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乌克兰入盟道路“不可逆转”
-
7月10日,北约华盛顿峰会发表宣言,称北约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在“不可逆转的道路上全面融入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包括加入北约”。宣言中还称,北约将“在盟国同意并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向乌克兰发出加入北约的邀请”。
11日,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表示,若北约接纳乌克兰加入其中,将削弱该组织的团结。“乌克兰的加入不仅不会加强,反而会削弱这个统一的联盟,因为(各成员国)对其成员国资格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强调,乌克兰获得北约成员国身份也不会加强北约的防御性质,因为在实践中,这将造成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爆发公开冲突的风险。
自7月1日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中、俄、乌、美展开“旋风式”访问。欧尔班称,他是为了推动延宕两年之久的乌克兰危机重新走向和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一系列被匈方称为“和平之旅”访问中,欧尔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却激怒了一些欧盟领导人,因为欧盟正试图避免与俄罗斯就俄乌冲突进行高层接触。
“不可逆转”的道路
北约成员国在10日发表的宣言中指出,“乌克兰的未来在北约”,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在不可逆转的道路上全面融入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重申将在“盟国同意、乌克兰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向乌克兰发出“入约”邀请,同时宣布了一系列最新援乌举措。
除了9日宣布的对乌最新防空系统援助以外,北约各国计划在明年内向乌克兰提供至少400亿欧元(约合3153.76亿元人民币)的军事援助资金。此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寻求对乌克兰进行为期五年、价值1000亿欧元的长期军事援助计划。
此外,北约还宣布建立北约乌克兰安全援助和培训机制(NSATU),以协调北约盟国和其合作伙伴为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和培训。宣言称,这一机制的目的是将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建立在更为持久的基础上,确保更强有力的、可预测的和协调一致的支持。NSATU将支持乌国防和安全部队转型,使其能够进一步融入北约。此外,北约还将向乌派驻任命一名高级代表,推动建立北约-乌克兰联合分析、培训和教育中心,以提升北约与乌克兰的互操作性。
与此同时,美国、荷兰和丹麦还宣布,北约提供的首批F-16战斗机将于今夏交付乌克兰。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6个国家正在对乌军飞行员进行驾驶F-16战斗机的培训,但官方尚未公布确切的人数或所有训练地点。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日前透露,在12名乌克兰飞行员中,7人已于5月完成训练,其余5人预计将于8月完成训练。但阿尔文表示,乌克兰F-16战机项目的价值更多着眼于未来,“我不知道说它现在就能改变战场上的游戏规则是否现实”。
此外,美国及德国10日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将于2026年开始分阶段在德国部署远程火力,包括SM-6导弹、“战斧”导弹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美国军备控制协会负责人达里尔·金博尔认为,这一声明值得注意。此前的《中导条约》禁止从欧洲陆地发射其中一些导弹,因为这些常规导弹可能被改装成具有核能力的导弹,而在欧洲大陆使用这些导弹将意味着潜在目标没有时间做出反应。金博尔说,尽管部署这些导弹可能是为了安抚盟国,但俄罗斯可能会通过部署自己的常规武器或核武器来作出回应。
对此,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回应称,美国正在增加导弹军备竞赛的风险。
“他们忘记了,在俄罗斯与北约紧张局势危险升级的背景下,对抗的死结可能会成为无节制升级的引爆器。”
对于北约此次向乌克兰提供的整体性援助,斯托尔滕贝格称:“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们想延长战争。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想尽快结束战争。”他还强调,乌克兰不会立刻加入北约,但这必须在战争结束后发生,以确保俄罗斯永远不会再次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
引发争论的措辞
在一年前的北约峰会上,乌克兰没有得到加入北约谈判的明确时间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毫不掩饰失望及愤怒,曾公开指责西方“荒谬”、“软弱”。而对于一年后北约在华盛顿取得的成果,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评论称,此次由所有32个北约国家签署的峰会宣言已经以“最强烈的措辞”表达了该组织最终将乌克兰纳入其成员行列的意图。
