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人充满信心为祖国自豪
-
俄罗斯《劳动报》网站9月24日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为祖国感到自豪。关于中国是一个爱与了解的故事。
1981年,我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当时中苏关系出现回暖的曙光。1986年,我被派往北京外国语学院(后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实习。
当时的中国还远未达到如今的富裕程度。苏联实习生的津贴甚至比北外教授的工资高出几倍。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苏联低很多。我们苏联人对待中国人有些居高临下。现在情况反了过来,中国教授的收入是俄罗斯教授的5倍,而中国GDP是俄罗斯的近10倍。
1987年新年假期,我来到中国南方发现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广州和深圳已经建起摩天大楼和工业企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但在走进海南岛的渔村后,我意识到改革尚未深入中国所有地区。我们住在海边的平房里,这是这个叫三亚的渔村仅有的三家小旅馆之一。如今,三亚已成为拥有百万级人口的城市和国际度假胜地。
时光荏苒,我再次来到三亚这座城市是2011年、当时我作为克里姆林宫记者团的一员,陪同俄罗斯时任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出席金砖国家峰会。俄罗斯记者住在当地的铂尔曼度假酒店,配备有泳池、花园和茶室。俄罗斯总统下榻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总统套房。梅德韦杰夫邀请我们去他的房间,我们所有人被安排在总统套房的一间大厅里。我必须承认,我从未在任何地方见过如此豪华大气的酒店房间,尽管那时我已走过世界许多地方。能令最挑剔的游客感到惊艳的三亚,大约25年前还是小渔村。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国也将很快超越美国。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巨大。中国已成为工业强国,拥有现代化经济,在技术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约78岁,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中国经济总量如今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五分之一,货物贸易总额稳居全球首位。
多次前往中国不同地区,与官员、同行和普通民众见面与交流,让我对当代中国有了深入了解。与其他同事一道,我们实际上和读者们一起重新认识了当代中国。我们写下数百篇反响强烈的报道,介绍中国与主要航天强国并驾齐驱的成就、世界上最大且最先进的中国高速铁路和公路网、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国汽车工业以及中国在电动汽车、超级计算机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不厌其烦地在文章中对比和赞叹中国在科技和生活名个领域所取得的飞跃。
中国人民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叹。在上世纪80年代末,如果一个外国人出现在中国某地,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震惊和浓厚兴趣。在火车站,我们这些苏联人经常被密密麻麻的中国人包围,他们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蓝色或绿色棉衣。当时中国人打招呼的问候语是“吃了吗”,而午饭充其量就是一碗米饭加蔬菜。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各个城市的街头,我们看到无拘无束的青年和中老年人,他们乐于与外国人交流。开怀且友好的笑容随处可见: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刀阔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为祖国感到自豪,为中国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摘编自《参考消息》 文/米哈伊尔·莫罗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