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的国防教育“教科书”

  • 陈晓雪 刘萌萌

        “爷爷,原来当年咱们‘五一大会’召开的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啊!”“少年强则国强,我一定牢记历史,好好学习!”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长大像爷爷一样报效祖国!”这是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都林街国防教育讲堂上,学生们和授课人乌力吉图互动交流的一个画面。
        近日,内蒙古兴安军分区指导所属各人武部,运用“红蓝融合”理念,依托前期建设的10条国防教育街道、10个国防教育示范社区和10个国防教育讲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深受群众好评。
        随着国防教育“三十”平台在兴安大地各旗县(市)陆续建成,市民们体验到了在家门口感受国防教育的“福利”,家门口的国防教育“教科书”也逐渐成为大家学习党史、军史的“打卡地”。
        “作为兴安地区‘红蓝融合’线下阵地之一,我们经常邀请退伍老兵、老党员来国防教育讲堂,为社区居民和学生等人群进行授课,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国防知识和党史军史故事,反响很好。”乌兰浩特市都林街党工委书记林浩向笔者介绍。
        来到科右中旗党群服务中心前德门社区的红色展厅,王尔琢的“托孤书”、傅烈的“绝命书”、赵一曼的“示儿书”……一张张革命照片和一份份红色家书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赤子之心,也震撼着每一名参观者的心。
        行走在科右前旗国防教育街道上,国防标语引人注目,国防橱窗备受关注,构成了充满拥军氛围的风景线,市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在耳濡目染中筑牢国防观念。
        今年以来,兴安军分区共组织10余次国防教育授课,开展20余场国防教育相关活动,超过20万人次参与,持续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三十个开放式国防教育平台融入了城市建设,嵌入了兴安大地,与“一馆十址”等红色旧址遥相呼应,线下国防教育阵地不断扩大,让国防元素随处可见,国防教育氛围更加浓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