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外政策走向如何
-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日晚,英国议会下院选举的出口民调显示,基尔·斯塔默领导的工党赢得议会下院过半数席位,将成为英国执政党。
出口民调显示,工党将获得议会下院650个席位中的410席,保守党获131席,自由民主党获61席,改革英国党获13席,苏格兰民族党获10席,剩余席位由其他党派及独立候选人获得。
英国全国共有65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一名议员进入议会下院。按规定,一个政党若要单独执政,须在议会下院获得过半数议席,即650个议席中的至少326席。由于工党将赢得议会下院过半数席位,能够单独执政,该党领袖斯塔默将受英国国王邀请组阁执政。
“感谢在这次选举中为工党竞选的每一个人,感谢所有投票给我们并信任改变后的工党的人。”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资料显示,斯塔默1962年9月出生于英格兰东南部的萨里郡,母亲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护士,父亲是工匠。他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进入政坛前,他曾是一名人权律师,并曾任检察官。
按照出口民调预测结果,此次赢得大选将是在野14年的英国工党一次“让人难以置信的转变”。
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倾向于发动伊拉克战争,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最终在2010年大选中,保守党取代工党,开始长达14年的执政。此后,前党魁科尔宾深陷反犹风波和英国脱欧混乱,使工党几次错失翻身机会。
2020年4月,斯塔默当选工党党魁。分析指出,斯塔默清除工党党内包括科尔宾在内的强硬左派,逐步向中间靠拢,放弃科尔宾时代的主张。“他将工党定位为一个注重‘财富创造’和‘经济稳定’的政党。”斯塔默的一系列操作使本来面临生存危机的工党迎来转折。
工党将成为英国执政党,外界关心英国对华、对欧对美政策是否会变?
今年4月,工党影子外相大卫·拉米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进步现实主义的案例》,副标题是《为什么英国必须制定新的全球路线》。此文也可以看作准外相拉米日后的对外政策蓝图。
首先他提到了“大英帝国”目前面临的窘境:27年前(1997年),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时,英国经济规模比印度和中国加起来还要大;而现在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经济规模是英国的五倍多。
除了中国,英国还要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影响力的扩大。他以巴以冲突为例,他承认英国“无法结束加沙的这场可怕冲突”,因为在联合国大会上,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国家要么弃权,要么投票反对西方立场,换句话说,西方的地位在下降,英国也是如此。
随后,拉米便提出了他的解决之道“进步现实主义”,用现实主义手段实现进步目标——如气候变化、捍卫民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积累权力,关键是恢复英国的国际地位。
在对华战略上,大卫·拉米在《外交事务》上的署名文章中表示要对中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既强调中国对英国构成了“系统性威胁”,又指出“除非与北京合作,否则任何国家集团都无法应对气候危机、流行病和人工智能等全球威胁”。
在对欧问题上,拉米认为,欧洲安全将是工党的外交政策重点。工党内部人士承认,里希·苏纳克为实现关系正常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例如与欧盟达成了《温莎框架协议》。但他们也认为,英国必须与布鲁塞尔走得更近,无论是通过经济协议还是安全协议。工党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表示,它将寻求与欧盟达成安全协议,并参加由欧盟成员国外长组成的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会议。
在7月1日的采访中,拉米再一次重申,需要重新设定与欧洲和欧盟的关系,并以新的欧盟—英国安全协议为基础。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拉米此前在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演讲中,明确将俄罗斯称为“英国和欧洲将要面临的长期威胁”,工党内阁也延续了苏纳克政府的政策,继续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并将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和乌克兰民主政权视为和平的唯一条件。
而在巴以冲突中,工党政府同样延续了当前苏纳克政府对待巴以冲突的基本态度,既将哈马斯判定为“恐怖分子”,强调应当立即释放人质,又强调以色列应当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在停火问题上,英国新内阁则继续坚持两国方案,并寻求承认巴勒斯坦国。
此外,本届工党政府还将继续坚持“跨大西洋主义”,坚持英美特殊关系,并重视英国在北约中的地位和作用。
除了可能“重回欧洲”,另一项工党外交的重大转变就是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拉米将气候行动与保护英国的繁荣和安全紧密相连。工党政府将对石油和天然气征收暴利税,并且将“脱碳”目标和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视为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以抵抗“侵略”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观察者网、环球网 文/熊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