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时刻,美国为以色列“站台”

  •     10月13日,美国国防部确认将向以色列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派遣相关军事人员。五角大楼声明称,“这一行动强调了美国对保卫以色列和保护以色列境内美国人免受伊朗进一步弹道导弹袭击的坚定承诺。”此前,伊朗于10月1日向以色列发射了180多枚导弹,而以色列正考虑对伊朗实施报复。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部署“萨德”是美国预计以色列的攻击“将非常全面,伊朗将不得不作出回应”的最新迹象。《纽约时报》称,这是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首次向以色列部署军队。此举将使美军更接近不断扩大的中东战火。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称,在中东硝烟弥漫之际,美国把先进的“萨德”系统部署在以色列,关键时刻为盟友“站台”,这一方面彰显美以关系的特殊性和亲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是中东乱局的推波助澜者。
    “极不寻常的部署”
        美国国防部13日发表声明称,国防部长奥斯汀已在总统拜登的指示下批准向以色列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即“萨德”反导系统及相关美国军事人员,以帮助以色列加强防空能力,此前伊朗在4月13日和10月1日对以色列发动了史无前例的袭击。路透社称,这一“极不寻常的部署”将进一步补强以色列已然非常强大的导弹防御系统。
        声明还表示,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在该地区部署“萨德”系统。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拜登总统指示军方在中东部署“萨德”系统,以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军队和利益。美国还于2019年在以色列部署“萨德”系统,用于训练和综合防空演习。
        据美联社14日报道,13日,在完成对遭受飓风“米尔顿”侵袭的佛罗里达州的视察并准备离开前,拜登在该州麦克迪尔空军基地与记者进行了简短交流,表示他同意部署“萨德”系统“以保卫以色列”。
        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以色列将要接收的“萨德”系统来自何处以及何时抵达。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绍沙尼拒绝透露抵达的具体时间,但对美国的支持表示感谢。《纽约时报》援引一名美国高级军官的话报道称,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将新系统和必要的人员运抵以色列。
        路透社称,10月1日,在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战斗再次升级之际,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180多枚弹道导弹。许多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被拦截,但有些突破了以军的导弹防御系统。
        据伊通社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13日在社交平台X上称,美国将其军队部署到以色列以操作美国反导系统,只会使“美军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美媒:拜登愿意相信
    内塔尼亚胡
        “虽然美国表示支持外交手段缓和该地区的局势,但批评人士指出,华盛顿向以色列提供了坚定不移的军事和外交支持。”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至少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自去年10月以色列军队开始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势以来,拜登政府已批准向其盟友提供140亿美元的进一步援助。尽管人们对战争扩大的担忧日益加剧,拜登政府仍拒绝暂停向以色列转让武器的呼吁。
        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尽管在长达一年的冲突中,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之间存在许多分歧,但拜登在以军发动袭击之前决定部署“萨德”系统,再次表明他愿意信任内塔尼亚胡。报道称,美国政府一直在劝说以色列避免瞄准伊朗的核设施、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因为担心这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升级。曾在美国国防情报局担任分析师的美国前陆军军官哈里森·曼恩表示,部署“萨德”是拜登使用“胡萝卜”而不是“大棒”来诱导以色列不要太激进的最新例子。不过,一旦这套导弹防御系统到位,内塔尼亚胡还有什么动力不攻击他承诺避免打击的敏感目标呢?
        曾为多届美国政府提供咨询的中东问题专家亚伦·米勒表示,如果伊朗导弹击中一名美国士兵,美国很可能会对伊朗采取行动。曼恩表示,即使乐观地认为“萨德”可以击落所有来袭导弹,以色列军方也无法保证美军士兵的安全。埃及《黎明报》称,如果伊朗在被逼急的情况下对以色列发动“饱和式打击”,“萨德”的防御效果如何将是一个问号。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称,以色列对10月伊朗导弹攻击的报复规模和程度将决定伊朗如何回应。人们担心该地区将滑向全面战争,报复一波接着一波。
    “针对联合国的新战线”
        在此之前,联黎部队40个派遣国12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强烈谴责最近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据法新社12日报道,由波兰驻联合国代表团主导并由意大利、印尼、印度等国签署的这份联合声明称:“鉴于该地区不断升级的局势,我们认为联黎部队的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强烈谴责最近对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袭击。这种行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应进行充分调查。”其他签署国包括加纳、尼泊尔、马来西亚、西班牙、法国和中国等。
        10日和11日,联黎部队多个营地遭到以色列军队袭击,先后有4名联合国维和人员受伤。联黎部队12日再次发表声明称,11日晚,又一名维和人员遭袭击受伤。13日,联黎部队发表声明称,两辆以军主战坦克当天凌晨约4时30分破坏拉米亚营地大门,强行进入营地。在联黎部队提出抗议后,以军坦克才离开。声明称,以军此次闯入联黎部队营地又一次公然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
        法新社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3日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秘书长“立即将驻黎巴嫩维和人员撤离”。内塔尼亚胡称,他对联黎部队士兵受伤“感到遗憾”,以军曾多次要求联黎部队撤离,但“一再遭到拒绝”,这为“真主党恐怖分子提供了人肉盾牌”。他还警告称,要防止维和士兵受到伤害,“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他们远离危险区”,这“应该现在立即完成”。
        “以色列开辟针对联合国的新战线。”《华盛顿邮报》称,以色列卷入了多条战线的冲突,除了打击哈马斯、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组织、伊朗等之外,最近以色列把联合国也加入到攻击对象的行列中。报道称,这是以色列与世界上最重要国际组织之间矛盾的最新爆发。
        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在中东多条战线持续猛攻,甚至把联合国也作为攻击对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如此“强硬”背后,是个别大国的包庇纵容。
        近来,伊朗展开紧急外交活动,准备应对以色列可能的袭击。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近两天密集访问了沙特、卡塔尔、伊拉克等国。他13日访问伊拉克时表示:“我们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不怕战争,但我们不想要战争,我们想要和平,我们将为加沙和黎巴嫩的公正和平而努力。”阿拉格齐当天还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虽然我们为遏制本地区爆发全面战争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我要明确说的是,我们在捍卫本国人民和利益方面没有红线。”
        一些美媒劝告以色列“不要骄狂”。《华盛顿邮报》称,以色列强硬派的“骄狂”令人感到担忧。尽管以色列的实力超过对手,但它仍是一个较小的国家,目前看不到任何纯粹的军事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以色列的根本安全问题。报道称,以色列必须从停火开始实现政治解决,而不是扩大与伊朗的冲突,沦为自己“傲慢野心的牺牲品”。(摘编自《环球时报》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