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芳纶纸

  •     直径是头发丝的1/6,拉力却能达到20吨,拉得了卡车、挡得了刀割,能经受500℃明火“烤”验……
        这种神奇的材料你听说过吗?
        F-12芳纶纤维单根直径14微米,仅有头发丝的1/6。
        用它做一根手指粗细的绳子,能拉动多重的物体?答案是拉力20吨!是同规格钢缆的2.5倍。
        F-12芳纶纤维是如何造出来的?答案就是一些外观特别像蜂蜜的黄色液体。通过设备将纺丝溶液压成单根直径只有14微米的纤维,然后再通过联通装置卷绕成束。
        据了解,F-12芳纶纤维是世界上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之一,此前作为航天材料和战略物资一直被国外垄断。为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历经十多年潜心研制,终于打通了F-12纤维的国产化之路,填补了国内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空白。
        一张纸,为何500℃明火都点不着?纸张不是易燃材料吗?芳纶纸,可不是普通的纸,它如此“硬气”的原因在于其主要原料芳纶纤维。比如:同时点燃普通纸和芳纶纸,芳纶纸“离火即灭”。
        一张纸,和高铁有什么关系?能让高铁维持高速运行的牵引电机就像高铁的“心脏”,而制造它的关键,就是耐电强度高、耐高温还能防火阻燃的绝缘材料——芳纶纸。
        除了优秀的绝缘性能,由芳纶纸加工而成的先进复合材料芳纶蜂窝,经受20吨卡车碾轧却“毫发无伤”。
        芳纶蜂窝材料如今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飞机、高铁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仔细研究芳纶纸的制造工艺,我们发现是非遗手法为高科技材料打上“中国制造”烙印。
        非遗,怎么和尖端科技扯上了关系?殊不知,从芳纶纤维变成芳纶纸,运用的正是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的湿抄法。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张,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造纸术也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在国产芳纶材料的研发生产之路上,科研人员对传统的“捣”“抄”等技术进行了创新,开展了从单项材料开发、绝缘系统设计到样机生产验证等一系列工作,自主化芳纶纸最终实现综合应用性能与进口材料处于同等技术水平。
        如今,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实现高性能芳纶绝缘纸、芳纶蜂窝纸的国产化自主研制,让这薄薄一张“纸”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精尖领域广泛应用。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交融,让我们从古老的智慧中收获了骄傲与自信。
        致敬了不起的中国科研工作者!(摘编自央视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