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通信设备爆炸背后谜团重重

  •     当地时间9月18日,黎巴嫩卫生部长阿卜亚德表示,17日下午在该国发生的寻呼机爆炸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其中约400人伤势危重。17日,黎巴嫩全境多地几乎同时发生寻呼机爆炸,事件中死亡和受伤者多为黎巴嫩真主党成员,也包括一些平民,其中遇难者中有两名儿童。伊朗驻黎巴嫩大使也在事件中受伤。黎巴嫩政府和真主党分别发表声明,对此强烈谴责。真主党表示,以色列应对爆炸事件“负全部责任”,并誓言采取报复行动。与此同时,这起利用民用电子产品进行大规模无差别袭击的罕见事件仍有大量未解之谜,重重谜团引发国际社会极大担忧,有观点认为,这次袭击制造了一个“可怕先例”。法新社称,这些设备可能“从源头就遭到破坏”,事件表明(制造民用电子设备的)国际供应链已被渗透。继寻呼机爆炸之后,黎巴嫩多地18日再次发生通信设备爆炸事件,爆炸设备包括寻呼机、对讲机及无线通信设备等,据黎巴嫩公共卫生部最新消息,爆炸已造成20人死亡,450多人受伤。
    “可怕先例”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17日下午约3时30分,数千台寻呼机在黎巴嫩全国多地几乎同时发生爆炸。报道引述真主党官员的话称,当时寻呼机收到了一条疑似来自真主党领导层的信息。寻呼机发出几秒钟的震动声后就爆炸了。
        据黎巴嫩卫生部18日公布的消息,目前黎巴嫩各地的医院正在治疗大量伤者。卫生部表示,医院处于“最高警戒状态”,并要求“所有拥有无线通信设备的公民远离医院”。此前,黎巴嫩政府还要求公民紧急扔掉寻呼机。
        黎巴嫩真主党18日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以色列“应对这次犯罪和侵略负全部责任”,并称“以色列必将受到公正的惩罚”。声明还称,将“继续支持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开展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路透社引述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官员哈利勒的话称:“这不是针对一两个人的行为,是针对整个国家的侵略行动。”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真主党官员说,这次袭击暴露真主党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最大安全漏洞”。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黎巴嫩安全部门官员说:“我们的确受到沉重打击。”
        今年2月13日,真主党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在一场电视讲话中提醒支持者,他们的手机可能比以色列间谍更危险,应砸了、埋了或锁进铁盒子里。后来,为防备以色列窃听,真主党给旗下一些组织成员分发传呼机,包括武装人员和救济困难民众的医疗人员。
        曾曝光美国“棱镜”大规模秘密监听项目的原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在社交媒体X平台写道,以色列17日的行动“不计后果”,爆炸袭击对象包括“无数正在开车、购物的人……这与恐怖主义别无二致”。斯诺登表示,如果工厂发货的苹果手机也像这般藏有炸药,“媒体就会更快明白(以色列)今天制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可怕先例。没有什么可为此辩解,这是犯罪”。
        传呼机如何被动了手脚?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以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近日早些时候主持的内阁高级成员和安全部门主管会议批准了这次行动。
        路透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这一阴谋显然策划了数月。
        美国《纽约时报》以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及其他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说,这批传呼机订购自台湾地区金阿波罗公司。最近一批数量大约3000台。其中一些配发给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和伊朗的盟友,但17日袭击只影响到那些处于开机状态并收到信息的传呼机。
        一名接近真主党的消息人士早些时候告诉法新社记者,这批传呼机显然“在源头”就被动了手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工作的军事和安全分析师埃利贾·马尼耶同样认为,以色列情报机构很可能是对供应链下手,“对生产过程进行渗透,在传呼机中加入炸药和远程引爆装置,且没有引起怀疑”。
        金阿波罗公司18日称,这批传呼机并非该企业生产,而是授权欧洲一家名为BAC的企业贴牌生产,金阿波罗没有参与设计或生产,自身也是受害者。
        在马尼耶看来,出售传呼机的第三方可能是以色列情报机构为这次袭击而布设的“情报掩护”。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此前指出,真主党和黎巴嫩安全官员认为,以色列在锁定目标时也一直在利用当地的线人。三位熟悉真主党的消息人士表示,黎巴嫩的经济危机和政治派别之间的激烈争斗为以色列招募间谍创造了机会。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前情报分析员戴维·肯尼迪认为,隐藏在真主党内部的间谍是此次行动的关键。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规模、最协调的袭击之一。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复杂性令人难以置信。”肯尼迪表示,“这需要许多不同的情报部门和执行部门。人力情报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方法,同时还要拦截供应链,以便对寻呼机进行改装。”
    更大规模战争的引爆点?
