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王”刘湘:成败皆在密码破译

  •     民国时期,四川大小军阀派系林立,刘湘以占据川东重庆周边小块地盘的力量,在不到几年时间里竟能打败实力雄厚的刘文辉等部,成为雄霸一方的“四川王”。

        刘湘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但帮助他以弱胜强的关键一招是他掌握着“神器”——密码破译。

    在军阀混战中依靠密码破译占先机

        刘湘手下有号称“四大金刚”的重要谋士,其中一位叫范崇实,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为刘湘奔走各方开展对外联络,并多次运作从国外购入大批军火,深受刘湘信任。
        范崇实在上海为刘湘采办军火时,觉察到他同刘湘之间的电报有泄密情况,起初不知原因,后来通过调查发现蒋介石方面设有侦察电台,专门收听别人电台的信号,并把收到的信号按照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译出原电内容。同时,他的同事中有些人不懂得保密,在同蒋介石方面联系工作中按照一般处理公文的方法引用电报原文,比如在接到刘湘(字甫澄)的电报后,直接照抄原电文“顷接甫澄电曰……”发送给蒋介石方面,如此一来,蒋介石的侦察电台将所收到的电码与公文对照,几次就还原编制出刘湘方面的密码本。此外,范崇实还发现有人高价收购他们的废字纸。
        范崇实由此了解到蒋介石侦察电台的破译方法,于是也找了几个精通电信的人,研究掌握破译技术,并在上海建立了一个电信侦察机构。
        1931年,四川军阀田颂尧拟与刘湘共同攻打刘文辉,遂派余安民为代表与刘湘的代表张斯可在重庆秘密会晤,余安民把双方密约通过无线电台拍发回去,范崇实在上海截收到电报,组织人员破译后寄给了刘湘。刘湘又惊又喜,嘱咐范崇实用高价把技术人员聘往重庆为他所用,从此在身边建立了侦察电台,开始秘密侦收各方的电信加以破译。
        范崇实的堂兄范真良、堂弟范澄中等都是刘湘侦察电台的骨干人员。这个组织虽小,却很精干得力,在破译各方密码上成绩显著。据范崇实说,“因为四川各军没有这一套设备,从而也就没有预防他们的密电会被人截获,即桂系和云南、贵州的军阀亦然。”
        四川军阀混战不休,刘湘的密电破译为其独霸四川贡献良多。
        1932年10月,刘湘与刘文辉战于泸州,刘湘部猛烈进攻,刘文辉部杨尚、田钟毅两旅顽强固守,双方相持不下。恰在此时,刘湘截获并破译杨尚、田钟毅向刘文辉的告急密电,说炮弹已尽、枪弹将尽,刘文辉则回电告知杨、田二人将立即派人于某日从龙透关方向押送子弹入城。刘湘获此消息,即派兵到龙透关上游埋伏,截夺子弹,并趁势进城,取得胜利。
        1932年12月,刘湘与刘文辉的战事在四川荣县、威远一带最为激烈,史称“荣威之战”。此战中,刘湘所部唐式遵旅在东路作战,刘文辉调几个旅合进围歼,刘湘救援不及,就在此时,侦察电台破译了刘文辉给这几个旅的电令,内容是命令他们立即回援成都。
        原来,本在观望两方战事的另一军阀邓锡侯突然出兵进袭成都,而唐式遵不知敌方将退,也要求后撤。刘湘为鼓舞唐式遵进攻,就让手下著名的“神棍”刘从云打电话给唐式遵,说是算定刘文辉部第二天早晨拂晓即撤退,迷信的唐式遵第二天早晨率部出击,果然发现刘文辉部在撤退,于是乘势追击,大获全胜。
        刘湘利用密码破译获得对手情报,得以在军阀混战中屡屡得胜,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对外宣称是刘从云卜算推知的。刘从云由此获得“刘神仙”的雅号,在四川军阀中备受尊崇,后竟于1934年出任“四川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职。
    与蒋介石的密码暗斗

