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生,海军潜艇学院退休干部,原籍辽宁省沈阳市。在海军潜艇学院工作期间,王晋生先后担任学校助教、物理教研室正团职副主任、物理教研室副师职主任、物理教研室主任和副教授、图书馆馆长等职务,坚守师道尊严、恪守奋进初心,探门径、求新知、建功业,于1978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王晋生退休后,移交安置在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服务管理中心,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素养及优良的作风建设,现担任军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年轻时的王晋生,三尺讲台育桃李,孜孜不倦;昼夜不息做公益,风雨无阻……在平凡的岗位上,紧密结合专业特长与部队建设需要,传授知识,释疑解惑,一批批优秀的国防建设人才在其身边茁壮成长。
退休后,他时刻秉持“退休不褪志”的本色,在地震监测预报公益事业上将责任与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将岛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牢牢地放在心间、扛在肩上,多次对地震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历练了超凡的本领。他凭借不平凡的事迹,荣获多项表彰奖励,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
而今,王晋生与其老伴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依旧以不同的方式感染着身边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晚辈们以王晋生为榜样,纷纷投身部队和国防建设,并且取得佳绩。
不遗余力为国防
195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的王晋生,服从组织安排,到青岛海军潜艇学校工作,从此与军队结下不解之缘,从一名助教干到图书馆馆长,直至1996年退休。参加工作初期,学校升级为本科,《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一批基础课程得以设置,王晋生专心致力于学校教育,精雕细琢授业之道,常常因研究破解教育及管理方面的难题而废寝忘食。
“我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要将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为充实我们的军队人才力量承担起责任,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一路走来,王晋生笃信笃行,桃李满门。
退休后的王晋生,始终关心着海军潜艇学院的发展,应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聘请,重返讲台讲授《大学物理》,持续为培养军队高素质人才发光发热,这也得到了老伴韩继珍及其子女的支持。
其间,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高中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高中时期没有理科基础,如何使处于不同起跑线的学生同时出发并跑出优异的成绩,成为摆在王晋生面前的现实问题。
“当时,我注意到这个问题,意识到要保证教育质量,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孩子们从天南海北相聚在此学习成长是不容易的,我们是一个集体,要有家的感觉。”
自此,王晋生将知识讲解与课堂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依靠自己40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最终见证了数十名学生考取本校或其他高校的研究生,获得学校和学生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他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工作态度也深深启发了学校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善始善终做公益
在军队的工作成长经历,锻造了王晋生热爱钻研、不怕苦累的优秀品质,这品质也融入了其挚爱的公益事业——地震监测预报。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引起较大恐慌,为稳定教学秩序,海军潜艇学院随即抽调王晋生等人组建地震办公室,进行正式观测。
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王晋生努力学习地震形成机理,研究电阻率、水位、应力等与地震的联系。在工作开展中,他没有收取一分补助费,完全将此项工作作为自己的义务。转为业余观测后,他仍然几十年如一日,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积累了系统的地震前兆资料。
“现在地震监测预报已经应用精密的数字信息化技术,我还是挺希望这些年整理的资料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发挥作用。”打开家门前一人多高的铁皮柜,王晋生情不自禁地介绍每一本满载风雨和心血的资料的“身世”,如数家珍。
在1992年和1994年,青岛附近南黄海海域发生5.3级地震前,王晋生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报了地震发生的方位、时间及震级。
在2003年,王哥庄发生4级地震前,潜院地震办也提前向有关部门作了预报,与实际基本吻合。由于成绩突出,王晋生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每天晚上零点是一个观测时间点,要保持信息连续性,大年三十也得去设备室提取数据,几乎很难一块吃年夜饭。”想起老伴韩继珍以前下班常去菜市场捡白菜叶喂养用于地震宏观检测的鸟、荷兰猪等小动物,王晋生说:“我的奖章有我家人的一半,我还想在地震监测预报上取得新突破。”
一脉相承塑家风
王晋生一家三代人均将青春热血挥洒在军营,满腔热忱一心只为部队和国防建设。正如王晋生所说:情系国防是厚植在我们家家风中的重要元素。每提及此,王晋生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王晋生十分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一直将家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为培育优良家风作表率。“我相信身教重于言教,我和老伴从没有无故请假,或者因为生病耽误工作的经历,我们要做孩子的楷模,因为我们的行为孩子是看在眼里的,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间会受到影响。”王晋生如是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恪守家训,传承好家风。
正因如此,王晋生平日与人和谐相处、待人真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时刻传递着正能量。
家庭的精神气质深深融入子女的血脉中,扎根在孩子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里,家风的影子随处可见。现如今,王晋生的儿子、大女儿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倾其所有,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矢志不渝。孙子也握紧家庭的接力棒,在大学时参军入伍,续写家与国的光辉新篇。
“平日里聚少离多早就习惯了,只要是为国家建设发展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好,这是我们的选择。”王晋生说。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 文/冯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