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入军营 “典”亮兵心

  • 蒋伟伟 刘晨 张国政

        “依据民法典第八章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张三在网上发表的言论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模拟原告律师的谢孟哲发言道。
        近日,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将“法庭”搬进教育现场,让官兵置身“庭审”一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营法庭”活动。以常见涉法问题为案例,从法庭调查、取证质证、申诉辩论等环节,让官兵“沉浸式”体验、“实操式”运用,“零距离”感受法治力量。
        2024年5月是全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民法典宣传普及,进一步培塑广大官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行为自觉,真正让“民法典”在官兵身边“热”起来,在战士心中“强”起来。
        持续推动理论实践融合,坚持以学致用、以学促用。该营党委紧紧扭住“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实践运用、感悟交流”四个环节,打好民法典学思践悟“组合拳”。他们通过“党委专题研学、支部重点领学、班排集中组学、个人补查自学”的方式,将法治思维植入官兵脑海,不断增强官兵遇事找法、解难用法、维权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通过在民法典中挑选贴近官兵切身实际的“热点、痛点、难点、堵点”,才能让官兵在遇到困难疑惑时有法可依、知法会依、用法能依,不断为依法治军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军人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由谁承担民事责任?军人如何维护自己的荣誉权?军婚特殊保护制度法律如何规定……”该营通过定期组织“一张白纸畅兵言”活动,收集整理官兵日常生活中的涉法问题,军地联合搭建官兵谈“法”平台,以“兵言兵语”为媒介,将民法典嵌入官兵生活,增强广大官兵民事权益获得感。
        据了解,该营充分发挥云端资源优势,通过观看民法典系列微视频,登录强军网法律服务平台,大力营造“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崇尚民法典”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设置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热线、绘制民法典漫画、开展“民法典宣传周”知识竞赛等形式,学深悟透民法典运用逻辑,不断培养官兵尊崇法治、学用法治的情感认同。
        通过解读民法典精神内涵,践行民法典法治精髓,使法治精神、法治理念进脑入心、进言入行、进岗入责,帮助官兵卸下思想包袱,消除官兵后顾之忧,让大家持续树牢法治信仰,建立法治思维,凝聚扎根军营、献身军营的行为共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