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园为什么而存在

  •     一次,我负责的猴子逃跑了。我和其他饲养员都拼命地追。猴子豁出去了,爬到过山车最高的轨道上。我们两拨人从过山车轨道的两头包抄,渐渐朝猴子逼近。
        “好,就差一点了!”
        这时,猴子从轨道顶端唰地一跃而下,直挺挺地摔到地上,一动不动。
        “估计死了……”
        我们正担心着,猴子又一跃而起,全力奔逃。
        “糟糕!被它耍了!”
        “这家伙还真有两下子!”
        “站住——”
        这种时候,它们还真是充满活力。作为一名饲养员,这样说似乎不太合适,但我觉得,只有在动物使出浑身解数逃跑的时候,才能见到它们的野性。
        “动物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动物园为什么而存在?”饲养员之间经常讨论这些话题。
        当你更加了解动物后,再看到动物在兽舍的水泥地上徘徊的身影,就会感到一种痛楚,认为让动物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是自己的罪责。真正的大地凹凸不平,上面有着厚厚的草和枯叶。钢筋水泥本就不是动物栖息的场所。动物园里的水泥地的确便于清扫,也更卫生,但并不适合动物。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在水泥地上盖土,让动物尽量过得舒服些。如此一来,狸猫、狐狸等动物就有了运动场地。它们的粪便或尿液将土弄脏,我们就得换上新土,这样,工作量就增加了一倍。
        但动物在告诉我们:“我不愿意在水泥地上走,给我放上土和木头。水泥地虽然干净,但我们本来就是生活在土地和枯叶上的呀!”
        到山上就能弄到土,园里有的是枯叶和草,看来只能听它们的了。一旦意识到这些,就算干得再久再累,我也不介意。(摘编自《动物园生死告白》   文/阿部弘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