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 刘含 裴书杰
“好久不见,张班长!”
“恭喜呀,这次见面已经是奥运冠军啦!”
仲秋时节,燕山脚下。第82集团军某旅迎来了几位特别的“战友”,他们是来自国家射击队的盛李豪、黄雨婷、刘宇坤,前不久他们刚刚为国出战,夺得奥运冠军。从见面时亲切的问候中,不难看出他们与该旅官兵之间熟悉且亲热。
原来,四年前国家射击队曾在该旅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军训,并与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奥运冠军黄雨婷告诉笔者,那段“吃苦”的经历让他们至今难忘并受益终身,如今再次回到这里感到十分激动。
“我们邀请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能够进一步挖掘‘第二课堂’的教育潜力,激发官兵的爱国热情和强军动力。”该旅领导讲道。
不久前,正在驻训的官兵看到运动员夺冠的精彩瞬间。随后他们认出其中几位奥运冠军曾是与自己一起军训的“新兵”,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振奋,自豪感油然而生。
于是,远在西北戈壁的官兵与几位奥运冠军进行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视频连线,极大振奋了官兵的奋斗热情。
回到营区后,旅机关决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几位奥运冠军参加“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争当新时代骑兵传人”主题党日活动,和官兵面对面交流彼此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激发官兵练兵备战、比武夺冠的热情动力。
三位奥运冠军一踏入营区,官兵便欢呼雀跃地簇拥而上,射击冠军刘宇坤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当年的军训班长张学勇。
四年前,刘宇坤军训时曾不小心受伤,虽然张班长训练时非常严格,但是生活中却对他非常照顾,时常关心他的伤势;而刘宇坤在训练场上也是最刻苦的那一个,军训结束时还被评为训练标兵。离开军营时,这个干练又温柔的张班长给刘宇坤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张班长也对刘宇坤充满了信心。
如今,张学勇也已经是一名17年的老兵,并且多次荣立三等功,成长为一名旅队公认的优秀带兵人。
“你三次夺金那天正是八一凌晨,听说后,我觉得那是一份特殊的八一礼物。”握着刘宇坤的手,张学勇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军姿、战术动作、紧急集合、三姿据枪,左手缠着绷带的刘宇坤,瘦瘦的黄雨婷……”来到会场,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四年前国家射击队与官兵一起军训的视频和在巴黎夺冠的精彩短片,光影在众人脑海里闪过,回忆与感动交织。
军训时,黄雨婷给旅领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时她年龄很小,官兵对她给予了很大照顾,特意安排她住一楼下铺,大家都担心她能否举起十多斤的枪。但是在训练场上,黄雨婷非常刻苦并且据枪动作十分标准,吸引着不少官兵驻足请教,班长苏献良就是其中的一员。
不同的两把枪,却是相同的奋斗志。
“四年前同运动员们一起训练的时候,他们同我讲,要把每一枪都当做第一枪,心无旁骛、摒弃杂念,全部精力集中在靶心、准星、扳机上,才能打得更准。”在分享交流会上,苏献良与三名运动员再次交流起射击技巧,前不久他也刚刚在集团军狙击专业比武中取得第一名并被评为特级狙击手。
“尽管赛场上压力如影随形,但平时打出的一颗颗子弹和每一次修正都助力我夺得这次冠军。”和刘宇坤对话,中士贺成龙也颇有感触。
四年前,贺成龙作为官兵代表之一与刘宇坤等运动员进行了一场射击比武。虽然在那场比武中,贺成龙遗憾败北,但他收获良多。
几年来,贺成龙一直在苦练射击本领。前段时间,集团军组织“特级神枪手”考核,他作为射击尖子参加,考核中他冷静沉着,充分发挥出训练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获评“特级”。
“成功的背后没有什么捷径,不仅仅要求技术上精益求精,更需要精神上的坚守,成千上万场比赛才成就了在大赛时的淡然,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讨论中,奥运冠军们“必须把国旗在巴黎升起”的使命责任感,“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和“潜心砺剑、一往无前”的奋斗热情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官兵。
“国家射击队的奥运健儿们和部队官兵都以枪作为第二生命,军人拿枪保家卫国,运动员拿枪为国争光,作为一名新兵,我一定苦练杀敌本领,誓死保卫祖国。”大学生新兵闫志豪如是说。
这次共建活动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精神信念深入“兵心”,让中华体育精神和强军信念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共同碰撞出青年官兵和青年运动员的志气、锐气、底气,有效激发了官兵奋斗强军的内在动力。