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抓实训,让民兵训练“火”起来

  •  洪培舒 秦军勇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武部组织辖区内4支民兵应急排、2支民兵支援保障排(分别编组在中国联通汉阳分公司、武汉天然气汉阳分公司)共计170余名基干民兵,开展为期12天的成建制成体系基地化集训。通过“连队化管理、专业化教学、融合化组训、一体化演练”方式,探索新形势下民兵训练“管、教、训、用”路子,有效解决民兵训练人员难集中、内容难落实、质量难保证的现实问题,为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夯实基础。
    连队化管理
        严格落实管理制度。成立集训队,每天组织早交班,晚上召开班务会,3天召开一次排、队务会议。落实一日生活、请销假、训练考勤、值日执勤等制度,正规管理秩序。在训练报到、任务转换和训练结束期,召开预建党支部会议和党员大会,认真研究训练形势、评先评优、总结讲评等工作,有效发挥支部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普通一兵”要求,民兵住集体宿舍、吃大锅饭、走队列、喊口号,强化了民兵也是兵的意识。
        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民兵成建制训练,提升民兵应急应战能力,充分发挥民兵先锋骨干作用。训练前,班排长负责工作部署、集合整队、点名查哨等纪律管理;训练中,开展由班排长负责组织的“五小活动”(小示范、小评比、小竞赛、小讲评、小考核),集训期间所有活动班排长积极参与,通过压担子、教方法,调动民兵干部骨干工作积极性,提高民兵队伍的组织指挥和管理部署能力。
        落实“双四一”活动。持续抓好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提前对民兵思想状况进行摸底研判,掌握民兵训练情况,了解他们生活的困难。“跟进、靠近、贴近训练任务”和“经常性谈心进岗位、进点好、进心坎”,在点滴小事中拉近距离,培养“甘苦与共、荣辱与共”的战友情谊。江欣苑社区退役战士邱勇说,“12天的集训,让我重温军旅生活、重回训练战场、重现战斗情景。”
    专业化教学
        精武先精“武教头”。教学准备时,人武部从在编民兵、辖区军校和地方大中专院校、编兵企业及其对口培训机构五类单位中,精心挑选民兵课目训练所需的人才,组织建设民兵教练员队伍。
        深挖内部潜力队员。在民兵队伍中挑选优秀队员,充实教员队伍力量,锻造全面过硬的政治教员队伍。在民兵支援分队中挑选业务精湛的民兵,开展燃气管道抢修等专业课目实操,提升民兵队伍专业技能。
        广借外部优势聘教员。请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上国防教育课;武汉市防洪设计院专家上防汛抢险课;长江救援队资深队员上水上操舟救援训练课;区公安局特警大队上反恐维稳队形组织课。
        全体基干民兵,参训了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活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获得了经验。本次集训,让民兵训练由“训之无味”变为“训之有趣”;让民兵队伍由“要我训”转为“我要训”;让编兵单位由“训之无用”转为“为我所用”,有效解决了民兵训练难落实的问题。
    融合化训练
        融入设备。非我所有,为我所用。120救护车、特警指挥车、应急消防车、大型无人机、5G通信基站、大型公交车辆……这些平时预编、预征、预储在战备方案、应急预案里的装备、车辆,全部开到了训练场,帮助民兵队伍即练基本技能,又练专业能力,超前编建民兵队伍的专业力量,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民兵队伍。
        融入特点。人武部根据应急分队的任务特点,展开了不同的训练,确保民兵队伍随时能够进入战斗状态。针对防汛分队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反恐维稳、水上搜救、应急救援、抗洪抢险等专业训练。针对网络运维分队和供气设施抢修分队的任务特点,以保障通信网络畅通和燃气供应安全为目标,锤炼民兵队伍在应急应战状态下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融入体系。将国防动员嵌入联合作战体系,基于实战需要构设援战保战场景,依案开展体系练兵,把多支民兵专业力量捆在一起用、合在一起练,在专攻精练中充实完善克敌制胜的“策略库”。
    一体化演练
        民兵训练实不实、战斗力强不强,关键要看能否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因此,人武部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要求,专门设计了一场紧密结合实战背景的综合演练。
        “报告指挥员,受敌空袭影响,某重要设施起火、天燃气管道爆裂泄露、通信网络设施损毁、附近居民楼遭敌毁坏,发现受伤居民和大量受困群众,请求民兵队伍支援。”
        各类参训参演人员、各种装备车辆鱼贯而入。一道道命令从指挥所输出:警戒执勤队立即前往空袭地域查明情况;网络运维队抢修受损光缆,恢复通信;供气设施抢修队抢修燃气管道和设备……平时的训练成果,通过演练立马展现出来。
        “只有把队伍齐装满员拉出来、实装实操练出来、实兵实案训出来,关键时刻我们这支拳头力量才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人武部部长颜凤生指出。
        以民兵担负的任务为牵引,通过学训结合、训演结合、演用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民兵训练质效难保证的问题,为此次民兵训练画上圆满的句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