但《华盛顿邮报》10日称,虽然各国领导人随时准备为乌克兰提供自卫手段,但他们并没有说乌克兰应该战胜俄罗斯。事实上,他们在声明中表达了这样的态度:北约不寻求对抗,也不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北约仍然愿意与莫斯科保持沟通渠道,以降低风险,防止事态升级。
此前,《华盛顿邮报》曾在9日的报道中披露,在峰会即将开始之际,官员们仍在争分夺秒地敲定峰会宣言。一些官员透露,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提供一条“不可逆转”道路的措辞是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达成的协议的结果。也有一些人承认,这个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另有美官员透露,拜登在这一问题上比他的许多高级助手更有抵触情绪,他最初拒绝在宣言中加入“不可逆转”这一措辞,并不止一次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议上宣称,乌克兰加入北约之前在打击腐败领域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6月与斯托尔滕贝格见面时,拜登据称仍认为更为谨慎的“通往北约桥梁”的措辞已经足够。沙利文随后争取到了总统的支持,条件是在宣言中加入乌克兰需在反腐等问题上取得“广泛进展”。即便如此,拜登也仅同意表示乌克兰通往“欧洲-大西洋一体化”的道路是不可逆转的。
知情官员透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最后时刻做了一番工作,说服拜登使用更强硬措辞,在“不可逆转”的清单中增加了“加入北约”这一事项,并确保各盟国同意这一计划。这些官员说,关于措辞的讨论表明,拜登担心在乌克兰准备就绪之前就接纳其加入北约可能最终会给解决腐败问题带来挑战。
北约外交官称,拜登的立场得到了德国以及一些南欧和西欧成员国的支持,但也引起了一些国家、尤其是法国和部分东欧国家的不满,认为这种条件有可能传达出一种信息,即北约更希望乌克兰不加入北约。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恰拉梅拉则分析称,即使乌克兰明天就能解决所有腐败问题,现在邀请该国加入北约也会面临更根本的挑战。“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向一个与俄罗斯交战的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在战争结束之前,我们无法阐明(这种保证)的条件,而这样说只会刺激俄罗斯继续战争。”
欧盟筹划“收拾”欧尔班
与此同时,欧尔班的“和平之旅2.0:俄罗斯”,令一众欧盟政客着急上火,开始筹划“收拾”欧尔班的方法。据欧洲新闻网和法国《世界报》7月10日报道,欧盟可能会采取具体行动,以缩短匈牙利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时间。
英国《金融时报》11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消息称,10日,欧盟的司法部门告知各成员国,欧尔班访俄的行为违反了欧盟条约。据称,该条约禁止任何“可能危及欧盟目标实现的措施”。这些知情人士透露,欧尔班还被指控违反了一项欧盟法律规定,该条款要求所有成员国“毫无保留地本着忠诚和相互团结的精神”,开展外交政策活动。
《金融时报》还称,根据多名欧盟外交官员的说法,不少成员国已开始讨论抵制匈牙利担任主席国期间举行的非正式部长级会议。另有一小部分国家在就如何利用欧盟条约对欧尔班的活动设限展开非正式讨论。还有一些官员私下里提议剥夺匈牙利轮值主席国的身份。
“自布达佩斯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来,欧尔班就像一只神经失控的病猫一样在四处游荡。”7月8日,“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竟用如此措辞和字眼来形容这位匈牙利领导人——尽管欧尔班表示其实施的全球外交计划是为了给乌克兰带来和平,“但他这种过度活跃的‘跳房子游戏’(指外交活动)却让欧洲真正的领导人们翻白眼”。文章称,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都猛烈抨击了欧尔班,因为他抢夺了他们的风头,在布鲁塞尔搅局。他们还坚称,欧尔班并不代表他们说话,其作为匈牙利总理,在欧盟理事会上的外交角色“无关紧要”。
米歇尔告诉《金融时报》,他在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见到了欧尔班,并称其前往莫斯科的决定是一个“政治错误”。他还谈及基辅儿童医院遇袭一事,称这是普京对欧尔班“和平使命”做出的“政治回应”。
据英媒报道,当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在北约峰会上发声,喊话北约成员国在访俄或访华时必须明确表明北约的立场。他还声称,只要俄罗斯继续袭击平民目标,就会“被继续排斥”。
据外媒报道,就在北约峰会召开前夕,乌克兰多地遭到俄军袭击。乌安全局8日发布消息称,俄军使用Kh-101巡航导弹袭击了基辅“奥赫玛季特”儿童医院,并公布了武器发动机碎片的图片,但这一指责随后遭到俄方多次否认。
9日,欧尔班接受采访时为自己辩护称,他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战争升级的威胁正与日俱增。他直言,从道德角度来看,已经有太多的生命逝去;从利益角度来看,现在发生的事情对欧洲经济非常不利。
“中国有一个和平计划,美国执行的则是战争政策,”欧尔班遗憾道,“而欧洲,我们没有自主的战略方针和立场,只是在照搬美国的立场。”
(摘编自澎湃新闻、观察者网、《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