        在靠武力征服了川军各派系后,刘湘受到了来自外部更大的威胁。
        1933年,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到川北,建立了川陕苏区,刘湘多次组织进剿均告失败。他安排侦察电台侦收红军的电报,试图通过密码破译手段来窥探红军的行动,但红军的密码编制极为严密,他的破译骨干人员范真良说红军使用的是五位数电码,他们虽然能收到电码,但无法破译。
        1935年1月,蒋介石更是以“剿共”为名,把手伸进四川,派遣贺国光为首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2000余人进驻重庆,康泽也率领特务武装别动队入川部署全省的特务网。刘湘于是将省府由重庆迁到成都。不久,蒋介石发出裁减川军三分之一的命令,行营参谋团也插足地方行政,向川军各部派出政工人员,监视执行“剿共”。蒋介石还直接提拔刘湘下属师长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等人为军长,企图分化刘湘的部队。
        刘湘在蒋介石派人来川之前,即对蒋介石名为“剿共”实则借机消灭杂牌军的做法极为警惕。他在和亲信邓汉祥谈话中提到:“如果蒋介石借这个机会派军队入川,则我们同红军作战的结果,幸而胜,也是替蒋造机会;若失败,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无论如何,要阻止蒋派兵入川。”及至蒋介石开始采取步步紧逼的措施后,他自然不甘坐以待毙,遂出钱筹组了他的特务组织用以监视康泽别动队的活动,侦察电台也集中力量破译在川的参谋团、别动队和蒋介石联系的密码电报。当刘湘获悉他们来往密电的内容,都是在处心积虑算计自己时,更是如芒在背。因此,刘湘也不时地给参谋团和康泽的别动队制造些麻烦。
        蒋刘矛盾日益尖锐,斗争也日趋复杂。1936年6月,日本外务省通知中国政府,要派员恢复在成都的日本领事馆,刘湘以民众反日情绪激烈为由建议日本暂缓在成都设立领事馆,但日本人强行派人前往成都。8月24日,前往成都设馆的两名日本人被围殴致死,史称“成都事件”,这是日本作为口实发动侵华战争的一系列事件之一。此案在当时就极为扑朔迷离,因为康泽负责对四川学生进行军训,而参与打死日本人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不免会让人有所联想。
        据刘湘谋士“四大金刚”之一的何北衡回忆,打死日本人的当夜,蒋介石最为亲信的复兴社和CC系在川骨干人员集中在康泽亲信叶介仁的住宅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开到天亮才结束。随即,刘湘的侦察电台截获破译他们在会后发出的两份电报,一份内容是国民党驻川人员联名报告蒋介石,说刘湘暗中派人打死日本人,以图增加中央对日外交的困难,建议免除刘湘的省主席职务,以谢日本人;另一份内容是由CC系人员电请其首脑推荐康泽接替刘湘任四川省主席。显然,有人想借机把刘湘赶下台。
        果然,蒋介石在事件发生后给刘湘发来电报,责备刘湘事前既未防范,事后又不缉凶,对该事件应负完全责任。刘湘当然不想背这个黑锅,于是在回电中说,此次事件由在成都的中央人员领导发动,又系爱国行为,事前未便阻止,事后无法缉凶。刘湘并将当时暗中派人拍摄的现场照片送往南京,蒋介石见无法嫁祸,于是指派外交部与日本进行交涉善后。
        最后,成都警备司令蒋尚朴和为刘湘开创密码破译工作、时任成都警察局长的范崇实成为此案的替罪羊,以疏于防卫而被革职。
    终因密码而失算

        抗战全面爆发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鉴于战事不利,为保存实力拟将所属部队撤退到大后方,因此与刘湘私下沟通,而刘湘担心蒋介石借川军出川作战之机控制四川,也想借助韩复榘的力量进行抗衡,于是双方密切联络,并有统一军事行动的谋划。韩复榘后来被蒋介石设计杀死,其死因众说纷纭,其中之一即是他与刘湘私自开展军事行动。据他部下负责与刘湘联络的刘熙众回忆:“后来,听说韩、刘联系的全部情况,均已为蒋介石所掌握,彼此往来的密电,也均被蒋翻译出来了。这就种下了蒋杀韩的恶因。”
        韩、刘联系的密电之所以能被蒋介石方面破译,关键在于刘湘旧部、有名的“哈儿师长”范绍增的插足。原来,范绍增虽是刘湘部下,但因此前刘湘在整编部队时,变相夺了他的兵权,所以恨刘入骨,时时筹划报复。1937年底,刘湘因病住进汉口万国医院,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即利用范、刘二人的矛盾,指使范绍增秘密监视刘湘的行动。
        而此时,刘湘与韩复榘正在密谋策划军事行动。1938年1月,范绍增偶然通过自己的旧部团长潘寅久获悉了内情。原来,潘寅久与刘湘的参谋处长徐某是旧交,潘寅久从前线到汉口时去看望他,恰好看到徐某正在起草一个给王缵绪的命令,内容是让王“带两师人到宜昌、沙市一带,与韩复榘去襄樊的队伍切取联络”。徐某发现潘寅久在看这个命令,立刻把稿子遮挡住,并解释说是在写家信。潘寅久马上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范绍增,范绍增则转告了孔祥熙,于是蒋介石也知悉了此事。
        范绍增回忆,“我事后听说,由于得知了这封电报的内容,就把刘湘、韩复榘来往电报密码翻出来了。”不久,蒋介石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将韩复榘诱捕,押解到武汉候审。1月20日,刘湘从何应钦处听闻其与韩复榘联络的密电已被破译,韩复榘正是因擅自调动军队到襄樊而被关押,于当日病情突然加重而死。1月24日,韩复榘亦被枪毙。
    (摘编自《文史博览》  文/金志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