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克英山:红四军南下首战告捷

  •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对付江西中央根据地,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则暂时采取守势。
        鄂豫皖红四军瞅准这个向外发展的良好时机,向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建议:留一部分兵力发动群众,肃清河南商城亲区等地的反动武装,集中主力向外发展,南下蕲(春)黄(梅)广(济)地区,从而恢复根据地,解决部分经费及粮食问题,同时威逼长江,牵制敌人,配合中央根据地开展反“围剿”斗争。
        同年6月底,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了红四军南下行动的方针,但对于具体方向和兵力使用没有作出决定。7月上旬,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商城西南的余家集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会议决定留第12师一个多团在皖西活动,留第13师全部和第10师第29团、第11师第32团开辟亲区和巩固鄂豫边地区,其余第10师、第11师各2个团和第12师的一个多团南下作战。
        红四军接受任务后,立即进行南下作战的广泛动员,部队士气高涨。此时,徐向前调任红四军军长,原军长旷继勋调任第13师师长,刘士奇调任军政治部主任。
        7月中旬,徐向前率领红四军南下的部队,冒着酷暑炎热、克服重重困难,由河南商城亲区向东南进发。
        8月1日拂晓前,红四军以第11师2个团,在第12师一个多团的配合下,进攻英山县城。当时,英山县城里有敌第57师第169旅一个团和地方反动武装约300人驻守,他们凭城依险构有坚固工事。
        战斗打响后,红四军兵分三路攻城,一部袭击城北要点鸡鸣尖未下;一部攻占城西的西门关山与立龙咀;另一部攻占城南要点坡儿垴、白石坳等阵地,歼敌5个连。敌军仍据险顽抗,红军攻势受阻。
        下午,红四军调整部署,计划以一部佯攻鸡鸣尖,主力从城西北角攻城。经过周密准备和充分动员,红军于16时再次发起攻击。第33团当即攻占城西北角船形山、凤形山等阵地,全歼守敌,一举占领北门、西门。第31团也乘势由西南角突入城内。
        经过两个小时激烈巷战,红四军全歼城内之敌。城北鸡鸣尖守敌见困守无望,遂缴械投降。
        此次战斗,全歼守敌,无一漏网,生俘敌团长张汉全以下1000多人,缴长短枪1000多支、重机枪18挺和迫击炮4门,红四军南下作战首战告捷。
        战后,红四军派第12师在英山地区留守开展工作,军部率第10师、第11师4个团继续向南进击。
        8月8日,红四军进占蕲水,接着攻克罗田。19日,红军又一举歼灭驻守在蕲春漕河镇的敌新编第8旅,活捉旅长王光宗以下1600多人,缴枪1200多支、炮14门。接着,红四军乘胜进占广济,威逼蕲春、武穴、黄梅,与江南湘鄂赣红军遥相呼应。
        至9月1日,红四军在短短一个月内,以5个多团的兵力,取得了连克英山、蕲水、罗田、广济4城,歼灭敌军7个多团的重大胜利,有效牵制了敌原拟派至江西的部分兵力,有力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摘编自《中国国防报》  文/胡遵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