        截至18日,以色列方面未对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进行回应。以色列军方18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以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17日晚与其他高级将领举行了安全简报会,审查了“各条战线上防御和进攻行动的准备情况”,并要求以色列人“继续保持警惕”。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8日谴责黎巴嫩发生的寻呼机爆炸事件。他称:“即使这些袭击看似有针对性,但它们也给平民带来了严重的、不分青红皂白的附带伤害,受害者中还包括儿童……我认为这种情况极其令人担忧。”不过,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17日表示,美国“没参与、不知情”,也“不知道谁应该对此负责”。但他同时称,美方支持针对真主党发动袭击,因为后者“是恐怖组织”。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18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的“恐怖主义行为”,并称“这是大规模谋杀的典型例子”。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当天则称,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的“罪行、杀戮和无差别暗杀”,这一爆炸事件“应该令他们感到羞耻”。
        埃及《消息报》18日称,眼下的中东局势就像积聚的乌云,随时可能酿成雷暴。真主党誓言对以色列发起报复行动,并支援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而以色列也势必会作出更为强烈的反击,这将给黎以之间和加沙地区的局势火上浇油。报道称,真主党的实力比哈马斯更强,它与以色列之间更大规模的冲突随时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区域动荡。伊朗、叙利亚等国都可能被这场冲突的波澜所裹挟,而这一切可能成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引爆点。
    黎以边境开战在即?
        过去几个月乃至数年间,以色列对真主党高级指挥官的“斩首”行动屡屡得手,以政府官员近期更扬言“把黎巴嫩炸回石器时代,把贝鲁特变成第二个加沙”。在此背景下,这次袭击或许算不上双方冲突的严重升级。但在战术层面,传呼机爆炸事件对真主党武装的冲击,比一般的“斩首”行动更为强烈。半岛电视台引述美国国防大学教授德斯罗切斯的分析称,袭击显示出以色列对真主党武装的全面信息渗透,将导致“真主党战士不再信任自己的装备”。对于一个需要实时通信、进行非对称作战的武装团体而言,他们“将不再拥有这样的(通信)能力”。
        路透社说,这次传呼机爆炸袭击,正值国际社会担心黎以边境冲突可能升级之时。真主党早已表示不寻求扩大战争,但如果以色列动手,会战斗到底。
        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16日与美国防长劳埃德·奥斯汀通电话时说,黎以边境冲突的外交解决窗口正在关闭。他当天告诉到访的美国总统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只有军事手段才能让因冲突而疏散的数万以色列北部居民重返家园。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军北方司令部司令奥里·戈尔丁正积极游说内阁决策层,批准对黎巴嫩南部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然而,加兰特反对眼下开打,仍寄希望于外交调停和加沙地带停火谈判。这与内塔尼亚胡意见相左,后者甚至威胁解除加兰特的职务。
        不过,一些专家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认为,传呼机爆炸并非以色列即将发动地面进攻的迹象,而是以色列情报机构展示其对真主党的渗透有多深,意在震慑对手。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以色列实施这次行动,目的是让针对真主党的作战进入“新阶段”,但依旧希望避免边境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摘编自《北京日报》、环球网、观察者网、《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