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三个半小时” 凝聚军营“政”能量

  • 徐海龙 李国强 安海利

        政治教育守正创新,为激发官兵学习内驱力,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持续开展“读军报、上军网、唱军歌”活动,灵活用好“三个半小时”,创新形成“学习+辨析”“线上+线下”“歌唱+挖掘”教育思路,持续引导官兵认识到读军报正风、上军网增智、唱军歌铸魂。
    “学习+辨析”激发教育活力
        “能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动态,还能看到兄弟单位好做法,看到身边的优秀榜样。”谈到读军报的好处,一名战士这样说。
        组织读报学报和热点辨析,将读报活动灌注活力。官兵可以对报刊点评讨论,可以分享看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该旅自主创办《太行天网报》,为官兵提供思想碰撞交流的平台,在学、思、辩中实现理论灌输、思想引导,激励官兵主动汲取精神养分。
    “线上+线下”
    优化学习氛围
        线下课堂、强军网、互联网三平台联动,浓厚学习氛围。
        鼓励下载“学习强国”“学习强军”等APP,引导关注军内外主流媒体公众号、视频号。优化强军网版面设置,设置“天网媒体”“天网光影”“天网书画”“天网微视频”等官兵感兴趣的专题,激励官兵将工作生活制作为照片视频投稿,引导官兵结合岗位和自身实际多思考、多提高,强化官兵自我教育能力氛围。
    “歌唱+挖掘”讲好红色故事
        饭前、队列唱响红歌一直是我军优良传统。“岗位是战位,空情大于天,火眼金睛成利剑,打赢攻坚信息战……”铿锵有力的旅歌《我们是太行千里眼》在营区响起,成为战士们最爱唱的一首歌。
        深入开展“唱军歌、讲故事、话思想”群众性自我教育,以旅歌为引,深挖红色历史,讲好旅史故事。
        唱响旅歌,官兵们讲述了“优秀操纵员徐书江”“高工团队”等团体和个人投身建旅兴旅的故事。唱响“雄赳赳,气昂昂”时讲述该旅老兵岳宜贤前辈所在的载宁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击落敌机,创造世界上首例雷达兵击落敌机的奇迹。唱响“过得硬的连队”,分享身边每名战友对连队的贡献,鼓励官兵立足岗位作贡献。
        “唱响旅歌、讲好旅史、传承旅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荣耀。”作为旅军史长廊的讲解员,上等兵赵雨轩表示,“讲好自己的红色故事,是红色基因血脉的传承,意义重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