国海警船发射的水炮的滋味。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称,中国海警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现场操作专业规范、正当合法。
        路透社15日称,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已派出3艘舰船,以保护驶往黄岩岛的船队。
        一位知情人士5月16日表示,“中国海警于5月14日开展演练,5月15日开始布设多条防线,菲‘巴加凯’号(MRRV4410)公务船在携带多条菲渔船前行到距离中国黄岩岛50余海里的地方时,看到中国海警船就开始裹足不前,16日上午,菲公务船开始带着菲渔船向菲本土方向后撤,目前已后撤15海里。”

        早早收场,却又单方面宣布任务成功,菲非法组织主打的就是“坑蒙拐骗”,通过造声势为自身谋利益。
        路透社称,“这是我们的”组织去年12月曾组织过一次类似行动,为“坐滩”仁爱礁的菲军人运送物资,但由于其所称的“被中方船只跟踪”而缩短行程。
        针对菲律宾所谓“民间组织”前往黄岩岛周边海域活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2016年就菲律宾少量小型渔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正常捕鱼活动作出善意安排,同时依法对菲渔民相关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如菲方滥用中方善意,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管辖权,中方将依法维权反制,相关责任和后果完全由菲方承担。
        菲律宾渔船可以在黄岩岛附近进行捕捞活动,但不得进入黄岩岛潟湖或进行可能污染或破坏该岛的活动。然而,去年以来,菲律宾方面背信弃义,不再通报对其在仁爱礁非法“坐滩”船只的运补行动,并通过各种方式秘密向非法“坐滩”船只运补建筑材料。
        中国海警有关部门的一组独家影像显示,菲非法“坐滩”船只舰体底部出现破损漏洞,舰体涂漆大量脱落,许多腐蚀的锈水直接流入海中,整艘舰船已经成为一堆锈迹斑斑的废铁,各种生活物品和垃圾随意摆放在毫无遮挡的甲板上,菲军方人员在仁爱礁的浅滩上捕鱼,该非法“坐滩”船只实际上已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其中一幅图片甚至显示,一名非法“坐滩”军舰上的菲军方人员,疑似公然朝仁爱礁潟湖内排泄。
        而另几段于今年年初抓拍的视频则显示,菲方非法“坐滩”军舰上的军人不仅朝潟湖内倾倒废水,还聚集在前甲板上焚烧垃圾,菲非法“坐滩”军舰上的军人破坏海洋环境的举动与中国仁爱礁的碧海蓝天形成强烈对比。
        面对如此破败不堪的非法“坐滩”船只,菲律宾有关方面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承诺,不但不拖走该军舰,还企图对其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加固,特别是去年以来,多次无视中方的善意和诚意,向非法“坐滩”船只偷偷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的建筑材料。一位匿名专业人士日前介绍称,去年以来,菲律宾方面多次擅闯我国仁爱礁,对非法“坐滩”船只开展非法运补活动,这当中除了有恶意挑衅的意图之外,还在于菲方非法“坐滩”船只破损严重,菲方需要通过运补建材,对非法“坐滩”船只进行维修和加固,以维持其在我国仁爱礁的非法存在,“但每次偷偷运补建材的意图都被中国海警识破,并坚决予以阻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杨霄介绍称,由于仁爱礁船只非法“坐滩”近25年之久,包括船身涂漆的散播、船体金属锈蚀的溶解、船上化石燃料燃烧排污和生活垃圾等集中地排放在了以仁爱礁非法“坐滩”船只为中心的礁石上和海域中。“海上运行的船舶,在持续活动过程中,相应的涂漆和排污会被海水不断稀释。但如果在固定点位长期靠泊或‘坐滩’,污染很难因运动被海水稀释,就会出现以船只为中心的毒素分布梯度。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氧化汞、有机锡(TBT)、铜化合物等。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毒素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可逆的致病性污染。更重要的是,随着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这些污染有可能进入人类的生活圈。”
        杨霄表示,菲律宾政府出于险恶的窃取他国领土图谋,将一艘破旧不堪的军用船只非法“坐滩”在美丽的南海礁石上,并持续25年不履行承诺拖离,也就自然无法和没有能力进行船只环保维护和船上排污处理,将大量自然发生和人为制造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周边礁石和海域中,是极其不负责任和反文明的行为。
    菲律宾“正在被总统出卖”
        菲律宾智库“人民良政”中心主任鲍比·图阿松认为,当前中菲关系紧张升级有三方面因素:首先,马科斯是美国坚定的铁杆盟友,利用与美国的防务联盟来对付中国。其次,军方在菲律宾政治中的话语权颇大,“由于历史渊源,菲律宾武装部队及国防部实际上都是美国的工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代理军队’,而菲武装部队在菲律宾政治架构中的实力非常强大,总统也需要通过划拨大量预算经费支持其与美军的联系”。最后,菲总统受到了美国“捐赠不再使用的旧船和旧驱逐舰的诱惑”,这些旧舰艇被作为“礼物”送给菲律宾海军和海岸警卫队。此外,每年都有很多菲律宾初级军官获得奖学金,在美国某些军事部门参加特殊训练。
        图阿松在采访中反复提及,中菲两国于2017年曾建立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双方应该通过该机制解决争端。然而,现任总统马科斯并未用好这一磋商机制,而是以牺牲外交为代价,利用与美国的防务合作来对付中国。“美国不希望与中国发生任何(直接)战争,而更喜欢通过菲律宾等国家搞代理人战争。这很危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菲律宾将输掉战争,但美国却会很高兴。许多菲律宾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国家正在被总统出卖。”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指出,中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的临时特殊性安排及中菲之间的共识和默契,免去了两国频繁的海上对峙和外交较量成本及其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更是为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渔业活动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可谓是货真价实的“双赢”。相反,小马科斯政府的强硬政策、扩张主义倾向和“说一套做一套”的“非常规”行事风格打破了中菲间默契,也极大削弱了彼此政治互信基础,将中菲在黄岩岛的“正和博弈”带向“负和博弈”,这无异于是开历史倒车。
        陈相秒称,菲方“闯礁”部署和行动的常态化使得“对抗”取代“对话与合作”成为中菲处理黄岩岛矛盾的主线。小马科斯政府的海上强硬行动或许能赚取美西方的外交“吆喝”,但现场频繁且紧张的对抗更是牵制菲中双方巨大军、警和外交精力,除徒费经济投入,升高引发海上不测事态风险,并无其他有价值的效益。
        陈相秒指出,菲政府将“渔民生计”挂在嘴边,但其言行却无不透着“精致利己主义”的味道。以“海上运补”掩护“重新控制”黄岩岛真实用意,满足部分政客的需求,渔民群体不得不在紧张的海上对峙中承担政治与安全风险以及经济损失。菲律宾政府的咄咄逼人也是迫使中方做出选择,重新考虑黄岩岛渔业秩序安排。
        在陈相秒看来,小马科斯政府在黄岩岛问题上留给中国做出选择的空间似乎已经很少。菲方部分狂热分子被复仇主义心理裹挟,一再上演“农夫与蛇”的场景,图谋照搬“仁爱礁的模式”,以所谓“渔船运补”名义实质是打“领土主权”的主意,对此中方的忍耐绝对是有限度的。(摘编自环球网、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